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睡眠障碍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障碍和夜间缺氧的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425例打鼾患者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嗜睡评分;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进行整夜睡眠监测,分析患者睡眠结构和夜间反复低氧的特点与嗜睡评分及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425例患者分为单纯鼾症组65例(15.3%);OSAHS患者360例(84.7%),其中轻度OSAHS组96例(22.6%),中度OSAHS组77例(18.1%),重度OSAHS组187例(44.O%).OSAHS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嗜睡评分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SAHS患者与单纯鼾症组比较,睡眠效率、非快速眼球运动1和2期(NREMl+2)睡眠时间增长,3和4期(NREM3+4)睡眠时间缩短;氧减指数(ODI)、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T(SpO2<90%)]增高,最低脉搏氧饱和度(LSpO2)降低.随着OSAHS病情加重,各指标变化越大.相关分析提示,嗜睡评分与AHI呈正相关(r=0.474,P<0.01),两者与ODI、T(SpO2<90%)及NREMl+2睡眠时间呈正相关(嗜睡评分r=0.392、0.356、0.194,AHI r=0.714、0.682、0.365;均P<0.01),与LSpO2和NREM3+4睡眠时间呈负相关(嗜睡评分r=-0.414、-0.196,AHI r=-0.740、-0.385;均P<0.01),其中LSp02、ODI、T(SpO2<90%)为主要影响因素.临床上患者出现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疲乏、口于、夜间憋醒、晨起头痛等主要症状,重度患者白天嗜睡症状的发生率达73.3%(137/187).结论 不同程度OSAHS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患者嗜睡的严重程度与睡眠结构的改变部分相关,而与缺氧情况呈明显相关.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睡眠障碍和缺氧越明显,嗜睡评分越高。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为种植橡胶农民,因"发热、心慌及头痛1个月余"于2007年10月24日人我院.曾于外院因颜面浮肿、肺CT异常、抗双链DNA抗体(+),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予口服泼尼松40 mg/d,半个月后发热及头痛减轻,但出现咳嗽及四肢无力.既往身体健康.本次体检:脉搏110次/min,贫血貌,唇轻度发绀.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右侧Babinski征(+),左侧Babinski征
期刊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病(superficialsiderosis,SS)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感觉性耳聋、小脑共济失调、锥体束征、痴呆等,极少出现癫痫发作.我们最近诊断1例以癫痫发作首诊的中枢神经系统SS,报道如下。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6岁,因"右下肢无力6 h"于2008年3月19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16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下肢肌力Ⅳ级,其余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期刊
麻古(冰毒)是一种近年来滥用情况严重的毒品,具有很强的躯体和精神依赖性,服用后会对人体产生广泛的损害,影响各个器官功能.我们报道近期收治的3例服用麻古后出现急性低血糖脑病患者的情况,并分析该毒品对血糖产生的影响。
期刊
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夜间睡眠问题和白天睡眠问题,前者包括失眠、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PLMD);后者包括白天过度瞌睡、突发睡眠等,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期刊
读者来信(李玉清*,张海鹏):贵刊2008年第11期报道了1例横纹肌溶解症[1],该患者的诊断虽无疑问,但诊断与治疗问题尚不乏颇可商榷之处,兹予分析。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3岁,于2007年11月8日突发左眼方块形异物飘动感,每次发作3~5 min;5~6 h后出现右颞、枕部撕裂样头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并有发作性头向左转,眼向左上凝视,持续2 min,间隔10 min;1 h后突发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唇面发绀,四肢抽搐,双上肢屈曲,双下肢强直,无二便失禁及唇舌咬伤,持续2 min,并伴有发热,体温38℃左右.在外院查头颅MRI示右侧颞枕叶
期刊
目的 探讨CT脊髓造影在自发性颅内低压脑脊液漏点检出中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6例自发性颅内低压患者,男女各3例,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分类第2版自发性颅内低压的诊断标准.影像学资料包括5例全脊柱MRI检查和6例全脊柱CT脊髓造影.根据CT脊髓造影发现的脑脊液漏点,选择穿刺部位,透视下注射混合碘造影剂的自体静脉血,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全脊柱MRI检查均未发现漏点.6例CT脊髓造影检查均
背景和目的:对日本4个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atrophy,MSA)家系共8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揭示MSA具有遗传易患性以及可能存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方法:对这4个家系进行临床和基因学研究。
期刊
脑梗死发病率高,社会危害大,研究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提高脑梗死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水平,具有巨大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在各主要类型的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