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使人们认识到想像的力量,然而,具体到当前的早期教育,与知识技能这些显性的教育内容相比,孩子想像力的培养却明显地被国内家长忽视了,以至于有了这样一个鲜明对比:我国青少年虽然知识的系统性和计算技能在世界各国遥遥领先,创造性却只能排倒数第几!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这种现状是想像力的缺乏造成的。
当然,上述现象描述的是一个群体的状态,听起来可能有点遥远,那么,具体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想像力意味着什么呢?
推动孩子的探索过程 在孩子和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想像力可以为孩子的思维插上翅膀,让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和空间充满好奇和大胆设想,并由此产生探索的动力,而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孩子的知识得到了拓展,思维得到了锻炼。
活化孩子的知识技能 一个想像力丰富的孩子善于将既有的知识和技能组合成多彩多姿的画面,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或者创造性地解决面对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尽管学富五车,却不过是一个存储知识的“四脚书橱”,难以取得巨大成绩,而另一些人虽然谈不上渊博,却总有独创见解的原因。
奠定孩子创造的基础 任何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比如遣词造句、搭积木、做手工等都离不开想像力的参与,没有想像力,他们就无法在头脑中预先创设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注意力就无法聚焦,行动就无所适从。
正是在想像力的参与下,孩子学会了如何去影响他所处的环境,建构了创造的自信。因此,作为推动孩子探索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工具,想像力的培养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始终重视对孩子想像力的培养。
给孩子自主玩耍的时间
一个不受外在条件约束的、自主玩耍的孩子,他的行为是受自己兴趣和想像力支配的,整个玩耍的过程是放任想像、体验创造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像力在漫无边际的随意玩耍中得到锻炼,而他们因想像力带来的成就感又将进一步强化他们运用想像进行创造。
不让孩子过早学习抽象知识
时下,很多妈妈基于对智力开发的重视,都早早地对孩子进行了读写算等抽象符号的教育,虽然只要传授的方法正确,孩子完全有能力接受这类知识,但这种做法却容易带来负面影响:孩子在掌握了这类抽象知识之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就会习惯于借助这些载体,对于生活中那些原生态的表象素材则可能视而不见,而后者正是想像力发展的基础。
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
想像力的发展是以丰富的记忆表象为基础的,因此帮助孩子积累这类素材十分重要。而表象的丰富程度又受制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出去参观游览,多陪孩子阅读一些图片丰富的绘本。在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表象将得到丰富,这正是想像的良好素材。
鼓励孩子涂鸦
涂鸦是锻炼孩子想像力非常好的工具,在涂鸦过程中,孩子可以放任想像的翅膀,让手中的线条信马由缰,既得到了创造美的快乐,又锻炼了想像力。利用涂鸦发展孩子的想像力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需要父母对孩子涂鸦的特点有基本了解,不以“像不像”来要求孩子,禁锢孩子的思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涂鸦中真正体验到放任想像的快乐。
多和孩子做一些有助于开发想像力的游戏
角色扮演、接续故事和“头脑风暴”之类的游戏对想像力的开发都大有裨益,多和孩子做这类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异想天开,活跃自己的想像力。
两个注意事项
★生活在“童话世界”的孩子,具有天然的想像力,他们眼里的小动物会说话、月亮婆婆会讲故事、小石头可以变成美丽的仙女……因此,培养孩子的想像力,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护孩子现有的想像力,不因孩子的言行离奇而嘲讽甚至责怪。
★在某个阶段里,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因难以分清现实和想像而说谎的情况,对此家长要有所思想准备,比如,某天孩子可能告诉我们,她看到了带翅膀的恐龙,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很可能会认为孩子在说谎唬人,实际上这却是需要我们理解的想像行为。
当然,上述现象描述的是一个群体的状态,听起来可能有点遥远,那么,具体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想像力意味着什么呢?
推动孩子的探索过程 在孩子和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想像力可以为孩子的思维插上翅膀,让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和空间充满好奇和大胆设想,并由此产生探索的动力,而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孩子的知识得到了拓展,思维得到了锻炼。
活化孩子的知识技能 一个想像力丰富的孩子善于将既有的知识和技能组合成多彩多姿的画面,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或者创造性地解决面对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尽管学富五车,却不过是一个存储知识的“四脚书橱”,难以取得巨大成绩,而另一些人虽然谈不上渊博,却总有独创见解的原因。
奠定孩子创造的基础 任何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比如遣词造句、搭积木、做手工等都离不开想像力的参与,没有想像力,他们就无法在头脑中预先创设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注意力就无法聚焦,行动就无所适从。
正是在想像力的参与下,孩子学会了如何去影响他所处的环境,建构了创造的自信。因此,作为推动孩子探索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工具,想像力的培养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始终重视对孩子想像力的培养。
给孩子自主玩耍的时间
一个不受外在条件约束的、自主玩耍的孩子,他的行为是受自己兴趣和想像力支配的,整个玩耍的过程是放任想像、体验创造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像力在漫无边际的随意玩耍中得到锻炼,而他们因想像力带来的成就感又将进一步强化他们运用想像进行创造。
不让孩子过早学习抽象知识
时下,很多妈妈基于对智力开发的重视,都早早地对孩子进行了读写算等抽象符号的教育,虽然只要传授的方法正确,孩子完全有能力接受这类知识,但这种做法却容易带来负面影响:孩子在掌握了这类抽象知识之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就会习惯于借助这些载体,对于生活中那些原生态的表象素材则可能视而不见,而后者正是想像力发展的基础。
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
想像力的发展是以丰富的记忆表象为基础的,因此帮助孩子积累这类素材十分重要。而表象的丰富程度又受制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出去参观游览,多陪孩子阅读一些图片丰富的绘本。在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表象将得到丰富,这正是想像的良好素材。
鼓励孩子涂鸦
涂鸦是锻炼孩子想像力非常好的工具,在涂鸦过程中,孩子可以放任想像的翅膀,让手中的线条信马由缰,既得到了创造美的快乐,又锻炼了想像力。利用涂鸦发展孩子的想像力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需要父母对孩子涂鸦的特点有基本了解,不以“像不像”来要求孩子,禁锢孩子的思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涂鸦中真正体验到放任想像的快乐。
多和孩子做一些有助于开发想像力的游戏
角色扮演、接续故事和“头脑风暴”之类的游戏对想像力的开发都大有裨益,多和孩子做这类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异想天开,活跃自己的想像力。
两个注意事项
★生活在“童话世界”的孩子,具有天然的想像力,他们眼里的小动物会说话、月亮婆婆会讲故事、小石头可以变成美丽的仙女……因此,培养孩子的想像力,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护孩子现有的想像力,不因孩子的言行离奇而嘲讽甚至责怪。
★在某个阶段里,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因难以分清现实和想像而说谎的情况,对此家长要有所思想准备,比如,某天孩子可能告诉我们,她看到了带翅膀的恐龙,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很可能会认为孩子在说谎唬人,实际上这却是需要我们理解的想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