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c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就业问题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社会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职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与模式。就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而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等基本语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以便带动整体发展,做到统筹兼顾。
  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及现状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发展与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源于生活,又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字。因此,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面向生活,注重实践,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安排活动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参与的兴趣。
  目前,中职生不重视语文等基础文化课,许多学生都抱着学一技之长的心态,导致教师也缺乏教学热情,照本宣科,教学只局限于教室。鉴于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和中职生的特点,重新审视和定位语文教学。
  二、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的不同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综合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现实,包括了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学科外的知识,多元化的教学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开放性。语文综合实踐课本身就是一个注重探索的课程,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从课堂、图书馆、影视、报刊、广播、网络和生活体验等渠道获取信息;第三,合作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群体性活动促进了个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唯有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第四,职业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情感和技能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应从实际需求出发,引领学生步入社会。
  三、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法
  1.挖掘资源,开展活动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应注重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练习,包括会话练习、影视评论、剧情说明书等。考虑到教学对象是中职生,所以教师应以现有的教材为基础,运用网络、书籍、杂志、影视作品等各种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发挥语文不可或缺的影响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2.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以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实践性。它强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3.利用多媒体,激发创造欲
  利用多媒体,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结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课的重要内容。如此,教师可以轻松地整合各类资源,突破传统教学的禁锢,丰富教学氛围,发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创造性,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增光添彩,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职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它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已被广大师生认可和接受。不过,中职语文教学仍需不断努力探索,以期更好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高铁建设的利弊,列举了高铁建设中对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对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实例,并实地考察了怀化到衡阳铁路建设过程中对植物资源的保护,说明在建设高铁的同时,可以实施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保护绿水青山。  关键词:高铁 绿色 环保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这十年来,中国高铁的里程从零增长到2.3万千米。但是,当人们享受着高铁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构建“乐学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感受到英语这门学科的魅力。本文阐述了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乐学课堂 构建策略  要想构建以突显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如何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快乐学习”理念的渗透和“乐学课堂”的构建要落实到学科的教学改革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下面,笔者结合两堂同课异构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我是共和国的公民》第一课时的听课所得,简单地谈谈自己的思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一课涉及的权利、义务等知识点枯燥、乏味、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消化和接收,学习兴趣不高。怎样使抽象
摘要:高中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教师应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很多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问题。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地点和教学方式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旨在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即时性较强,所以教师应因时治学,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随着信
摘要:本文从志愿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志愿服务工作的起源、发展和主要特点,指出了目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志愿者服务 问题 对策  一、志愿的相关概念  志愿是指志向和愿望,或者说有志于并情愿。相比自愿,志愿多了一层志向的成分。  志愿服务是指服务活动的参与者不以追求物质回报为目的,自愿付出体力和脑力,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致力于帮助他人、服务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目标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兴趣 创新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写作课的观察及与学生交谈,笔者发现当代学生没有写作灵感,找不到可用的素材,即使冥思苦想,也不知
兴趣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强大动力,学生对待学习也是一样,兴趣对他们的课堂学习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发挥趣味教学活动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课堂体现的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理念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 核心素养  初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教育工作逐渐被人们重视,特别是生物教学更是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依据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把生物教学和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培养相互区分,影响了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学生素质 实践能力 融合  现代社会的发展把科学技术的创新作为主要的发展动力,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