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20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眼中的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认识越来越深刻,其魅力主要体现在幼儿、同事及专业化和职业化等方面。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职业魅力 学前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3.98万所,比上年增加1.61万所,入园儿童1922.09万人,比上年减少86.76万人。在园儿童(包括附设班)4413.86万人,比上年增加149.03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249.88万人,比上年增加19.56万人”[1]。国家从2011年开始,截至2017年已经开展三期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不仅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而且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点亮了未来。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培养“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需要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教育,通过寻找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坚定自己从事幼儿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并在幼儿教育事业上站稳,为之奋斗。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向幼儿园实习/见习的大四/大三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提纲式访谈。本研究一共访谈了在4所不同幼儿园实习的20位同学,其中女生17名,男生3名。
  访谈话题主要围绕事先拟定的提纲进行,每次访谈时间约30分钟。研究者笔录访谈内容,访谈结束后再结合回忆加以完善,并形成文本材料。文本分析步骤如下:反复阅读文字稿,寻找概念(最能反映访谈对象观点的原话),使资料系统化,而后从主要概念或关键词角度总结访谈者的主要观点,并加以诠注,最后运用类属分析叙述,即“将材料按主题划分出基本的类别”[2]。找出不同访谈对象相近的观点,同时与研究者的观点相结合,通过概括和归纳得出最终的结论[3]。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追寻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专业认同感逐渐加强。
  80%的学前教育生在最初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是参考父母或者周围亲朋好友的意见,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好找工作,幼儿园比较缺老师,而幼儿园老师比较适合女孩子”。男生在选择该专业时认为“好就业”占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有男生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因为不同院校对“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有特别的政策支持”,也有男生是喜欢和孩子在一起而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随着在校学习、见习和实习期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逐渐改变已有的、传统的对幼儿教师错误观念的认识,如幼儿教师是“带孩子的高级保姆”,认识到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肩负的责任和重担,逐渐看到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在幼儿园实习一段时间后,对幼儿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对自己的职业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幼儿教师职业魅力的双翼: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主要包含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但这五大领域设计的知识面比较广泛。除此之外,还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而文化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基础知识主要指语文基础、数学基础及科普知识;专业知识主要指对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对五大领域教学法的熟悉掌握及运用;艺术修养是对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综合艺术,包含艺术表现力、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等[4]。100%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经历见习和实习一致表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样不能少”,在原有认识中,认为文化知识只要考前背一背,突击下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但通过三四年的学习,学前教育专业逐渐认识到,这些文化知识自己掌握了是第一步,如何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才是最重要的,这是非常考验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有个学生说:“在实习期间,看到孩子的不同行为,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想寻找背后原因?我开始翻阅以前幼儿心理学书,再去网上搜一些案例看看个性特征,然后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沟通找到原因了,再寻找对策就简单多了,对症下药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这些专业技能包括“弹”、“唱”、“画”、“话”、“跳”、“写”、“做”七项幼儿教师基本功[5],即能说一口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能讲出富有感染力的儿童故事,能唱出悦耳动听的儿童歌谣;动手能画出形象逼真的儿童化,制作美观而且适合的玩教具,写出规范的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能弹出优美流畅的旋律,还能翩翩起舞等。这些都是幼儿教师的“十八般武艺”,样样少不了,虽然不要求每一项都精通,但至少能信手拈来。还有位学生说:“刚开始到幼儿园看到那么多烦琐又不需要太多专业或技术含量的工作,感觉在学校学到那么多知识和技能根本没必要。但一次幼儿园的節日庆典彻底改变了我原有的看法,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通,一下子就把在校学习的所有技能展现出来了。”
  (三)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之对象魅力:幼儿。
  幼儿教师最幸福的就是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拥有一颗童心,少些成人间的烦恼。而孩子的需求很简单,你对他好,他会加倍对你好。幼儿教师的满足和幸福不是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有位在幼儿园实习的同学说:“有天午睡,有个小女孩躺在床上来回翻转不睡觉,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小女孩说:‘我睡觉前得喝奶,可我没有喝。’我就问她,‘你带了吗’?‘恩,在书包里’。我就把酸奶从她的书包里拿过来,孩子喝了之后安静地躺床上了,一会又张开眼睛,问:‘老师,你怎么不睡觉,你是不是也得喝奶才睡觉啊,那我明天多带一盒,你一盒,我一盒。’”还有孩子有一些天真烂漫的语言,常常让实习生啼笑皆非。有个很漂亮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为经常去固定的幼儿园和班级观察,时间长了,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混熟了,有一次,她脸上长了几个青春痘,比较明显,孩子看见就喊:“老师,你蹲下,我给你擦擦,你早晨吃完饭后,肯定没洗脸,老师你是不是吃的八宝粥?”之后学生才反映出孩子说的是她脸上的青春痘,估计是当作八宝粥的粥粒了。   (四)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之同事魅力:合作。
  中小学每门学科一个教师授课就可以,只要每位教师把各自的教书育人任务完成即可,而幼儿园每个班按照规定至少三个教师:主班老师,配班老师和保育员。一个幼儿班的大小事务需要三位同事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保育员、配班、主班的工作各不相同又相互交叉,需要三位同事相互协商、沟通,共同完成保教工作。有位学生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能见到中小学见不到的场景,每天早晨主班老师在门口迎接孩子,并和家长进行简短的交流,配班老师需要负责班里已经到园的孩子,保育老师需要做好班级卫生工作,就像音符每个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但一起合作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来。”还有学生说:“即使去幼儿家里进行家访,班里的三位老师先开会沟通好,然后一起去家访,争取取得良好的家访效果。”
  四、讨论
  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度过大一迷茫期,从大二逐渐开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学习,同时伴随着见习和实习的开展,与幼儿和幼儿教师的接触增多,其对专业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看到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认识到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但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如社会对整个幼儿教师的认可度不是很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编制都较低,付出和收益明显不对等。即使满怀热情投入到幼儿教师这一队伍行列当中,但是否能够长期走下去,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幼儿园教师的薪水和待遇,以及社会认可度都不是很高,付出和收益明显不对等等[5]。因此,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若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另外,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能够看到幼儿教师的职业魅力所在,但对于以后是否从事这个职业真的抱着不知所措的态度和想法,主要是考虑到幼儿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缺乏明确的规划,都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因为在校期间需要高等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職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培养和教育。
  参考文献:
  [1]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t20170710_ 309042.htm,2017.7.10.
  [2]陈向明.教师如何开展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
  [3]王妮妮,赵微.幼儿园教师参与科研的现状及其对自身专业与园所发展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1(6):15-17.
  [4]陈勤.幼儿教师职业尊严与专业素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1(1):106.
  [5]易凌云.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6):116-123.
  课题项目:安徽省2015年教学研究项目:知行结合全实践—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编号:2015 jyxm766);安徽省2016年质量工程项目“学前教育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编号:2016zjjh042);安徽省2015年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学前教育专业实训中心”(编号:2015 sxzx065)。
其他文献
摘 要: 供给社会治安秩序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职能。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的培养主体,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有利于人民警察职能的有效行使。社会学作为公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不仅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而且应结合人民警察这一既定社会角色改革教学内容:从社会犯罪角度认识社会化现象,从有效执法视角审视警察角色及可能面临的角色冲突,从社会学的宏观视角分析影响社会治安秩序供给的社会现象,如社会群体、社会流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生活的发展,对外交流不断增多,翻译事业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口译员应该适应当下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口译的准确性。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跨学科性的途径,从生态的视角阐述了翻译另一面的理论。口译作为一种最灵活和最实用的翻译类型,生态翻译学可以运用到其中。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框架展开口译研究,对口译过程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口译 环境  自20世纪60年
摘 要: 德育能力是顺利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任务或组织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活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心理品质。当前小学教师德育能力有所欠缺,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转变育人理念、总结反思的方式主动提高德育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德育行为落实情况考察和制定合理的德育评价制度引导教师德育能力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德育能力 教育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备受关注。尤其
摘 要: 折枝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中一个非常重要及特殊的构成部分,它摆脱了全景花鸟画中花卉必须搭配树、石等元素的构图,体现出了艺术家对画面感单纯、简单的艺术追求。本文从明清花鸟画家诗书入画、对构图动势的研究、对笔墨的微探和题材多样性的选择等方面分析明清画家对折枝花鸟画在造境中的研究。  关键词: 折枝 花鸟画 造境 以书入画  一  折枝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中一个非常重要及特殊的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
摘 要: 在当前校企深度合作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充分挖掘詹天佑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从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着手,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詹天佑精神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打造成为校园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校企文化融合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詹天佑精神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是一所学校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一种指导和约束全体师生工作、学习和
摘 要: 立足于《能禅师碑》的语篇基础和以广义修辞学与接受修辞学为主的理论基础,本文比较研究《能禅师碑》与《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和《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之间的语篇差异和作者色彩,探讨王、刘、柳三作的异同及其成因。《能禅师碑》本质上已经是“王维化”的碑铭,而非表面上的“佛教化”的阐释碑铭,《能禅师碑》正是依托这个原因完成修辞层面上的意义重建。  关键词: 能禅师碑 王维 广义修辞学
摘 要: 虽然已经实施教改多年,但是学生对于作文缺乏兴趣、畏惧作文的情况仍然存在。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破解难题,本文主要就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 小学作文 作文教学 指导方法  小学阶段,不少学生对作文感觉无趣、困难。实际上,只要教师平时做好指导,学生平时注意积累、练习,作文就不会无话可写。以下是教法和学法指导,经过这样指导、练习,孩子不会感觉作文困难。  一、学法指导  (一)多
摘 要: 沈从文的作品表现了一种更高层面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契合的理想。这种契合在更深文化层次上反映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反省与展望。沈从文的作品中经常涉及一些根底性的问题,例如社会动荡带来的现实的缺失。沈从文的作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在大自然中体味并捕捉图像、气味,再加上奇幻的想象,将景物描写和人事相结合。努力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他毕生追求的就是用自己的笔对这种缺失进行“救赎”。  关键词: 沈从文
摘 要: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概念,同时对文化自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应在调研文化自信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它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之间的关系,把课堂作为文化自信教育的主阵地,守课堂之正,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将理论教育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融入任务群教学实践中,充实课堂内容,实现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化。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高校突发事件具有新的内涵和特点。应对策略总体上应把握因校制宜、有法可依,专职负责、协调联动,反应快速、处置及时,公开透明、依法处置等原则。在具体处理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对信息的占有量和准确性;有专人负责与媒体进行沟通;人财物的储备;决策者的能力和经验。其次,要分工明确,有步骤地对现场和相关人员进行分类处置。在善后阶段,要做好新闻发布、对相关人员的心理干预治疗和启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