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当归何处:浅析《红字》与《雷雨》中的女性反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谈到包办婚姻、价值压迫的产物,《红字》中的海斯特和《雷雨》中的繁漪形象令人唏嘘不已。海斯特和繁漪都以追求理想爱情,反抗压迫束缚为绳索,书写了她们作为整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中沧海一粟,孤立无援的人生悲剧。霍桑和曹禺在《红字》和《雷雨》中所表现出来的希冀和厌恶让笔者本能地把这两部作品联系在一起,从而去讨论未获得完全文明化时代下女性的灵魂和抗争。本文将浅析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几近相同的命运。
  关键词:《红字》;《雷雨》;女性;反抗
  作者简介:张晓倩,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1
  (一)相似的命运起点
  无论是海斯特还是繁漪,都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这也是笔者一开始为什么疑惑非要用女性来象征和代表着对腐朽顽固思想的反叛的原意。究其原因该是在父系社会中,女性是没有追求自由恋爱的权利的,是社会中孤立无援的群体。霍桑和曹禺在书写他们的作品时,突出了女性的勇气和力量,而描写的梅斯戴尔牧师和周萍确是懦弱的,无力的,折射出一种刻意的弱化男性力量。从而传达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法选择的无奈,导致了海斯特和繁漪对现状,尤其是婚姻爱情的不满和愤懑。若是从道德人伦的角度,二者定是要被指指点点乃至令人唾弃的。但是正因为她们罔顾人伦,却也要追求美好,忠于本心,给了作品以及爱情升华的意义。
  (二)相似的社会认知网
  《红字》的故事一开篇,就给读者布下了这样的感情基调:“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在万事草创之时忘不了与墓地同时修建的监狱,这株“文明社会的黑花从来不曾经历过自己的青春韶华”,因为它“与罪恶二字息息相关”,它那狰狞阴森的外貌,连同门前草地上“过于繁茂地簇生着的不堪入目的杂革”,都增加了晦暗凄楚的色调。当时的新英格兰殖民地是多么的阴暗与冥顽不灵。他们选择执拗,保守与束缚。然而在这一片灰黑之中,却傲然挺立着一丛玫瑰,“盛开着宝石般的花朵”—海斯特,她代表的是追求自由平等的灵魂,是与人为善的道德。再观《雷雨》中的繁漪,生活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等级有序,男女尊卑的封建观念深深得烙在了这个虽一心追求解放的女人身上。面对整天说着自己有疯病的丈夫,繁漪对那一碗又苦又不对症的汤药,一会喝一会又要倒掉,最终被周朴园逼着喝下去。繁漪内心是愤怒的,是挣扎的,但又是无力的。不同于海斯特,繁漪的身上多了些许的矛盾,根深蒂固的封建桎梏与渴望爱情,摆脱管制的矛盾。例如:当自己的儿子周冲表示爱慕四凤时,她还是本能地反对说,毕竟四凤是个下等人,好不门当户对,即使是四凤若真与周冲喜结连理,对她与周萍的爱恋有所助益。这恰恰折射出了繁漪身上贵族等级,门第观思想严重。反观她与周朴园的對话,周朴园命令她上楼去,她回答说:“不,我不愿意!”表达了她对周朴园这个“一家之主”控制的不满。
  (三)不尽相同的灵魂归处
  两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结局不尽相同。海斯特的灵魂伴侣丁梅斯戴尔牧师最终说出了真相,得到了解脱,死在了海斯特的怀中。而一开始象征着海斯特耻辱的A字,也随着海斯特的助人为乐和与人为善以及珠儿的到来变成了Able和Agel.最后她带着她的女儿去了欧洲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她始终没有丢掉A字,因为这个标志承载着海斯特的悲伤,欢喜和记忆。反观《雷雨》中的繁漪,她虽深知自己爱恋的周萍深爱着四凤,但却也没有放弃与他双宿双飞的念头。周萍,好像是她唯一活着的希望。直到周萍因为得知他与四凤是同母异父的兄妹,无法接受的这个事实和承担因为他们的不知情而造成的后果自杀时,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疯子。在这之前,在周朴园极力认为她有神经病的时候,她还在奋力抗争着。周萍的死,让这个可怜的女人把压迫变成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斯特深爱的人虽然死去,但是确是解放了的,她的反抗是成功了的,而繁漪的梦是破灭了的。
  结论:
  海斯特是《红字》中的红字,红字含义的变化也象征着西方价值观形成的探索过程,海斯特是美国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代表。繁漪是《雷雨》中的雷雨,也就是说,她是这部作品中有雷雨性格的人,她敢于对严苛暴戾的周朴园说不,敢于坦露自己的内心,纵使这段感情注定是让世人不耻的,这给这段见不得人的乱伦之恋增添了不少悲凉的色彩。这是两部关于灵魂的作品,每个人有自己独特且不同的灵魂,有些人坚守,有些人迷失,从而决定了这个世界的千姿百态和丰富多彩。另外,为何两位女主人公的结局会有所不同,以后,还需深刻的探讨。无论如何,当时的中国与西方的文明土壤还是有所不同的。笔者希望以此文提倡一种将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结合起来的研究的探讨方法,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参考文献:
  [1](美)霍桑.红字[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曹禺.雷雨[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涂晓群.压抑与扭曲的灵魂[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六月第三期.
其他文献
自1980年德国Ghaussy等首次将体外冲击波成功应用于治疗肾结石,其逐渐成为治疗泌尿道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有文献报道将体外冲击波用于治疗阴茎硬结症、慢性前列腺炎/慢
摘 要:“打call”成为2017年红遍网络甚至现实生活的流行词语。“打call”源自日本,传入中国后语义发生了演变。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打call”进行分析,探讨该词在汉语语境中的流行原因。  关键词:打call;网络流行语;流行原因  作者简介:王明霞(1995.7-),女,汉,山东省潍坊市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连词属于英语十大词类之一。在单词、短语、句子中起连接作用,可以表并列、承接、因果、选择、转折等逻辑关系。本文主要以并联关系和转折关系为例,分析如何利用连词推断生词及未知因素,进而更好的理解文本大意。  关键词:连词;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文章大意  作者简介:王宥鑫(1994.3-),女,汉,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獻标识码]:A
目的:观察绝经后长期应用尼尔雌醇(5年以上)对妇女生殖系统包括阴道、宫颈、子宫及卵巢的影响.结论:绝经妇女长期应用尼尔雌醇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不影响;能促进阴道上皮生长,
摘 要:王雪涛,原名王庭钧,自幼喜爱绘画,16岁即辞家赴学,先修西画,后转修国画,得名家陈师曾、王梦白、齐白石等大师教诲,画艺精湛,从花鸟出发,又不拘于原型,画于形而求其神,追求画面之外的情趣与意蕴。以《荷花三鹅》为例分析王雪涛作品,对于我国书画界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王雪涛;荷花三鹅  徐青青(1993.8-),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人,汉族,本科生学历,单位:西昌学院,研
摘 要: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常常见到「先送り」「後回し」两个词语,「先」和「後」表示相反的意思,但为何两者都有“拖延,延迟”之意呢。另例句「先のことは心配しないで、今を楽しみましょう。」中,「先」是表示过去还是将来呢,很让人费解。故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意象图式角度对「先」的语义扩张进行考察,意图利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简单解释「先」的基本义到延伸义的过程。  关键词:日语;语义扩张;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