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电针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方法择期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4例,性别不限,年龄18~55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2):对照组(C组)和电针组(EA组)。EA组于诱导前20 min开始至术毕采用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神门穴和百会穴,频率为2 Hz的疏密波,电流1.0~1.2 mA。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于术前1 d、术后1和3 d时记录恢复质量(QoR-9)评分和MMSE评分。观察术后3 d内恶心呕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补救镇痛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与C组比较,EA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1和3 d时QoR-9评分较高,术后3 d内恶心呕吐、POCD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
结论电针可促进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