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250-01
在英语高考试题中,书面表达占30分,比例相当重,但却是学生和教师感到最棘手的一道题。存在着“学生说到写作心烦,教师见到学生习作头痛”的现象。在平时,学生们花费在书面表达上的时间较多,而老师花费在批改讲评上的精力也不少,问题是如此之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問题一 “审”的问题
在平常的写作练习和考试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忽视审题这个环节,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匆匆看题,下笔就写。结果因审题不细,不准,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大影响了作文的得分。
1.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①遗漏要点:学生审题不细,没有确定图片或提示内容的全部含义就写,造成要点遗漏。
②要点审偏:学生不能紧扣主题进行写作,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甚至写跑了题。
③要点扩展没有思路:学生在展开要点时无话可写,或只有少许片语。为达到字数要求而采用拼凑方式。写出的文章空洞,观点不鲜明。
④要点主次不分:对要点的主次没有审清,该强调的重点三言两语结束,该略写的地方却东拉西扯,随意添加与主题无关的的细节。
⑤语言逻辑混乱:学生不进行事先的整体构思,想写哪句就写哪句。写出的文章读来让人感觉东一句西一句,莫名其妙。
⑥没有审文体、人称、时态等细节要求的习惯。出现很多细节性的错误。
2.训练策略:
(1)给学生讲清书面表达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和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给作文留出25分钟。向学生强调养成良好审题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下笔前先审好题,拟下提纲后再写。
(2)审题三部曲: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应用文,在具体审题过程中都可以按如下顺序进行。
①确定文章的写作中心,即要“表达什么”。
②确定文章的行文结构和段落规划,即“怎样表达”。围绕中心,列出写作提纲,打造文章的骨架。提纲一定要包含所提供的所有情景要点。每个要点可用一两个重点词或短语来表示。
③确定各情景要点所占比例,然后根据各部分所占字数比例进行扩展。这样就能避免轻重颠倒的现象。英语书面表达一般要求行文简洁流畅,所以收集扩展的材料时一定要紧扣主题,要避免写那些与中心内容无关紧要的细节。扩展也要注意短文的字数,要写到120-150个词语,以避免由于字数不够引起的扣分。
(3)再审“三”个细节。审题时有三个细节也不容忽视。
①审文体:根据写作提示分析材料,确定文体。关注文体的风格差异和格式要求。
②审时态:动笔前先根据选好的文体和写作内容确定整篇作文的时态基调。审题时先分辨清楚正确的时态,该用什么时态先做到心里有数,避免出现时态混杂现象。
③审人称:有的同学在写作时随心所欲,一会儿称“我们”,一会儿又变成了“你们”,造成前后逻辑混乱。预先确定好人称就会避免这一点。
问题二 语言表达错误多
高三学生虽已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的单词、词组、句型,但还没有完全达到高考的写作要求。
1.常出现的问题有:
(1)组词造句能力差,语法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2)汉语式英语。
在书面表达中所体现的中文式思维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根本不管该词的使用场所,认为只要汉语意思一样就用上,在句子结构语序上也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结果就写出了让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句子。
(3)语言平乏,词汇档次欠高。
不少考生大脑记忆库词汇量储存不够,难以灵活运用语言,导致语言平乏,同一种表达重复较多。从而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
2.训练策略:
(1)练好句子写作这个“硬功夫”。
英语书面表达虽有技巧,但正确句子的写作能力是实实在在的硬功夫。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及其用法的这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到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应注意先易后难,先学会运用简单句,并列句,然后学会用复合句表达;先写句子,然后过度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文章,由不限定时间到限定时间,由字数少到字数多,由模仿到创造。
(2)五分钟作文训练很必要。
经常进行五分钟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五分钟内围绕某一话题写几句话。写作的素材要尽量广一些,且越贴近生活越好。写作时间可简单句与复合句结合,而且还要照顾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语意上的连贯。这样做花费时间少,但学生却训练了基本组词,造句能力,及对语言连贯性的把握。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这也激起了他们的写作热情。这种训练要常抓不懈。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坚持定期训练很必要。
(3)背诵默写仿写相结合。
①背诵:通过背诵,来记忆基础词汇、基本句型和不同模式作文的常用结构、词汇。背诵范文,也是学生增强语感的重要来源,对提高学生的谋句成篇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挑选高考范文或者一些各种体裁的优秀文章推荐给学生背诵。
②默写:但是仅仅要求学生大量背诵范文还不够,有的学生就会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当中。背起来头头是道,写下来却错误百出,如单词写错,忽视名词复数,第三人称单数等。如果检查时背诵与默写结合,学生就会注意到书写的细节。这样学生不但会背而且能写出所记的词汇和句式。
③仿写:学生即使背写过了很多范文,到自己写时往往还是用不上,情急之下又开始自己东拼西凑。如果教师根据所背范文再出一些相似范文让学生仿写,学生就会逐步养成用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写出正确的,流畅的,有英文味的文章来。
(4)建立写作档案。
帮助学生按语言目的收集归纳词汇和系统语言,建立写作档案。考试时就可以随意组合,写出标准的英语句子。不仅能够完成题目所要求的任务,还能使文章的句式变得丰富、行文更加流畅、中心和主旨更加突出。
总之,书面表达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体现,不可一蹴而就。在今后的英语书面表达学习中,应该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还需要长期的积累,从遣词造句到活用句型,常抓不懈。另外,平常作文训练中也要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技巧。
在英语高考试题中,书面表达占30分,比例相当重,但却是学生和教师感到最棘手的一道题。存在着“学生说到写作心烦,教师见到学生习作头痛”的现象。在平时,学生们花费在书面表达上的时间较多,而老师花费在批改讲评上的精力也不少,问题是如此之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問题一 “审”的问题
在平常的写作练习和考试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忽视审题这个环节,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匆匆看题,下笔就写。结果因审题不细,不准,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大影响了作文的得分。
1.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①遗漏要点:学生审题不细,没有确定图片或提示内容的全部含义就写,造成要点遗漏。
②要点审偏:学生不能紧扣主题进行写作,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甚至写跑了题。
③要点扩展没有思路:学生在展开要点时无话可写,或只有少许片语。为达到字数要求而采用拼凑方式。写出的文章空洞,观点不鲜明。
④要点主次不分:对要点的主次没有审清,该强调的重点三言两语结束,该略写的地方却东拉西扯,随意添加与主题无关的的细节。
⑤语言逻辑混乱:学生不进行事先的整体构思,想写哪句就写哪句。写出的文章读来让人感觉东一句西一句,莫名其妙。
⑥没有审文体、人称、时态等细节要求的习惯。出现很多细节性的错误。
2.训练策略:
(1)给学生讲清书面表达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和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给作文留出25分钟。向学生强调养成良好审题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下笔前先审好题,拟下提纲后再写。
(2)审题三部曲: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应用文,在具体审题过程中都可以按如下顺序进行。
①确定文章的写作中心,即要“表达什么”。
②确定文章的行文结构和段落规划,即“怎样表达”。围绕中心,列出写作提纲,打造文章的骨架。提纲一定要包含所提供的所有情景要点。每个要点可用一两个重点词或短语来表示。
③确定各情景要点所占比例,然后根据各部分所占字数比例进行扩展。这样就能避免轻重颠倒的现象。英语书面表达一般要求行文简洁流畅,所以收集扩展的材料时一定要紧扣主题,要避免写那些与中心内容无关紧要的细节。扩展也要注意短文的字数,要写到120-150个词语,以避免由于字数不够引起的扣分。
(3)再审“三”个细节。审题时有三个细节也不容忽视。
①审文体:根据写作提示分析材料,确定文体。关注文体的风格差异和格式要求。
②审时态:动笔前先根据选好的文体和写作内容确定整篇作文的时态基调。审题时先分辨清楚正确的时态,该用什么时态先做到心里有数,避免出现时态混杂现象。
③审人称:有的同学在写作时随心所欲,一会儿称“我们”,一会儿又变成了“你们”,造成前后逻辑混乱。预先确定好人称就会避免这一点。
问题二 语言表达错误多
高三学生虽已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的单词、词组、句型,但还没有完全达到高考的写作要求。
1.常出现的问题有:
(1)组词造句能力差,语法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2)汉语式英语。
在书面表达中所体现的中文式思维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根本不管该词的使用场所,认为只要汉语意思一样就用上,在句子结构语序上也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结果就写出了让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句子。
(3)语言平乏,词汇档次欠高。
不少考生大脑记忆库词汇量储存不够,难以灵活运用语言,导致语言平乏,同一种表达重复较多。从而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
2.训练策略:
(1)练好句子写作这个“硬功夫”。
英语书面表达虽有技巧,但正确句子的写作能力是实实在在的硬功夫。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及其用法的这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到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应注意先易后难,先学会运用简单句,并列句,然后学会用复合句表达;先写句子,然后过度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文章,由不限定时间到限定时间,由字数少到字数多,由模仿到创造。
(2)五分钟作文训练很必要。
经常进行五分钟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五分钟内围绕某一话题写几句话。写作的素材要尽量广一些,且越贴近生活越好。写作时间可简单句与复合句结合,而且还要照顾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语意上的连贯。这样做花费时间少,但学生却训练了基本组词,造句能力,及对语言连贯性的把握。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这也激起了他们的写作热情。这种训练要常抓不懈。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坚持定期训练很必要。
(3)背诵默写仿写相结合。
①背诵:通过背诵,来记忆基础词汇、基本句型和不同模式作文的常用结构、词汇。背诵范文,也是学生增强语感的重要来源,对提高学生的谋句成篇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挑选高考范文或者一些各种体裁的优秀文章推荐给学生背诵。
②默写:但是仅仅要求学生大量背诵范文还不够,有的学生就会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当中。背起来头头是道,写下来却错误百出,如单词写错,忽视名词复数,第三人称单数等。如果检查时背诵与默写结合,学生就会注意到书写的细节。这样学生不但会背而且能写出所记的词汇和句式。
③仿写:学生即使背写过了很多范文,到自己写时往往还是用不上,情急之下又开始自己东拼西凑。如果教师根据所背范文再出一些相似范文让学生仿写,学生就会逐步养成用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写出正确的,流畅的,有英文味的文章来。
(4)建立写作档案。
帮助学生按语言目的收集归纳词汇和系统语言,建立写作档案。考试时就可以随意组合,写出标准的英语句子。不仅能够完成题目所要求的任务,还能使文章的句式变得丰富、行文更加流畅、中心和主旨更加突出。
总之,书面表达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体现,不可一蹴而就。在今后的英语书面表达学习中,应该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还需要长期的积累,从遣词造句到活用句型,常抓不懈。另外,平常作文训练中也要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