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飞燕儿

来源 :清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ear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宋树真像棵树,长得又高又瘦,十五六岁身高就有一米七八左右。其实放在今天看,宋树并不算高,基本属于中等身材。可那个年代普遍缺乏营养,十五六岁身高就达到一米七八,也算稀罕。
  我家住街东,宋树家住街西,我们两家正对着门。宋树家属于大家口,父母二人,六个孩子,宋树是老大,下面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宋树的父亲在国营煤店里卖木柴。那年月,煤店主要卖煤,也卖木柴,煤和木柴是市民冬天生炉子取暖做饭必不可少的两样。木柴都是木器厂或锯材厂没用的边边角角,统一运到各个煤店,凭票证限量供给市民。宋树的父亲,我们都叫宋大爷,瘦瘦的,一看就没什么力气,整天坐在磅秤前,给前来买木柴的市民过磅。这活不累,也有小小的权力,关系好的,磅头就高高的;不认识的,磅头就平平的。
  宋树的母亲宋大娘就不一般了,她是拉大车的。大车就是地排车,现在早绝迹了,可当年却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地排车是木制的,长长的车身,两根车把,两个胶轮。拉车的人双手握住两根车把驾辕,一条拉车绳从左肩斜挎在身,全凭力量拉动车子。车身最多能装一吨货,一个人拉一吨货,那得多大的力气啊!
  拉地排车的是苦力,和在码头卸船扛大包的人一样,属于社会最底层。后来政府将各大车店合并在一起,成立了一个运输单位,拉大车的人也属于国家职工。拉大车的几乎没有女性,都是些虎背熊腰的爷们儿,宋大娘是个例外。兴许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拉大车又挣钱多,宋大娘迫不得已才干上了这行。
  宋大娘拉大车,引起小街上人们的同情。我父母就经常在家里议论这事。母亲说:“宋树他妈生了六个孩子,身体还这么好,能拉大车。”
  父亲说:“人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她不拉大车怎么办?一家八口张着嘴要吃饭的。”
  母亲说:“我就是想吃苦,这个活也干不了啊。”
  父亲说:“还是没逼着,逼着什么都能干。”
  母亲便叹口气,表示无奈。
  宋树的小弟弟太小,不能干活,宋树和他大弟二弟,只要是放了学,便去帮着母亲拉边绳。所谓拉边绳,当地人叫“拉崖儿”,就是说拉大车的如果碰到上坡路,自己是绝对拉不上去的,得需要一个人帮着拉边绳。上了坡,拉边绳的能挣五分钱。这种活大人不干,都是孩子们干。我们小街上的孩子,都拉过崖儿,拉崖的绳自己做,带着绳来到上坡处,碰到拉大车的,就喊:“拉着吧?拉着吧?”如果人家不理,就是不需要;如果人家点点头,就赶紧跑过去,把绳上的铁钩挂在车帮一边的铁环上,用力帮着拉车。宋树和他的两个弟弟帮母亲拉崖儿,就不光是上坡路了,平路也拉,而且还要装车卸车,全程到底,纯粹是为了帮母亲减轻劳力负担。
  宋树在小街的孩子里属于老大哥,和他一般大的,要么在农村当知青,要么在兵团当战士,要么早早上班当了工人。宋树不知为什么,中学毕业后既没下乡也没去兵团,更谈不上就业进工厂,一直帮着母亲拉大车。拉大车的活不是一干一整天,上午拉一趟,下午拉一趟,其余时间他就在小街上当孩子头,领着我们这些比他小七八岁的孩子,逮土蚱(蟋蟀)、网鸟、钓鱼、抗拐(左腿抬起弯成三角搭在右腿上,右手握住左脚,单腿蹦跳与对方碰撞,一方被撞得放下左腿,算是输了)等等,玩得天昏地暗。
  其实宋树最喜欢玩的项目是跳水,一到夏天,便领着我们这些孩子翻墙进入港务局,来到码头边,脱了衣服,换上用两条红领巾缝制的三角泳裤,站在码头大坝上往海里跳。港务局不是随便可以进的,几个大门都有守卫,凭工作证才能进去。我们这些孩子只能翻墙而入,在堆满货物的货场上东躲西藏,鬼鬼祟祟,避开工作人员的视线。来到码头就好了,码头上都是些卸船扛大包的工人,谁也不管我们。
  宋树最拿手的就是跳飞燕儿。他后退几步,然后起跑,到了码头边沿,双腿一蹬,身子腾空而起,双手向上成扇形展开,然后迅速收回,向两侧平伸出去,如飞翔中的燕子,头仰起,还大喊一声:“飞——吧!”在即将落水时双手合拢向前伸,头朝下,身子呈三十五度角扎入水中。这就叫跳飞燕儿。
  宋树一跳飞燕儿就拉不住了,不跳够了不走。我们这些比他小的孩子玩够了,就穿上衣服,耐着骄阳的烘烤等他,有时候能等一个多小时。我们疲惫至极,都不看他了,只听到他一遍又一遍地喊:“飞——吧!”“飞——吧!”然后就是扑通扑通落水的声音。早晚涨上潮水,大坝顶离着水面太近,再跳就没意思了,宋树才罢休。
  我们不会跳飞燕儿,只会跳冰棍。跳冰棍就是直着身子跳下去,脚先落水,在水中身子也要保持直立。我们问宋树跟谁学的跳飞燕儿?他说在一部电影里看到的,很羡慕,然后就自己琢磨动作,便学会了。宋树说不出那部电影的名字,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部电影,毕竟,我们这些孩子看电影的机会很有限,除了学校组织每人交七分钱去看场电影,平时谁家也舍不得花一毛钱让孩子闲着没事去看电影。
  我们不知道宋树看的是什么电影,很着急,再追问,他就打哈哈了,一会儿说他是跟海鸥学的,说那些海鸥展开雪白的翅膀,在天空自由翱翔,飛着飞着,一头就扎进了海里;一会儿又说他是在梦中学的,在一个梦里,他生出一对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飞,越过大海,又翻过高山,一群燕子围绕在他的身边,接着,他看见了下面的大海,开始降落,一群燕子也跟着降落,他看到燕子们的翅膀都不扇动了,而是向下滑行,那姿势漂亮极了。梦醒后,再来到海边跳水,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跳飞燕儿……我们听得既莫名其妙又心旌荡漾。
  于是,我们也学着宋树跳飞燕儿,可是不敢在水位低时跳,都是涨满了潮再跳。就是这样也掌握不好,往往是横着身子跌入水中,跌得肚皮通红生疼,宋树便幸灾乐祸笑话我们。宋树比我们大七八岁,所以穿泳裤;我们就无所谓了,到了码头边,脱了衣服,光着腚跳水,即便有港务局的女工路过,我们不在意,她们也不在意。
  二
  宋树在小街上的名声不太好,不是说他干了什么违法的事,而是左邻右舍的家长怕宋树带着孩子们四处乱跑,容易出危险。   宋大娘呵斥他:“敢!砸断你的腿!”
  港务局的码头也不是我们想去就去的,有时候翻墙进入,恰恰碰到看货场的巡逻人员,对方大喝:“干什么?小兔崽子!滚出去!”我们四散而逃,只能再翻墙出来。可东部郊区的那口大井,却是我们跳水洗澡的好地方。那口井很大,直径约有三四米,是农民浇地用的机井。那地方比浮山近,我们从家里步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大井附近,是一片又一片菜地,菜地里有许多土蚱。菜地里的土蚱,可能是有菜管够吃的原因,个头很大,尽管斗起来没有万国公墓的土蚱凶猛,但数量多,逮起来不费事,也深深吸引着我们这些孩子。
  到了夏天,小街的孩子们要么翻墙去港务局码头跳水,要么成群结队去东郊那口大井跳水洗澡逮土蚱。反正不管去哪里,只要有宋树,他就是我们的领队和头目。大井里是淡水,宋树出了个好主意,让孩子们从家里带块肥皂头,到了大井,跳够了水,就浑身抹一遍肥皂,然后再跳入水中,等于洗澡了。哇!这可得了孩子们的劲儿。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洗澡理发都要凭票的,家长们工作的单位,每月只随工资发一次票。我们这些孩子,夏天在家里用洗衣盆盛上凉水擦擦身子,冬天只有过春节前才可以进澡堂洗一次澡。来到大井,浑身抹上肥皂,再跳進水里,就等于进澡堂洗了一次澡,而且我们还是隔三岔五就来一次,多上算啊!
  宋树来到大井也跳飞燕儿,只不过井与海相比,显得太小,宋树不能正常发挥。他不敢起跑,只是站在井沿上,展开双臂,头也不扬了,双腿一曲一蹬,身子几乎是直着上去,再呈三十度角往下扎进水里。我们这些小孩依然跳冰棍,扑通扑通往井里乱跳。宋树嫌太挤,有好几次不让我们跳,只他一个人跳飞燕儿。由于展不开,宋树在大井跳飞燕儿姿势很难看,一点不像飞翔的燕子,倒像一只弯腰的大虾。我们不断嘲笑他,他却不在意,一遍又一遍地跳飞燕儿,嘴里喊着:“飞——吧!飞——吧!飞——吧……”
  有一次,我们在大井里跳完水,穿上衣服要往回走,这时,一个农民路过,他好像嗅到了什么气味,问我们:“打肥皂了?”
  我们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都看着他,不做声。他盯着我们挨个看,从上到下看,一下子看到我们手里的肥皂了。他大怒:“你们这些混蛋!井水里掺了肥皂怎么浇地?想把俺的菜都药死?”说罢向我们扑来。宋树一声“快撤”,我们撒丫子就跑,惊慌失措,连滚带爬,越过菜地,来到大路上。那农民在后面追,追不上,就捡地上的石头朝我们扔。一块石头打在宋树的肩上,宋树哎哟了一声,回头朝农民大喊:“要文斗不要武斗!”
  足足跑出去二里地,那农民才罢休,我们都累得蹲在地上大口喘气。我连惊带吓,肚子里翻江倒海,呕吐起来。宋树过来拍我的后背,说:“怎么回事?不是病了吧?”
  我说:“下次来大井,别带肥皂了。”
  宋树说:“不带了不带了,光跳水,我跳飞燕儿,你们跳冰棍。”
  这次大井遇险后不久,宋树来了好运,被招了工。宋树进厂当工人,与他的大弟弟有关。当时内蒙古建设兵团来城市招兵买马,一位领队的现役军官在不同的动员大会上表示:兵团是准军事单位,战士们一律穿不带帽徽领章的军装,和平时期搞建设,战时就拿枪,按月发工资,享受国营工厂工人的待遇……宋树的大弟弟中学毕业后,在家帮母亲拉了一年大车,想出去见见世面,便报了名。大弟弟报名去兵团,宋树就来机会了。当时的政策是,家庭子女中只要有一个下乡当知青或去兵团当战士,另一个子女就可以进工厂就业。宋树就是沾了这个政策的光,被招进了一家化工厂。
  我们去玩耍的浮山和大井都在城市东郊,宋树所在的那家工厂在北郊,上下班要坐火车。那种火车专门拉在北郊几家工厂上下班的工人,我们叫闷罐车。也就是说,车厢里没有客车的桌椅,都是长条板凳,也不装饰,车厢上下左右四个面都是铁皮,仅比拉牲畜的车厢稍好一点。乘火车上下班的工人也不用次次买票,单位都发一种月票卡,卡上带有个人照片,进站时向车站人员亮一下就可以了。
  当了工人的宋树很展扬,每天早晨提着一个装饭盒的网兜走出家门,昂首挺胸往火车站方向走去。宋树当了工人,没有时间和我们玩了,我们失去了首领,感到很空虚,突然就怀念起宋树带领我们翻墙去港务局码头跳飞燕儿的美好时光。宋树也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下班回来或星期日在家休息,也不怎么搭理我们这群比他小的孩子了。
  四
  群龙无首,玩起来都没情绪了。左邻右舍的家长们倒是松了一口气——宋树上了班,没空出馊主意带孩子们瞎作了。我父母也是这样想的,母亲对我说:“看到了吧?宋树上班挣钱,这就成大人了。你将来也要长大成人,也要上班挣钱的。”母亲忽然想起一件事,对父亲说:“他还借咱家一本书没还呢。”
  父亲说:“算了算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要?再说了,年轻人喜欢看书是好事,不要了。”
  父母一说起这本书,我赶紧低下头,不敢插嘴。这本书是我借出去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写的,书名是《我的前半生》。宋树愿意看书,曾在我家借了父亲好几本书看,都是父亲借给他的,他看完了马上就还,只有《我的前半生》是我借给他的。过了好长时间我向他要书,他支支吾吾说又让他同学借去了,看完就还。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向他要,他还是支支吾吾,说他的同学又借给别人看去了。后来,干脆就说书找不着了。为这事,我受了整整一个夏天的惩罚:原本每次学校放暑假,父母早晨上班前会给我一毛钱,让我买三支冰糕和弟弟妹妹吃,剩下一分钱就是我的了。书要不回来,那个暑假,每天早晨,父母就给弟弟妹妹每人三分钱,让他俩买冰糕吃,没有我的。好在弟弟妹妹心善,每次买回冰糕,都让我咬一小口尝尝。
  宋树上班的第二年,也是个夏天,我大姑从老家来了。晚上吃了饭,父母要领着弟弟妹妹陪大姑到前海的栈桥游玩,由于我期末考试成绩不好,就把我锁在家里,要我写暑假作业。
  天气闷热,我边写作业边摇着蒲扇,就这样还是浑身冒汗。我听到小街上孩子们玩耍的吵闹声,这吵闹声就像磁铁,而我好比一枚小铁钉,怎么也抵挡不住门外强大的吸引力。门锁了,还有窗嘛。我家的窗户,开在另一条街上的一个居民院里,从窗子翻出去,走出居民院的一扇铁门,右拐走几十米路,再右拐,就到了我家门前的那条小街。我想,从窗户跳出去,到街上玩一阵,再从窗户进来,神不知鬼不觉。   窗户本来就是敞开的,我攀上窗台,想都不想就跳了下去。我贪玩心切,忘记了窗外墙根下有一个大水缸。这个大水缸不知是谁家腌咸菜用的,多少年来就放在我家窗根下。天长日久,那口缸的边沿已经破碎,缸里还有小半缸腌咸菜的臭水。我跳了下去,正好落进缸里,左小腿狠狠磕在缸沿上。一阵剧痛使我差一点昏迷过去,我咬着牙,爬出缸,一瘸一拐来到小街上,哪还有心思看小伙伴们玩耍?在路灯的光亮下,我看到我的左小腿鲜血横流,一道伤口翻着白肉,像婴儿的嘴。我又疼又怕,坐在马路牙子上哭了起来。小伙伴都围过来看,吵吵嚷嚷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宋树下班回来了。他听到我的哭声,便没回家,直接朝我走来。宋树看到我的腿,吓了一跳,问:“怎么回事?”
  我说:“救救我,我跳窗跳到缸里了。”
  宋树二话没说,把装饭盒的网兜递给另一个小孩,说:“给我送回家。”然后背起我就往医院跑。出了我们这条小街,有一条马路,马路对面就是一家区级医院。到了医院急诊室,医生问明情况,给我消毒清洗伤口,说是要缝合,让宋树去交钱。宋树说他是我的邻居,下班后看到我受伤了,马上就背着我来医院了,身上没有钱。“這样吧,”宋树说,“我把工作证押这里,处理好伤口,我领他回家,让他父母来交钱。”说着,从裤子的后兜里掏出一个小蓝本本递给医生。医生接过本本翻开看,说可以,明天来交钱也行。宋树说明天不行,明天上班,进工厂大门需要亮工作证。
  我小腿的伤口缝了两针,贴上纱布后,宋树领着我出了医院。路上他调侃我:“你多亏是跳冰棍,要是跳飞燕儿,头朝下扎在缸上,小命就没了。”
  我的腿经过医生处理,不怎么疼了,可我担心没法和父母交代,便说:“我爸妈回来可怎么办?”
  “没事,没事,”宋树安慰我,“你想想,你大姑从老家来了,是客人,你又受了伤,父母怎么可能今晚就找你算账?就是他们想这样,你大姑也不让啊。放心放心,今晚保证没事。”
  我觉得宋树说得有道理,如果我爸今晚要揍我,大姑肯定会护着我的。我心里瞬间就轻松下来,便问宋树:“你当工人了,还能跳飞燕儿吗?”
  宋树笑了一下,说:“当然能了,我在厂里找到一个好地方,可以跳飞燕儿。”
  “什么地方?”
  宋树笑了:“说出来你也听不懂,反正有地方跳飞燕儿。”说着便向前方伸出双臂,嘴里轻轻喊一声:“飞——吧!”
  回到小街又等了一会儿,我父母才回来。宋树在我家讲明了情况,临走时说:“大叔大姨别生气,他也不愿意磕伤自己。”
  我父母千恩万谢地送走了宋树,母亲又到医院交了钱,换回宋树的工作证。当天晚上,父母果然没难为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我几句。我知道父母肯定很生气,这笔账记下了,如果今后我再犯什么错误,老账新账一定会加起来算的。
  自从我那次受伤,父母彻底改变了对宋树的印象。父母认为宋树总归是个好孩子,心善,还乐于帮助别人,至于过去顽皮捣蛋嘛,男孩都这样,长大就好了。父母这样评价宋树时,还看看我。大概他们觉得我也快长大了,长大也会好的。
  正如父母所言,宋树真的长大了,上班的第二年,他竟领回一个姑娘。那姑娘是宋树的同事。宋树细高个儿,姑娘却矮,和宋树并肩走,只达到宋树的肩头。姑娘矮归矮,长得不错,皮肤白,五官端正,一笑还有俩酒窝。宋树一家人欢天喜地,大儿子有了恋爱对象,就等于有了准儿媳妇。那天晚上,宋树家又是割肉又是买鱼,置了一桌子菜招待姑娘。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围在宋树家门口,探头探脑地往他家里看。
  宋树的父母也不撵我们,宋大娘还满脸是笑地拉开门对我们说:“进来看进来看,看看漂亮的大姐姐。”
  宋树也来到门口,佯装恼怒:“看什么看?看到眼里扒不出来。”
  我们大笑,边笑边一哄而散。
  五
  宋树在港务局码头跳飞燕儿,嘴里喊着:“飞——吧!”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落入海里。
  宋树趴在浮山脚下的小溪里,摆出跳飞燕儿的姿势,嘴里喊着:“飞——吧!”惹得我们哄堂大笑。
  宋树在东郊大井跳飞燕儿,尽管动作像虾,但嘴里也喊:“飞——吧!”我们不屑一顾。
  宋树站在工厂的冷却塔上跳飞燕儿,嘴里喊着:“飞——吧!”身子落入冷却池里,半天没露出头来。一起玩水的同事发现大事不妙,赶紧下去把已经失去知觉的宋树拽了上来。
  宋树所在的那家化工厂,有一个很大的冷却池。从生产车间通往冷却塔的水原本是热的,经过冷却又凉了,流入池子里,抽水泵再把冷却的水送往车间,经过车间的冷却水又热了,热了的水再通往冷却塔,如此循环往复……冷却池里的水深两米多,到了夏天,就成了工人们玩水乘凉的好地方。宋树爱跳水,一开始是站在池边跳飞燕儿。池边离水面太近,施展不开,他便攀到高高的塔座上往下跳。在塔座上跳飞燕儿,确实好看,每到午休时分,车间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围在池子旁边看宋树跳飞燕儿。宋树每跳一个飞燕儿,人们都喝彩:
  “漂亮!”
  “好!太好看了!
  “宋树,再来一个!“
  宋树越发来劲了,一个接一个跳,没想到,这一次跳得有些猛,本应斜成三十五度角落下的身子,竟呈九十度角直上直下插入水中。宋树的头,触到了池底。
  那天中午,救护车把宋树送进医院,先做了牵引。晚上我们这些孩子去看他,看到他的脖子上套着一个箍,这个箍连在一台牵引器上。宋树已经醒了,但说不出话,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医生说他伤了颈椎,压迫了神经,现在他的身子和四肢都没有知觉了。
  半个月后,宋树出院回家了。事情明摆着不妙,他的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属于高位截瘫。全家人愁眉苦脸,宋大娘更是每日以泪洗面。小街上的邻居们都去宋家探望,说了一堆又一堆宽慰的话。宋树的女友也经常来,来了就坐在宋树的床边抹泪。半年后,宋树的女友不来了。宋大娘对邻居们说:“不来是好事,咱儿子这样了,不能耽误人家。”   宋大娘不拉大车了,专门待在家伺候宋树。宋大娘还给孩子们派了任務,谁负责给宋树翻身,谁负责给宋树擦身子,谁又负责给宋树接屎接尿……宋大娘负责买菜做饭,单口给宋树做他愿意吃的。我们这些孩子整天去宋家陪宋树说话,我还从家里拿了烟丝和烟纸,卷成烟卷给宋树抽。宋树手不能动,我就拿着烟卷,一次一次送到他嘴边。
  后来我顶替母亲进了工厂做工,有了经济收入,便隔三岔五买烟给宋树抽。上了班,就成了大人,我抽烟父母也不管了。有时候在宋树的床边,我点上一支烟,抽一口,递到宋树嘴上让他也抽一口,我再抽一口,他再抽一口。这个时候,我没有去想宋树借书不还,也没去想宋树用我家珍贵的猪油煎苞米饼子,而是想到那个夏天的晚上,我跳进窗外的水缸,磕伤了腿,是宋树把我背进了医院。
  “现在你怎么看待跳飞燕儿?”我问。
  宋树摇摇头,说:“操!该跳还要跳,我是倒霉了,命该如此。你现在会跳飞燕儿吗?”
  我点点头。
  “在哪跳?”
  我说:“就在栈桥浴场,涨潮时,和泳伴们上桥跳几个。”
  宋树说:“千万别在跌潮时跳,我太知道那里了,水底下全是大石头。”
  1976年夏,唐山大地震时,夜里,小街上的人都不敢待在家里睡觉,各家各户吃了晚饭,就在小街两旁的人行道上铺张席子睡觉,黎明时分再回家。我和其他当年的小伙伴,每天晚上抬着宋树出来,放在他家铺的席子上,凌晨再把他抬回去。宋大娘感动得直夸奖:“到底是从小一块长大的,真是些好孩子!”
  不知为什么,那些日子的夜空特别清澈,每一颗星星都晶莹剔透。宋树仰面躺在席子上,我们围在他的身边。突然他说:“看,会飞的星星!”我们抬头看,夜空上,一颗又一颗流星划出一道又一道弧线,非常美丽。我听到宋树喃喃说:“飞——吧!”
  小街拆迁前夕,我结婚搬出去住了。后来弟弟妹妹也都成家搬走,我们兄妹便凑了一些钱再加上拆迁款,买了一套新房,把年迈的父母接过去住。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宋树。我儿子上小学时,有一天早晨,我遇到了宋树的妹妹。她告诉我,宋树两年前去世了。她说宋树单住一个房间,早晨,母亲推开宋树的房门,发现宋树从床上掉下去了。一个高位截瘫的人,也不知是怎样翻滚下去的。宋树趴在地上,双臂伸向两侧,双腿直挺挺并拢着,身子已经凉了。听她如此描述,我感觉宋树在最后时刻,摆出的是跳飞燕儿的姿势。
  屈指一算,宋树去世那年,刚刚四十岁,不禁唏嘘……
  责任编辑 刘鹏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两位教师用不同的课堂设计,分析并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的设计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核心素养,也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學能力.我们对“函数的奇偶性”这两节课的对比分析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学生函数性质知识欠缺的现状.  【关键词】 同题异构;函数的奇偶性;图象
1  天骤然暗了下来。树叶仿佛被搅扰了,在沙沙地响。他赶忙从饭桌前起身,走到窗边朝外面察看。树叶确实在响,不过,好像没有风,也不像是在下雨,地面很干燥。  妈盼望着下雨,春天以来,一直很干燥,风刮着柳絮满天乱跑,就问他是不是下雨了。  他却担心下雨,回答说看不出来,好像是没下。  妈说下点雨好!  他说好什么好!  听儿子这么说,妈才知道他在想什么,忙把后面的话给咽了回去。她原本想说下点儿雨可以把
一  郭海生在红光小学读书。当时的班主任姓徐,叫徐革英。郭海生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两件事:一件是在五年级新学期开学的时候转来一名女生,叫肖婉晴;另一件是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郭海生的父亲偷了厂里一根无缝钢管,被抓住后在大街上游街了。  这两件事后来就影响了郭海生的命运。郭海生没等小学毕业就匆匆离校了。当然红光小学后来又改回原来的校名叫工厂街小学,就像这条街上的许多商业服务行业如
意粉来问:  老师您好,我是一个中学生,课余时间十分喜欢阅读,是《意林》的忠实粉丝,现在我有一个困惑想请教老师:最近我妈妈动辄会拿我跟我们班的一个尖子生作比较,即便我已经很努力,成绩也有进步,可是在她眼里依然赶不上人家。我觉得妈妈是在打压我,否定我,我想和她争辩,但又怕惹妈妈伤心,只好以沉默应对,可结果妈妈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言辞越来越犀利了。请老师指点迷津,我到底该怎么做?  这位朋友你好,感谢你
刚拿到今年的数学试题时,感到很平淡,似乎都是平时训练多次的知识点,尤其是六道解答题: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数列、解析几何、函数和导数的应用,心想这次学生应该能得到一个满意的成绩.再仔细试着做一下,与往年试题相比较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考查更加深刻,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考查更加全面,思维量和计算量恰到好处,在平淡中体现深刻与创新.  1试题的特点  1.1稳中有变,变中
1  四年前的那个大暑天晚上,都11点多了,陈红果才从画廊里走出来。平时咋咋呼呼的女人,这时脚步有点儿发虚,碎花裙摆晃啊晃的,俨然黛玉附体。  巷子里有不少男的正在连夜赶画,光着膀子,脖子上搭条毛巾,一边抽烟,一边听音乐。眼见着大芬村的村花从身边晃过,竟没个人搭理。大家自得其乐,各忙各的。  陈红果也无所谓,刚准备去取车时,却接到女画商阿金的召唤电话。美女,加完班了?快来一起吃烤肉吧,为你留着位子
【摘要】数学解题教学设计具有系统性,构成它具有三个环节节点:其一,教师要认真独立地解题,尽可能穷尽解决数学问题的所有方法;其二,基于某些目标标准,从教师所获得的解题方案中,选择某一种、或两种解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其三,设计方案经由课堂教学实施后的反思.通过实例具体说明完善教学设计活动,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目标的途径,实现数学解题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解题;解题教学;数学观念;教学目标  新一
1  赵三雷那天完全没想到会意外实现当年的誓言。  这些年来他差不多已经忘了那件事,生活那样平淡苍白,却时不时地抽他一个耳光,打得他晕头转向,觉得自己精明的内心已经变得很是木讷了。有时他真的感觉到脸颊上麻辣辣的,左右两边都是。晚上睡下后,特别明显。  生活就像是个被吹大的气球。这话赵三雷记不得听谁说的,觉得有点道理,快乐和伤痛就是气球上的那些斑点,在某个时刻被无限放大或缩小,时间就是吹进去的气。他
槐荫记:爱与黑暗之间  那日的天空隐隐有些诡异,董姓青年走出颓败的院落时,正落下一场大雨。雨水洗刷了万物,也让人懊躁的思绪渐渐平静下来。契约是早就写下的,家无资财,只能凭一身力气作为交换。傅家庄的傅员外说,我出钱安葬你的父亲,不过你要在我家做上三年长工,劈柴喂马,推磨耕田。想也没想,青年就爽快地答应下来。路是一条泥泞的田间小路,长满了野草,开出忧伤的花朵。不可能不忧伤,一个贫穷的乡下子弟原本就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