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知识 十分想像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使人们认识到想像的力量,然而,具体到当前的早期教育,与知识技能这些显性的教育内容相比,孩子想像力的培养却明显地被国内家长忽视了,以至于有了这样一个鲜明对比:我国青少年虽然知识的系统性和计算技能在世界各国遥遥领先,创造性却只能排倒数第几!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这种现状是想像力的缺乏造成的。
  当然,上述现象描述的是一个群体的状态,听起来可能有点遥远,那么,具体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想像力意味着什么呢?
  推动孩子的探索过程 在孩子和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想像力可以为孩子的思维插上翅膀,让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和空间充满好奇和大胆设想,并由此产生探索的动力,而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孩子的知识得到了拓展,思维得到了锻炼。
  活化孩子的知识技能 一个想像力丰富的孩子善于将既有的知识和技能组合成多彩多姿的画面,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或者创造性地解决面对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尽管学富五车,却不过是一个存储知识的“四脚书橱”,难以取得巨大成绩,而另一些人虽然谈不上渊博,却总有独创见解的原因。
  奠定孩子创造的基础 任何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比如遣词造句、搭积木、做手工等都离不开想像力的参与,没有想像力,他们就无法在头脑中预先创设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注意力就无法聚焦,行动就无所适从。
  正是在想像力的参与下,孩子学会了如何去影响他所处的环境,建构了创造的自信。因此,作为推动孩子探索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工具,想像力的培养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始终重视对孩子想像力的培养。
  
  给孩子自主玩耍的时间
  一个不受外在条件约束的、自主玩耍的孩子,他的行为是受自己兴趣和想像力支配的,整个玩耍的过程是放任想像、体验创造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像力在漫无边际的随意玩耍中得到锻炼,而他们因想像力带来的成就感又将进一步强化他们运用想像进行创造。
  
  不让孩子过早学习抽象知识
  时下,很多妈妈基于对智力开发的重视,都早早地对孩子进行了读写算等抽象符号的教育,虽然只要传授的方法正确,孩子完全有能力接受这类知识,但这种做法却容易带来负面影响:孩子在掌握了这类抽象知识之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就会习惯于借助这些载体,对于生活中那些原生态的表象素材则可能视而不见,而后者正是想像力发展的基础。
  
  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
  想像力的发展是以丰富的记忆表象为基础的,因此帮助孩子积累这类素材十分重要。而表象的丰富程度又受制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出去参观游览,多陪孩子阅读一些图片丰富的绘本。在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表象将得到丰富,这正是想像的良好素材。
  
  鼓励孩子涂鸦
  涂鸦是锻炼孩子想像力非常好的工具,在涂鸦过程中,孩子可以放任想像的翅膀,让手中的线条信马由缰,既得到了创造美的快乐,又锻炼了想像力。利用涂鸦发展孩子的想像力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需要父母对孩子涂鸦的特点有基本了解,不以“像不像”来要求孩子,禁锢孩子的思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涂鸦中真正体验到放任想像的快乐。
  
  多和孩子做一些有助于开发想像力的游戏
  角色扮演、接续故事和“头脑风暴”之类的游戏对想像力的开发都大有裨益,多和孩子做这类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异想天开,活跃自己的想像力。
  两个注意事项
  ★生活在“童话世界”的孩子,具有天然的想像力,他们眼里的小动物会说话、月亮婆婆会讲故事、小石头可以变成美丽的仙女……因此,培养孩子的想像力,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护孩子现有的想像力,不因孩子的言行离奇而嘲讽甚至责怪。
  ★在某个阶段里,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因难以分清现实和想像而说谎的情况,对此家长要有所思想准备,比如,某天孩子可能告诉我们,她看到了带翅膀的恐龙,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很可能会认为孩子在说谎唬人,实际上这却是需要我们理解的想像行为。
其他文献
中国人对中药一直有着很深的信任感,在儿科用药中更是如此,因为中药以调理为主,副作用小,比较适合宝宝服用。毕竟许多中成药都是根据百年古方制成,它们能在时间长河里始终流传并深入人心,的确有其独特的魅力。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的广泛结合,医学研究有了更深远的发展,许多古为今用的药物也在临床试验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特别是一些家中常见常备的中成药,其实对某些儿科病症有着显著的疗效,而许多家长却并不懂得如何使用这块
快到关灯睡觉的时间了,儿子还是没有刷牙洗脸的意思。我心里暗暗着急,估摸着他是故意在拖。为了让他按时睡觉,我开始主动干预了。  提醒  我先是小心提醒儿子:“宝贝,该睡觉了,你是不是还有事情没做完呀?”儿子埋头玩他的托马斯火车,对我的提醒充耳不闻。我于是直接提醒:“宝贝,你刷牙洗脸了吗?”“没有呀!”这回倒是有了回应,但仍然没有要去刷牙洗脸的意思。  讲道理  提醒不管用,我跟儿子讲起了道理:“宝贝
没有人会怀疑父母对宝宝的爱,但在一些流行做法和错误观点的误导下,我们的一些行为或许正在伤害着宝宝。对照下面这些流行育儿做法,看看你犯了哪几条?    误区一:教宝宝背唐诗   案例:童童的爸爸妈妈从童童3岁起就开始教她背《唐诗三百首》,如今不到5岁的童童已经能熟练背诵200多首唐诗,爸爸妈妈深以为荣,每次来客人了,都不忘让童童背上几首炫耀炫耀。  ■分析:唐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遣词造句极其精练
佛曰: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如果依此计算的话,我与“孩子”的缘分,则不知道前世回眸过多少个500次。1998~2002年我主修了与“孩子”有关的学前教育专业,2003年开始在《孩子》杂志发表文章,2005年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2007年被聘为《孩子》杂志社的编辑。就这样,“孩子”唱响了我生活的主旋律,《孩子》搭建了我成长的大舞台。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收获了简单的快乐、
吃完巧克力之后,杰斯把糖纸从四楼的阳台扔了下去,看着漂亮的糖纸在空中飞舞的样子,他非常开心,咧着嘴哈哈大笑。听到杰斯的笑声,妈妈走了过来。“在玩什么呢,这么开心?”“妈妈,你看,糖纸在空中像一只彩色的蝴蝶,好玩极了。”“哦,这确实很好玩,它看起来就像一只真的蝴蝶。”妈妈看见后说,“不过,宝贝,从楼上往下扔东西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要知道,东西掉到楼下之后,就破坏了大家居住的环境,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随
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往家走,穿越街角的时候,发现一个8岁左右的男孩,蹲在街角,面前放着一筐鲜红的草莓。我停下来问男孩:“草莓怎么卖?”  “两块五一斤,叔叔您要多少?”男孩笑容可掬地回答。  “两斤,称吧。”  话刚落音,男孩就掏出袋子,把一颗颗草莓放了进去,边放还边数。  “27,28,29……总共是36颗,叔叔你回去称称吧,两斤准多。”  这时候我才发现,男孩并没有秤,只是论数估量。我想,一个这
新学期开始,又是一个新生入园的日子,平静的幼儿园顿时热闹起来。看着家长流连忘返,翘首以待的模样,看着孩子一个个都在哇哇大哭,泪水涟涟,我心中不禁暗叹:“新一轮战争又开始了。”  在入园之前,幼儿园已作了充分的准备: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卡通形象的绒毛娃娃、汽车、积木等玩具,同时还准备了一些孩子爱吃的小食品,作为哄孩子的“道具”。当然,几盒擦眼泪用的纸巾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说我们的准备非常充足,可是孩子却
误区一:  孩子需要吃红肉(牛羊肉)来预防贫血  孩子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出现铁缺乏。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1~2岁的孩子中,9%会出现铁缺乏。在3~5岁的孩子中,该比例降至3%,而6~11岁的孩子中,该比例为2%。  红肉含有易吸收的铁,因此,孩子适当地吃一些是有好处的。但是,除了红肉(牛羊肉),孩子也可以通过吃强化谷类食品如面包、干果(如葡萄干)、菠菜、蜂蜜、大豆、奶酪、
19世纪德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卡尔·威特,在幼儿时期反应相当迟钝,经过父亲的精心培养,才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可他父亲不但十分忌讳这个称号,还经常给儿子泼点凉水。  有一次,德国有一个叫H的督学官,准备考一考小威特究竟有多“神”。威特父亲事先告诉督学官:“不管考得有多好,决不要表扬我的儿子。”H先生是一位数学专家,出了不少数学难题让小威特做,不一会小威特就轻松地解完了这些题目,且答案完全正确。H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