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mu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电针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方法

择期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4例,性别不限,年龄18~55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2):对照组(C组)和电针组(EA组)。EA组于诱导前20 min开始至术毕采用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神门穴和百会穴,频率为2 Hz的疏密波,电流1.0~1.2 mA。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于术前1 d、术后1和3 d时记录恢复质量(QoR-9)评分和MMSE评分。观察术后3 d内恶心呕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补救镇痛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与C组比较,EA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1和3 d时QoR-9评分较高,术后3 d内恶心呕吐、POCD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

结论

电针可促进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转归。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对出院双相障碍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出院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病耻感评分、应对方式(CS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病耻感量表的社交、能力、治疗3个因子评分分别为(12.75±3.05)分、
目的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护理教育方式,对轮转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评价其在轮转护士培养过程中的效果,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1月在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病房进行轮转学习的3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重点培养优秀带教老师、统一新入科护士理论教材、制订规范的带教及考核计划、实际案例联合理论知识教学、培养树立崇高的价值观、构建和谐的团队氛围进行规范化培训,
选择不同城市、不同等级医院(三级甲等医院6家、三级乙等医院2家、二级甲等医院2家、二级乙等医院1家)的200名外科医生、55名手术室护士、220例患者和55名麻醉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患者对麻醉科医生的称呼、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和资质认可以及麻醉科医生对称呼的接受程度(满意、无所谓、反感、反对)。经调查得出: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和患
期刊
目的评价Guardian喉罩用于术前置入鼻胃管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年龄26~64岁,体重48~95 kg,Mallampati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Ⅰ组经Guardian喉罩引流管放置胃管,Ⅱ组术前经鼻放置胃管并术中保留,置入Guardian喉罩后经喉罩引流管放置胃管。术中监
期刊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5岁,体重50~71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0.5、1.0 μg/ml右美托咪定混合0.1%罗哌卡因组(D1组、D2组)。麻醉方式采用腰丛-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术毕时开启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泵,背景输注
期刊
目的采用大样本临床研究比较不同麻醉方法下胸科手术老年病人术中房颤的发生。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或食管癌根治术病人1 380例,性别不限,年龄60~80岁,体重指数16~33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3组(n=460):全身麻醉组(G组)、全身麻醉联合椎旁阻滞组(GP组)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GP组在麻醉诱导后,局部注射0.375%罗哌卡因8 ml行
区域麻醉镇静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推动区域麻醉镇静在我国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区域麻醉学组专家起草《区域麻醉镇静管理专家共识》,共识历经专家反复修改和专家会议集体讨论,并对意见进行逐条确定。由于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将来更新共识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