精心预设 快乐生成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叶澜
  精彩的预设使课堂更有生命活力,动态的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和挑战。长久以来笔者都在思考: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如何相融共济?如何让精彩预设和动态生成在英语课堂中激情相舞?笔者一直在努力地探索实践着。下面以笔者送教下乡的一堂课(教学内容——PEP Book 3 My Friends A Let’s learn)和大家一起分享笔者的体会。
  [片段1]
  T: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Today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You can call me Miss Xiao. And I want to play a game with you. If I say “Simon says...” you do. If I don’t say “Simon says”, you do nothing. OK?
  Ss: OK! (学生一听要玩游戏,都很开心,个个眉开眼笑的。)
  T: If you are wrong, you must sit down! Let’s have a look, who is the winner!
  (这时,学生既兴奋,又紧张,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T: Now let’s begin. Simon says close your mouth!/Simon says put up your hands!/ Touch your nose...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笔者不断地加快速度,有不少学生相继因为做错而被罚坐下去。可以看到,学生都很仔细地听着,认真地做着。那些站着的同学是满脸的自豪,而那些做错的同学则是满脸羡慕,满脸懊悔!)
  [惊喜一]
  这时,笔者发现有许多小手高高举起:Miss Xiao, let me try. Let me say.
  (笔者高兴地发现不仅学生们都在认真参与着活动,还有许多学生甚至想做little teacher,秀一秀他们自己的指令。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个锻炼展示孩子英语语言的机会,笔者应该将这个舞台让出来,让他们真正做到主体参与。)
  S1: Make your arms long! / Simon says make yourself short! ...
  S2: Simon says make your eye big! / Touch your face! / Simon says touch your head! ...
  S3: Sweep the floor! / Take out your pencil! ...
  (就这样,笔者很自然地跟这些初次见面的四年级学生打成了一片。从他们紧张、惊喜和自豪的眼神中,笔者已经得到了鼓励,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启示一]和谐氛围,有效“滋养”课堂生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在师生民主平等的氛围下,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中的轻松和愉悦;自由、信任、鼓励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关爱、尊重带给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认真的思考……这些都有效地“滋养”着课堂生成。笔者的这堂课就是在这种和谐氛围下轻轻松松地开始了,学生觉得其乐无穷。作为教师,笔者达到了教学目的,不仅很好地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还复习了前面两个单元的let’s do以及身体的一些部位,这是这堂课教学所必需的。而对学生来说,这个游戏是一个挑战,必须对所学的语言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这能为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重要机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后的winner,都希望同学投以羡慕的目光!但想“站”到最后却困难重重,正是这些困难,给了学生挑战的欲望,也给了学生克服困难而获得成功的乐趣。
  [片段2]
  学习了生词之后,笔者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能够真正将词用于句,相互交流对话,并且鼓励孩子们开动脑筋,想想以前学过的词、句,能联系着一起说一说吗?
  T: I have a strong body. How about you?
  S1: I have a thin body, but my father has a strong body too.
  T: Who has long hair in your class?
  S2: Oh, look, Lin Li has long hair.
  T:Now, please think a while and say some sentences with the new words.
  (学生没想到,除了要会读单词,会读书本上的句子,还要自己说一说。说什么呢?尽管以前没这样做过,但是看过老师和同学的示范对话后,他们还是努力地开动起脑筋,仔细地在思考。笔者也在一旁静静地等待,很快就有孩子举手了。)
  [惊喜二]
  S3: I’m thin, but my friend is strong.
  S4: Look at me. I’m thin.
  S5: Zoom has big eyes.
  S6: Bai Ling has long hair.
  S7: This is Chen Jie. She is quiet.
  ……
  (一个个的英文句子被学生们成功地表达出来,连他们都诧异原来自己可以说这么多。)
  [启示二]耐心等待,有效“酝酿”课堂生成。
  等待是一种耐心,更是一种艺术。教师要能等待,要善于等待,就要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进行酝酿,让他们在已有的旧知中找到新的生长点,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课堂生成自然就产生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已不是把学生当成容器进行灌输式的传授,而是师生、生生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的学习过程。在对话中,学生的见解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提升。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动态,它因为你的点拨到位而欢快跳跃。在对教材妥善转化、正确示范指点下,教师能再给学生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语言就能在改造中重生。于是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引导,把对话不断引向深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其能力的提升。如让学生们将long hair, short hair, strong, thin, quiet, friends这些生词融词于句,既操练巩固了新词,又能生成出更多的语句。笔者在做出正确示范后,把时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这堂课上所学的单词能用在什么句子中,自己该怎样正确运用。这样输出的语言知识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机械复读。在思考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以旧带新,进行知识迁移,建构属于自己的语言学习策略。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产生更多的知识火花,带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片段3]
  一切都进行得那么自然而又井然有序。这课时所需掌握的单词是描述人物特征的几个单词,很接近学生的生活,而且刚才学生们已经能说出很多描述性语言了。于是在practice部分笔者设计了guessing这一活动。
  T: OK, listen carefully! I have a good friend. She is tall and thin. She has long hair, big eyes and mouth. She likes music. Guess, who’s she?
  S1: Wang Li? (班里一个同学的名字)
  T: Sorry.
  S2: Yang Ke? (另一个学生的名字)
  T: No.
  ……
  (学生喃喃地重复着笔者的话,但都猜不到笔者说的是谁。)
  T: Give you some hint. She is a teacher.
  Ss: Miss Yu.
  (学生恍然大悟般齐声回答。)
  T: Yes, she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You are all very clever!
  (这个答案令很多学生惊喜之余更加兴致盎然。)
  [惊喜三]
  Ss: We have friends too, Miss Xiao. Do you know?let me show you!
  (下面一大帮同学争先恐后地举着手,并大声说道“Let me try!”,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S1:My best friend is short and thin. She has long black hair and big eyes. She has a small mouth .She likes music and Chinese.
  (这是一个英语很好的女同学,她描述得很准确,而且把后面两课时的内容也加进去,笔者翻译了最后的一个句子并表扬了她 “You are wonderful!”)
  (笔者请了一个同学来猜,结果一次就猜中了。)
  S2: My best friend TS strong. He has short hair. He have small nose. He has a big mouth.
  (这个男同学描述时出现了一些语法错误,笔者及时给予纠正,最后微笑地表扬了他 “You are brave! Good!”那学生没有想到他这么多错误也会得到老师这样的表扬,使劲地点头,坐下后脸上还笑眯眯的。)
  (由于他描述得不是很详细,所以请了三个同学才猜到他的best friend。)
  (此时,下面同学的手举得更高,“Let me try”的呼喊声也此起彼伏!上来的同学描述得一个比一个详细、精确,坐在下面的同学也猜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启示三]赏识评价,有效“助推”课堂生成。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和不同个性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相互激励,有助于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起足够的学习自信,变无视自我为认识自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效“助推”课堂生成。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如此一来,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才可能随时生成。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描述不理不睬,一声冷冰冰的 “No, sit down!”就了事,学生还有勇气上讲台吗?宽容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幼小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被这样表扬过的学生就会再次举手,一次小小的鼓励也许就此改变了他对学习的兴趣。教师那一个微不足道的微笑,一个会心的点头,一句“You are great!”“You are brave!”都给了学生一份自信和欣喜,然而这时教师只带给学生一缕春风,而学生却给了老师一个明媚的春天。
  短暂的一堂课结束了,但留下的思考是绵长的。从学生依依不舍的眼神和心满意足的神情中,笔者知道这堂课成功了——动态生成,因预设而更精彩!
  [反思]教师的精彩预设与学生的快乐生成
  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是不要预设,恰恰相反,课堂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是依赖于教师精心的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奠基石”,而生成则是对预设的超越。预设情境,能触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的精彩是可以预约的。在这节课中正是由于笔者课前对教材的整体而深入把握,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学生生活经验的详尽了解,才能为课堂教学预设了这些“创生”的前提,才会“共生”出教师、学生、教材融会贯通的“语境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 322000)
其他文献
后进生是班集体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由于在纪律、学习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所以他们一般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并不高,常常处于边缘地带。班主任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走向进步呢?谈话是较常用的方法。班主任应该通过真诚的劝慰,动情的叙说,耐心的诱导,让自己的语言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使孩子动心、动情,进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下面四个“好吗?”总是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 “让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
从2017年5月12日起,一款名为“想哭”(WannaCry)的勒索软件,對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脑网络发起“闪电战”,超过20万台电脑“中招”,影响领域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服务、公共交通、邮政、通信、汽车制造业等。加密技术促成了经济繁荣和隐私保护,但也间接影响着网络破坏活动。  犹如“战斧”导弹失窃  “我很可能无法制止下一个……我们可能无法阻止它,所以我得随时待命”。在“想哭”软件肆虐的头
学生的前概念既是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又是概念学习的基础,因此,分析学生概念学习的障碍,引导学生经历“外化”—“消除”—“建构”—“体悟”的学习过程,不失为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本文试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为例,就科学学科概念教学提出以下策略。  一、以“头脑风暴”为起点,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外化前概念  现代学习观认为,人们是基于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的。学习
【摘 要】如何有效又尽快地使教研组内的青年教师立足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师团队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英语教研组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经过实践与探索,实现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具体可通过列举一些实际的案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依托“课例研究”来实现青年教师团队共同发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课例研究 青年教师培养 实践 案例  【案例叙述】  2015年期末,教导处在做学科考试
话剧《茶馆》中,皇朝覆灭多年还留着辫子的茶馆跑堂悻悻言道:“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历史巨轮的前进再也没有让这位跑堂的辫子重新派上用场。不过,在人们都认为四代机满天飞的今天,“改良”过的三代机却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市场。  今年3月,F-15“鹰”的最新改型F-15EX在1架F-15C和1架F-15E的伴飞下抵达埃格林空军基地,开始进行全面评估测试。而美军上一次接收F-15系列战机,还是2004年的事
何谓教研?就具体教学问题而言,本质上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提高教研的效度与深度,理应通过实证研究、现场研究的方式让活动参与者充分经历教学问题“发现—提出—分析—解决” 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研究的真实性和现场感。那么,如何使实证研究在现场发生呢?下面以奉化市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专题研讨活动为例,谈谈笔者自己的体会。  一、活动背景  与实验版教材相比,修订版教材大篇幅新
【摘 要】英语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在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面对教材多样化的现象,其带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受教师关注的就是中小学英语教材衔接问题。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可以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从而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
作为传统的海军强国,沙俄为打造大型主力舰,可谓不遗余力。在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中,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继承了前辈的丰富遗产,其中就包括为数众多的巨型战列舰。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苏联在建国后,一直将绝大部分的宝贵资源用于打造陆军和空军,对海军的发展和建设,却漠不关心。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后,红色帝国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终于幡然醒悟,决定建立一支实力不俗的远洋海军。  当时,正值苏德关系蜜月期,苏联的如意算盘
【摘 要】自2013年以来,微课程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热词,这几年更是持续火爆。微课程火爆背后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微视频质量不高、任务单设计不精、教师不敢放手、缺少整合意识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用好微课程教学,需要教师从视频有效度、任务有精度、学习要适度、拓展有厚度四方面把好“度”,来充分发挥其功效,使学生想学、乐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程 个性化学习 效果
2020年7月2日,伊朗纳坦兹核设施一处在建厂房起火。虽然伊朗方面宣称大火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和核泄露污染,但事故原因迟迟没有公布。联想到近期伊朗境内不明爆炸、大火等事故接连不断,外界纷纷猜测与伊朗核武器发展密切相关的纳坦兹核设施遭到了外界攻击。那么,此次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慢慢来看。事件回顾  纳坦兹核设施主要用来浓缩铀原料,这对伊朗核武器和核能工业发展至关重要。这个设施不但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