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法在中职心理与精神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际作用进行阐述,接着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心理与精神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最后对案例教学法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做出总结。
  关键词:案例教学;精神护理;中职教育
  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心理与精神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1.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案例教学法是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理解,感受案例中的问题和冲突,并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的学习思路,进行知识的领会和能力的发展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从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参与式的学习,这不仅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展现,也是人本教学思想的展现。
  2.案例教学法的实际作用
  成功的案例教学,能够使课堂的气氛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使课堂变得活跃而有序。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更加深刻,也会获得相应的能力的提高;通过案例教学,教师能够直接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的优缺点,有利于教师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使教学评价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案例教学法在精神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精心编制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是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的案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呈现的案例也应该各有特色。因此,根据教学目标,整理教学内容并精心编制案例,是实现案例教学法的第一步。编制的案例不仅要切实展现病人的病情,还需要对应用哪些理论给出相应的线索,并提出问题。这样的案例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进行思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运用起到综合的促进作用。
  2.教学案例的应用
  在课堂上呈现案例是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根据教学的内容,案例的运用时机及呈现的方式是有区别的。
  (1)运用案例导入新课,导入的案例较简单时可以直接使用多媒体呈现。这些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提供给学生学习知识的线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2)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简单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精神障碍的症状中思维形式的障碍临床表现多样,概念不易理解,可以给学生展示思维奔逸、思维破裂等例子,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并能区别出不同的症状。
  (3)有些案例必须使用较为复杂的方式呈现,通过仿真的工作场景的建构,使学生的注意力、情感以及思维方式都产生根本变化。例如: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掌握对病患精神问题的紧急处理技能,又要使学生理解到不同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精神护理方法的实际作用。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冲突较多的案例,请学生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一个学生扮演由于长期住院产生抑郁情绪的病人,该病人的抑郁情绪已经影响到了病房中的其他病友;一个学生扮演经验不多的护理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妥善处理这名病人的抑郁情绪;一个学生扮演专业的精神护理护士,帮助解决病人的情绪问题。这种案例重现的方式能够提高案例的真实性,无论是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还是旁观的学生,都会感觉到真实工作情景的紧张感,学生的头脑会更加清晰、思维也更活跃。
  3.对案例进行讨论和总结
  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是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之表现。教师需要在呈现案例之后,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案例讨论,小组合作方法是比较可取的。教师首先要把全班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知识广度、性格的开放性等均衡地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是一致的。然后使每个小组成员都仔细观察案例,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先进行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出案例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然后将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一一发表出来。这种讨论的方式能够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当于给全体学生自由发展的平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在学生发表讨论结果之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包括学生对案例中所展示出的问题分析得是否透彻、解决方案是否全面、还能有其他怎样的解决方案、学生在案例重现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等。教师的总结和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思考,这就是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重现案例和讨论案例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出极大的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也给课堂控制带来难度,如果教师不对课堂进行严格控制,则学生的讨论走向很可能偏离主题。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以教师对课堂的高效控制为背景,只有这样,此教学方法的优势才能够完全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孔卫丰.护理专业“心理与精神护理”的课程教学设计[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12-113.
  [2]罗新红.心理与精神护理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1(4):147-149.
  [3]孙宁.对精神护理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9(12):224-22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南昌市卫生学校把立德树人融入感恩奉献教育之中,把专业技能融入社会实践之中,开展“德技双培,三化提升”模式志愿服务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加强思想引领,提升专业品德;通过深化理实融合,提升专业技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基地化、品牌化”的三化提升,创新中职学校“德技双培”有效途径和“三化提升”志愿服务模式。  关键词:中职卫校 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