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妇女在共创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和重大决策,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反映了群众的意愿。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她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家庭建设方面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毛泽东曾说:“中国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发挥妇女在共创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既是当代妇女工作的新领域,也是发挥妇女聪明才智的新机遇。
  一、妇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和物质之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妇女解放思想,紧扣发展主题,追求经济独立,以饱满的热情、主动的态度、积极的行动投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她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凭着细腻、准确、耐心等个性优势,就业于对素质要求较高的知识型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加收入,成为致富的带头人和经验传授者;她们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她们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文化、环境等社区服务工作,大力发展社区管理和服务业;她们认真履行职责,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优质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承担着具体、实在而又重要的责任,努力促进和实现和谐发展,更能准确地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和谐社会需要共同理想做支撑,需要和谐文化做保证。用先进文化提升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树立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培育全体人民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的有效途径。在单位,广大妇女勤奋敬业、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努力为单位的发展贡献才智,树立了良好的爱岗敬业形象;在社区里,她们扶贫帮困、热心公益、保护环境、弘扬文明新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在家庭中,她们追求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教育子女、团结邻里、坚持学习新文化,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实践证明,广大妇女以“双学双比”“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妇女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趋提升,家庭已成为人们休养生息、孕育与传递文化的摇篮。健康和谐的家庭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自由、平等、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健康和谐家庭建设中,妇女扮演“家庭护士”“心理医生”“营养师”“贤内助”“监督员”“守门员”等多重角色,为每个成员构建温馨、健康的精神家园,在维系家庭稳定以及促进家庭和睦幸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妇联组织开展的各类家庭文明创建活动中,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她们以“德”育人,推动了家庭美德教育;以“文”促学,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以“情”睦邻,提倡新型邻里关系;以妇女独有的智慧、澄澈的心灵和对美与艺术的特殊感悟,带领家人浇灌家庭文化绿洲以及爱与美的精神家园。
  实践证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凝聚妇女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既是现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妇女工作能力和才智展示的一个新机遇。笔者相信,广大妇女将不断提高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努力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李献文.树立妇女工作新理念探讨维权工作新方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4).
  [2]许悦,谢丽华.论女性的经济参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经济师,2008,(8).
  (作者单位:广西农垦国有大明山农场)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