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校长要有引领教师的胆略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525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几堂课,有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能手”评选课,有语文课、物理课、政治课、历史课等。教师们的课准备得都很充分,导人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环环相扣,多媒体也能充分运用,教师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评课教师都对上课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赞不绝口,但是,我总觉得课堂上少了点什么。几个学科教师上课的模式都差不多。教师们怎么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等新课程理念哪里去了?
  课下,和两位教师聊了几句,他们说:“新课程的书籍、文章真的有几个人读了?即使形式上读了,又有几个人真的去思考过,又有几个人真的去实践过?教师自觉性有多高,他们承担课堂改革影响考试成绩的风险的能力有多强?”这使我陷入了另一个沉思。新课改已经七年了,教师的观念为什么就是转变不了,课堂教学改革为什么就是实行不了?和更多的教师交流后终有所悟,究其原因在于评价机制的问题。
  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与传统不变的评价机制的矛盾是阻碍新课改发展的瓶颈,作为推进新课改的关键主体——学校,必须敢于冲破这个瓶颈。如何冲破这个瓶颈?我认为要切实做到四个方面:
  1、要组织教师真正地深入地学习新课程理念,领会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明确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也同样在改革,促使他们找到一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应对中考招生考试改革相适应的教育策略。坚决打破以往围绕课堂搞课题研究的做法,所谓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一大堆,甚至编辑了多本论文集,结果,真实的情况是论文大多有出处,教师为了应付任务当作负担猝合猝合而已,这样的课题研究搞得再多又有何用。真实的做法应该把当前新课改的基本观点、基本理念、评价机制和方法、课堂改革的实质、现代教育观等扎扎实实地带领教师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实践,这比让教师自己被动地盲目地搞课题研究效果要实际得多。
  2、学校领导要有“不破不立”的魄力,要有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略。学校领导要敢于改革,大胆地去实践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探索,应允许教师在改革中的失败,同时也要敢于承担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可能有挫折有失败的风险,其实这种失败只是新课程改革实践道路中的一次波折,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失败。只要高举新课程的大旗,坚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正确教改方向,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无所谓“真正意义的失败”。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
  3、要创新评价机制。只用“一把尺子”来衡量班级、教师和学生,很多教师和学生就会被埋没了,自然就限制了教师的教改积极性。现在的学校都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奖励制度和奖励项目,中考状元奖、平均分奖、优秀率奖、达线率奖、录取率奖等,但都是以分数论英雄,即使有一些其他的奖励项目,如,计算机竞赛辅导奖、文明班级奖等,那都是以精神奖励为主,作个配角而已。教师们面对分数的压力,皆固守着传统的所谓“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不敢越雷池一步。学校领导必须敢于打破“一把尺子衡量到底”的做法,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根据新课程理念多角度评价教师和学生,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就会多一批有独特教学风格的好教师,就会多一批特长发展的好学生,就会使我们的教育充满活力,我们的课堂就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4、以自觉的精神引领教师。新课程的最终实践靠的是一线教师,而教师观念的转变、业务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变化,最终靠的是教师的自觉性。所以,学校特别是校长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机制来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以自觉精神战胜消极的、倦怠的、憂虑的心理情绪。从而产生极大的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前进的勇气。
其他文献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把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二是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提升劳动者的素质。而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靠目前的低成本用工战略是无法完成的。  首先,低成本用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劳动收入增长幅度落后于物价指数增长的幅度,降低了职工的购买力,不利于拉动内需。  长期以来,我国维持高水平发展速度的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而消费一直疲软。究其根本,就是由于我国的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提出,要“优化教育
为了揭示脉冲放电应力波加载条件(峰值压力)对不同煤阶煤体致裂效果及其振动速度变化规律,利用PFC 2D软件对不同加载条件下裂纹扩展规律及振动衰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落实新时期治水方针和水利工作总基调,结合“十四五”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任隆水文站建设为例,探讨固定电波流速仪在集水面积为50至200km^2小流域上实现流量在线监测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