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监控产品之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 :电子与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保障民众日常生活安全,影像监控产品具备记录事件之功能,普遍建置于社会上每个重要节点及角落,对于犯罪行为产生吓阻作用,为民众的生活环境筑起一道安全防护网。以摄影机来说,因其位处前线,对于民众生活安全扮演着“治安眼睛”的角色,全面监控可疑犯罪行为,进而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配合录像机存取事件发生的影像,可作为有利的犯罪证据,成为帮助警政单位办案之重要工具。本文藉由探讨影像监控产品之发展趋势,了解未来此产品可达到的环境监控程度,亦可使厂商更能掌握目前市场或技术发展情况。
  
  一、影像监控产品lP化
  
  目前影像监控产品主要可分为模拟影像监控系统、数字影像监控系统,及部分的混合性(Hybrid)产品。图1主要说明模拟影像监控系统、数字影像监控系统未来设备总量之变化,在监控过渡时代,市场上许多过渡性产品共存,如:Hybrid DVR、N—DVR等;影像规格亦多,如:MPEG-4、MJPEG、H,264等,可谓多种产品及规格并存,以其个别功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且产生由后端管理监控平台,整合不同厂牌前端产品之现象。
  影像监控产品IP化,对于影像质量、储存容量、实时控制、智能管理等均有诸多优势,是未来安全产业的发展趋势;但因价格不斐加上既有模拟设备汰换成本考虑,目前模拟监控产品仍占有大多数的市场(以台湾地区而言将近七成)。但随纯IP监控时代来临,IP技术与网络环境的成熟,让安控产品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更大的扩充性、更广的应用性,另一方面使用者将更重视整体架构整合,开创多元整合能力,在监控过渡时代中属于过渡性质之产品,恐最后仍将被IP影像监控产品所取代。
  


  


  


  在监控过渡时代,影响IP监控产品快速增长之原因,在于网络环境建构之完备性,使网络信号传输稳定并增强网络安全性,及智能监控需求增加,需以百万画素清晰画质的设备支应:IP监控设备总量超越模拟监控之关键,在于H.264影像压缩规格盛行,使建构的网络环境能处理庞大数据量,再随IP摄影机价格下降,消费者购买意愿也较为提升。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10年全球七成的监视用摄影机都是网络摄影机”,另外IDC预测,“IP网络视讯监控将成主流,2011年数量超越模拟摄影机”,均显示3年后影像监控产业将可能出现此转折,口化趋势也将更为明显。
  未来,IP监控将成为监控市场主流,面临国内仍以模拟产品为大宗之情况,模拟监控厂商亟应思考技术升级。目前,模拟监控受限于分辨率,以满足“监控”需求为发展定位较有效益,且必须持续提升质量;IP监控以其网络化及智能化优势,将以满足“侦测”、“识别”、“辨识”需求为发展定位。
  
  二、智能监控应用兴起
  
  由图1可知影像监控产品数量将不断增长,如此衍生后端的管理效率问题。试想依赖后端管理人员同时且长时间监控上百台摄影机所拍摄的画面,除了持续监控带来的劳累负荷,若错过危险事件更造成当事人的遗憾。故监视器若除了静态拍摄吓阻犯罪功能,也能进移动态智能辨识,当拍到可疑物品、移动可疑人士时,可实时发出警告,能减少管理人员错过危险事件之机会,也可减少其持续监控之劳累,当摄影机侦测到危险事件时即发动警告请求支持,对于民众而言将可受到更立即性的保障,达到事先预防之效,这也是造成智能影像分析(IVS)自2008年窜起之原因。
  发展此智慧监控应用,主要关键技术在于智能影像分析(IVS),其属于影像监控软件的一环。近年来全球影像监控软件市场维持20%以上之高增长率,预估在智能影像分析之需求驱动之下,未来市场需求性仍高,值得业者切入发展。
  注:监控软件主要分为3大领域:影像监控管理、影像智能搜寻、实时智能分析
  就技术角度而言,目前影像安全监控大多属于被动式的录像,只能提供事后查证,并无法在拍摄到可疑犯罪行为的当下,即采取积极性的制止移动,无法降低对生活安全的损害。故藉由智能影像分析(IVS),让影像监控系统提升至事中因应,甚至是事前预防的层级,以传统CCTV为例,所扮演的是“眼睛”一静态摄影功能,未来应具有“脑”一动态智能辨识功能,提升影像监控系统功能,逐步符合市场需求。目前智能影像分析(IVS)的发展水平如下:
  ·入侵警报(虚拟栅栏):可疑人士、车辆越过虚拟栅栏或障碍线时,系统立即发出警告。
  ·可疑物智慧侦测、遗失物智慧侦测。
  ·场景变化侦测:当摄影机画面被调整,调焦或盖住时,系统立即发出警告。
  ·人流统计:计算通过画面上的人或对象的数量。
  ·拥挤侦测:藉由侦测特定区域拥挤程度,可发现聚众或塞车现象。
  ·智能搜寻:搜寻特定区域发生事件。
  ·对象追踪及放大:搭配PTZ摄影机,可以追踪并放大目前正在移动的物体。
  ·人脸侦测:专门截取人脸部位做影像回播。
  目前台湾发展智能影像分析(IVS)以工业技术研究院发展较为先进,国内则较少厂商发展;至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包含Sony、Panasonic等大厂。然而,发展此应用技术目前主要困难在于辨识度不高,容易造成错误警报,未来必须朝提升辨识度之方向改善:此外,既有监控管理软件业者,应可藉其在监控软件之核心能力,跨入智能影像分析ors)领域发展,参考图4。
  
  三、结语
  
  分析影像监控产品未来发展情况,以IP化及智慧化为主要趋势。就技术而言,目前国内处于监控过渡时代,市场上许多过渡性产品及影像规格并存,待纯IP监控时代来临,IP监控产品将更为普及,只要在有网络之环境下即可收看拍摄画面,且透过智能影像分析技术,帮助前端摄影机过滤可疑画面,提供管理者更为便利、智能化之产品功能。就产品扮演角色而言,未来影像监控产品不再只是进行静态拍摄,而应具备智能辨识功能,兼具“眼睛”与“脑”之功能,防护层级也由事后查证提升至事中因应,甚至是事前预防。
  对于国内影像监控而言,必须关注两点未来趋势带来的挑战:一、随着影像监控走向IP化,后端产品储存、分析功能部分会被建置于前端产品;后端产品必须强化管理平台角色,以在摄影机大量布建之趋势下,立足于安全产业;二、影像监控过渡性产品如:NDVR主机、video server,当纯IP监控时代来临时,容易被具有平台性产品(如:Windows+监控管理软件)所取代。
  影像监控产品在此趋势下,本研究认为内建IVS技术IP cam、监控管理软件(诉求整体结构及使用接口简单、维护成本低、同时管理上千个前端设备),系具有未来发展潜力之影像监控产品。
  (本文作者为台湾工研院IEK ITIS计划产业分析师)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