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不同部位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原位表达研究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瘢痕疙瘩浸润、增生和老化部组织形态学上的差异,为了明确瘢痕疙瘩不同部位及正常皮肤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对4例瘢痕疙瘩和2例正常皮肤通过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

结果

瘢痕疙瘩的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比正常皮肤明显增强,尤以Ⅰ型为甚,导致Ⅰ/Ⅲ型前胶原的比率增高,且其表达在瘢痕疙瘩浅层多于深层,浸润及增生部多于老化部,浸润和增生部的表达无明显差别。

结论

瘢痕疙瘩的不同病理部位和正常皮肤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存在差异,是形成瘢痕疙瘩不同病理部位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测定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是否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物质含量做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生物学特征及超微结构,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遗传学特征及细胞超微结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率和形态学相同,细胞遗传学特征和超微结构相似。结论据此结果和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