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学习中恐水心理与习得性无助心理共性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geqin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游泳从竞技运动进入大众健身并广泛普及,人们学习游泳技术的需求越发强烈。解决初学者在游泳学习中恐水心理和习得性无助心理,能有效提高游泳学习者学习效率,帮助教练员或者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1 习得性无助心理相关概念
  电刺激密闭笼子里的狗,它无法逃出笼子只能哀嚎号。多次刺激后即使打开隔板,狗放弃逃跑选择原地哀号。这个现象就是频繁体验挫折—产生无助消极心理。有学者认为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学习、情感、认知和行为上出现消极无助的特殊心理状态。是个体对自己在某一特定具体领域感到不具备该能力的信念。难以相信自己在今后相似情境中具有解决问题与克服困难的能力。会表现出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他们一般倾向于放弃,甚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在心理学的角度,这种特殊心理主要体现在成就动机低、消极定位、否定自己能力等方面。并且受到身边人负面的影响,认知思维僵化,并以消极的方式重复不变地对待问题。习得性无助感是失败经验所致,通过反复失败强化形成思维定式,并反馈到其他问题当中,形成抑郁、缺乏自信等表现。体育锻炼需要反复强化练习才能形成专项技术,如果在游泳学习和训练中反复出现挫败感,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从而不能很好掌握游泳这项技能。
  2 游泳教学中恐水心理的研究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数据发现:大部分初学者存在恐水心理;女生比男生更有可能出现恐水心理。恐水现象存在南北方地区差异。进行资料对比分析发现,恐水心理的具体表现为:1、注意力不集中;2、拒绝下水或者头入水;3、水下不敢睁眼睛;4、依赖浮板与背漂;5、不敢脱离安全范围;6、技术动作急促;7、急于寻找支撑;8、身体直立游进;9、水中不吐气。
  儿童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成人相对儿童有一定认知能力,在游泳教练提示后,能够憋气,水中睁眼等等。儿童则需要一定时间阶段的过渡。游泳初学者恐水心理成因是:1、外界环境的影响,呼吸方式、运动体位和水温环境的改变等;2、自身身体素质影响,身体素质差,参与体育活动少;3、自身心理素质影响,自卑胆怯心理、缺乏动力等;4、教师或教练教学方式影响。其中儿童学习动机出自兴趣和喜好,成人的学习动机往往是为了学习技术以及游泳带来的健身功效。应对不同的恐水初學者,应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3 体育教学中习得性无助心理表现及成因的研究现状
  习得无助性的具体表现为:1、成就动机较低,缺乏斗志;2、自我评价相对较低,缺乏自信心。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行为懒散,消极参与,害怕表现,过于被动,不敢尝试新动作。形成的原因分析:1、传统教育影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以成败论英雄。2、心理归因方式不当,将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能力不足,将成功归因于运气,以致自卑胆怯。3、缺乏事物认知,消极悲观。在体育学习中,受挫而一蹶不振,被天赋论误导,忽略努力。克服习得性无助心理需要获得成功体验,提高自身认知,改变归因方式,发掘自身优点,培养兴趣。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勇于不断尝试。
  4 游泳教学中恐水心理和体育教学中习得无助心理共性研究
  4.1 行为表现相似
  恐水心理和习得性无助心里在行为特征上相似。1、消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逃避放弃,注意力不集中。2、不敢做领头羊,不敢尝试新动作。
  4.2 在心理活动上具有相似表现
  恐水心理和习得性无助心理,心理活动上表现相似:1、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感觉自己不是练这项运动的料。2、更容易焦虑,容易紧张,做动作全身发抖,肌肉紧张。3、产生胆怯畏惧心理,难以坚持。
  4.3 外界环境影响因素相似
  恐水心理的产生与习得性无助心理的产生主要是:1、任务难度高,失败打击。2、教师或同学的嘲讽。恐水心理和习得性无助心理受外界导致,可以通过改变外界环境刺激,从而调整心理状态。
  4.4 自身造成因素相似
  恐水心理和习得性无助心理在运动的产生,往往与自身因素有很大关联。自身身体素质影响,参与运动少,运动能力差,学习体育运动技术缓慢,容易失败,导致畏惧该项运动。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心理。
  5 结论
  通过分析恐水心理和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共性特征,发现游泳学习中的恐水心理习得性无助心理有关联重叠。通过前移理论可以借鉴两者的改善方法,起到相互增益的效果。总结文章内容得出,可以通过改变外界环境以及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能够克服游泳学习中的恐水心理和运动过程中的习得性无助心理,同时需要教师或者教练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建设。教学过程中增加游戏教学引导和体能素质发展,反复练习技术动作并不能让学生快速提高,反而因为技能上挫败,更容易发生个性心理变化。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基于学分替代理念,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电商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文章就学分替代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实现路径、教学成效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学分替代的内
学前教育中的社会性别意识是保障学前儿童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乡村幼儿家长具有社会性别平等的意识,但仍然有小部分家长的社会性别意识还
要全面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所谓“全面健康才有全面小康”。而国民的体质健康与知识文化一样源于其儿童时期打好的基础。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就成了小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下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对小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求全面提升儿童一代的基础身体素质与体育认知。  随着时代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好的身体是
期刊
小学体育课程在完成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培养,在实地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富有学生个人特色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启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新时代的体育教学活动不应当只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最终目标,刚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维能力,
期刊
本文对年龄在12到13岁之间的肥胖初中生施行8周运动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这些学生的体重、体脂百分比、BMI以及其他指标的变化,分析8周运动干预在肥胖初中生中的减肥效果。  现阶段,防治青少年肥胖的方法分为很多种,包括饮食干预、心理干预、综合治疗等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具有相应的局限性。和这些方法相比,运动干预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超重与肥胖,安全系数高,而且效果理想,能够在促进初中生身体发育的同时增强他们的
期刊
实践证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比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思政课教师参与教学技能比赛,通过领悟技能比赛的内在要求,根据需要学习和掌握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联体模式下老年共病患者健康管理的需求,为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资源,提高老年共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量表(MCIRS-G)以及自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习者中心”教学可以概括为学习者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在“互联网+”的学习环境下自主开展的深度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中心”教学的
文章通过调度底层KVM虚拟化及SDN等相关技术将网络安全攻防技术与实训教学过程结合,并通过对教学和教务管理需求的深入分析,最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底层虚拟化的网络攻防实训环
体育课程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我国高校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深入,体育舞蹈课程已成为现阶段高校教学专业组成部分,如何在教改背景下提升体育舞蹈教学体质量并由此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每位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当下思考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将首先论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当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