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沙盘游戏辅导的常规做法耗时长,见效慢,导致很多时候教师们不愿意在常规的学校辅导中使用它。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降低使用门槛,将沙盘工具化,按照一定的框架,结合案例的不同情况,综合运用自发性沙盘和指导性沙盘,使它在短程辅导的不同环节中发挥作用,实现沙盘与校园心理辅导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沙盘游戏的长处,使辅导得到进展。
〔关键词〕沙盘游戏;心理辅导;校园心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0-0062-05
一、沙盘游戏在学校使用的现状
(一)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已经促使沙盘大面积进入学校
近年来,国家政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2015年浙江省出台《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和运行规范》,2017年《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浙江省开始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校园心理咨询室的标准化建设,在推荐的建设标准中,沙盘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借着这股东风,沙盘作为标准化咨询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面积地进入校园。
(二)沙盘在学校的真实运用很少,很多时候还只是摆设
在对浙江省心理教师的调查中,回收45份问卷,其中只有一所学校没有沙盘,但是经常使用沙盘的只有22.7%,有36.3%的学校沙盘进入学校后基本不使用,只是静静地待在那里作为一个美丽的摆设。反馈的原因主要是:
1.缺乏专业培训,不敢使用。
2.传统沙盘治疗的方式与校园实际存在一定矛盾,疗效慢,耗时长,不愿使用。
学校花了很多的投入把沙盘带到了咨询室,但是我们的心理教师却不敢或是不愿在辅导中使用它,沙盘就这样成为一个摆设。那么是沙盘没用吗?显然不是。很多研究表明沙盘确是一个有效的辅导工具,关键是在学校中我们要如何去用。
传统的沙盘游戏用于心理辅导,往往是长程的,立足于人格的深层次改善,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投入很多的精力。而校园心理辅导更多是短程,强调效率,希望尽快协助來访者调整情绪,恢复社会功能,往往是短期焦点,认知取向为主。传统的沙盘疗法在校园里存在一些局限,我们亟待找出一个更好的方案让沙盘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升沙盘在校园中的使用实效。
二、在校园心理辅导中整合实施“沙盘”的尝试
我们要在学校辅导中更好地使用沙盘,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沙盘的长处,提高使用的效率,结合学校实际,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尝试。
尝试降低使用门槛,将沙盘工具化,不要求严格按照传统沙盘疗法的做法来进行个案辅导,在短程的辅导中(一般是短期焦点、认知行为取向)使用沙盘,在辅导的某个阶段有意识地引入沙盘,利用其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将学生想法具象化等特点,结合案例的不同情况,实现有效的整合,在短程辅导的不同环节中有目的地使用沙盘,使辅导得到进展。
(一)可行的沙盘整合辅导模式
在寻求理论依据以及分析实践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一个将沙盘整合于学校心理辅导的实施框架。简单表述为两方式适时引入,三阶段整合实施。
1.两方式适时引入
即明确在校园辅导中需要适时使用自发性沙盘、指导性沙盘两种操作方式:
自发性沙盘,即传统沙盘,辅导者提供一个受保护的空间,让来访者在其中自由地活动和摆放,呈现自己想要呈现的沙世界。咨询师予以陪伴、抱持、包容,通过恰当的提问予以引导。
指导性沙盘,即来访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完成沙盘摆放,而不是任由其发挥,如指定摆放主题。咨询师通过引导,把求助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正在处理的问题上,从而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效。
两种沙盘操作方式各有特点,自发性沙盘重在建立关系,了解情况;指导性沙盘则重在互动干预,促进成长。在辅导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适时引入。
2.三阶段整合实施
即总结校园辅导三个阶段沙盘的运用方式,将沙盘有机地结合到学校心理辅导中。
(1)辅导初期
一般指第一、二次辅导,其目标在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明确辅导目标。在该阶段,沙盘可以在三个层面运用。
用其趣味性吸引学生走进辅导室;
以沙盘为媒介引出问题;
通过沙盘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协助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该阶段的沙盘操作方式主要为自发性沙盘。
(2)辅导中期
建立关系后进入辅导工作的阶段,其目标在于进一步明晰问题并促进改变。在该阶段,沙盘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运用方式。
利用沙盘将学生内心的冲突具象化,开展自我的对话,实现整合;
利用沙盘具象化的特点,呈现学生来访者在乎或者纠结的关系;
利用沙盘呈现给来访者带来困扰的环境,从抽离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产生新的领悟;
在家庭治疗中利用沙盘直观呈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帮助家庭成员直接有效地进行沟通。
该阶段的沙盘操作方式主要为指导性沙盘。
(3)辅导末期
结束咨询,其目标在于总结来访者的收获,协助回归现实。在这个阶段,沙盘也可以发挥作用。
呈现对未来的愿景。可以是指导性沙盘也可以是自发性沙盘。
(二)运用沙盘整合实施的操作要点
1.辅导初期沙盘运用要点及个案举例
(1)利用其趣味性吸引学生走进辅导室
在校园使用沙盘,其中一种重要作用就是利用沙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相比较心理咨询室的其他设施而言,沙盘生动有趣,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游戏则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当我向学生们介绍过沙盘后,许多学生就会愿意以玩沙盘的名义到咨询室来逛逛。咨询室因此增加了人气,而适当的人气是学生了解咨询的开始,是校园咨询取得效果的源泉。 老师:看起来,这个和刚才的情形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样的,让我们仔细地来看看“他”,你可以转一圈,从各个角度来看看“他”,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一边看,一边流泪,在回忆和描述中想起了许多与爸爸的互动,依恋的情形在过往也出现过,对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辅导得以推进。
沙盘和沙具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具象化,能够把抽象的,内在的感受通过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勾连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明晰模糊的冲突与链接,从而有利于辅导的进一步推进。
(3)利用沙盘呈现给来访者带来困扰的环境,从抽离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产生新的领悟。
青少年来访者会遇到生活中的困境,但他们往往不能很清晰地理解困境是如何产生的,这个时候用沙盘搭建出给来访者带来困扰的环境,能够帮助他更好地认清情况,在关系中理解自己,产生改变的动力。
举例如下:
某七年级学生,男,学习不认真。他有一只眼睛有点问题,从小就有点自卑,现在成绩很不理想。小的时候家长没怎么管他,现在很着急。觉得孩子成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状态很不对,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每天惹事,家长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
摆放沙盘“我的教室”(图3),对照沙盘讨论,变换角度看待自己的处境。
老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沙盘,你能够描述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吗?
学生:语文老师在上课,她提出问题,我听到了,坐在那里就说出了我的想法,老师很生气,说我乱说话,让我站起来。
老师:嗯,我看到旁边你还摆了其他几位同学,他们可能是谁?当你被罚站的时候,你觉得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这个应该是小B,我罚站,他在偷笑。其实刚刚他也在说话,但是老师总是先找我的麻烦。
老师:嗯,那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吗?你挨骂,另外几个调皮的同学逃出了老师的视线。
学生:嗯,好像经常是这样。
老师:听起来,你好像是个“英雄”,把自己推到前面吸引老师的火力,然后救了其他也捣蛋的同学,让他们在一边偷笑;你怎么看待这个好表现的“英雄”,你喜欢他吗?
学生:这哪是什么英雄,就是个“替罪羊”、倒霉蛋。
老师:嗯,很不错的领悟,看来你也不喜欢这样的角色,愿意和老师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摆脱这个角色吗?
(4)在家庭治疗中利用团体沙盘的模式直观呈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帮助家庭成员直接有效地进行沟通。
沙盘游戏也可以成为家庭治疗的工具,要求家庭成员一起合作摆放以家园或者其他与治疗密切相关的主题。在此过程中观察他们的互动,引导他们以沙盘为媒介发现并讨论现阶段家庭成员相处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讨论不直接针对个人,将问题适度外化,有利于讨论的进行也能提升沟通的有效性。
3.辅导末期沙盘运用要点
呈现对未来的愿景。辅导末期也就是咨询结束阶段,这个时候需要回顾咨询过程,强调咨询要点,总结咨询成果,充分肯定求助者取得的进步,强化积极态度和行为,提出注意事项。这时让来访者摆放沙盤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可以是指导性沙盘也可以是自发性沙盘,我们可以通过沙盘来讨论他的变化和愿景。在讨论中咨询师采取相对被动的姿态,让来访者处于主动角色,运用咨询中学到的方法和经验,分析自己需要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
三、问题与讨论
(一)沙盘游戏整合模式的实施同样需要辅导老师具备使用沙盘的技能和素养
沙盘游戏的整合实施模式将沙盘与其他的心理辅导技巧相结合,不强调过多的分析,这大大降低了沙盘使用的门槛,也提升了沙盘游戏的适用范围。但是操作中的核心要素是不变的,同样需要辅导老师具备理解、包容以及足够的敏感、共情能力。这些也是传统沙盘治疗中基本的技能和素养。所以,要推进沙盘在中小学的使用,一定的专业培训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学校使用沙盘的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在查阅资料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沙盘尤其是团体沙盘在学校还有更多的使用可能性。如心理辅导活动课、社团活动、小团体辅导等。学校心理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更多的活动场景中使用沙盘,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绍兴,31203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关键词〕沙盘游戏;心理辅导;校园心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0-0062-05
一、沙盘游戏在学校使用的现状
(一)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已经促使沙盘大面积进入学校
近年来,国家政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2015年浙江省出台《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和运行规范》,2017年《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浙江省开始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校园心理咨询室的标准化建设,在推荐的建设标准中,沙盘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借着这股东风,沙盘作为标准化咨询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面积地进入校园。
(二)沙盘在学校的真实运用很少,很多时候还只是摆设
在对浙江省心理教师的调查中,回收45份问卷,其中只有一所学校没有沙盘,但是经常使用沙盘的只有22.7%,有36.3%的学校沙盘进入学校后基本不使用,只是静静地待在那里作为一个美丽的摆设。反馈的原因主要是:
1.缺乏专业培训,不敢使用。
2.传统沙盘治疗的方式与校园实际存在一定矛盾,疗效慢,耗时长,不愿使用。
学校花了很多的投入把沙盘带到了咨询室,但是我们的心理教师却不敢或是不愿在辅导中使用它,沙盘就这样成为一个摆设。那么是沙盘没用吗?显然不是。很多研究表明沙盘确是一个有效的辅导工具,关键是在学校中我们要如何去用。
传统的沙盘游戏用于心理辅导,往往是长程的,立足于人格的深层次改善,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投入很多的精力。而校园心理辅导更多是短程,强调效率,希望尽快协助來访者调整情绪,恢复社会功能,往往是短期焦点,认知取向为主。传统的沙盘疗法在校园里存在一些局限,我们亟待找出一个更好的方案让沙盘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升沙盘在校园中的使用实效。
二、在校园心理辅导中整合实施“沙盘”的尝试
我们要在学校辅导中更好地使用沙盘,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沙盘的长处,提高使用的效率,结合学校实际,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尝试。
尝试降低使用门槛,将沙盘工具化,不要求严格按照传统沙盘疗法的做法来进行个案辅导,在短程的辅导中(一般是短期焦点、认知行为取向)使用沙盘,在辅导的某个阶段有意识地引入沙盘,利用其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将学生想法具象化等特点,结合案例的不同情况,实现有效的整合,在短程辅导的不同环节中有目的地使用沙盘,使辅导得到进展。
(一)可行的沙盘整合辅导模式
在寻求理论依据以及分析实践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一个将沙盘整合于学校心理辅导的实施框架。简单表述为两方式适时引入,三阶段整合实施。
1.两方式适时引入
即明确在校园辅导中需要适时使用自发性沙盘、指导性沙盘两种操作方式:
自发性沙盘,即传统沙盘,辅导者提供一个受保护的空间,让来访者在其中自由地活动和摆放,呈现自己想要呈现的沙世界。咨询师予以陪伴、抱持、包容,通过恰当的提问予以引导。
指导性沙盘,即来访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完成沙盘摆放,而不是任由其发挥,如指定摆放主题。咨询师通过引导,把求助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正在处理的问题上,从而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效。
两种沙盘操作方式各有特点,自发性沙盘重在建立关系,了解情况;指导性沙盘则重在互动干预,促进成长。在辅导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适时引入。
2.三阶段整合实施
即总结校园辅导三个阶段沙盘的运用方式,将沙盘有机地结合到学校心理辅导中。
(1)辅导初期
一般指第一、二次辅导,其目标在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明确辅导目标。在该阶段,沙盘可以在三个层面运用。
用其趣味性吸引学生走进辅导室;
以沙盘为媒介引出问题;
通过沙盘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协助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该阶段的沙盘操作方式主要为自发性沙盘。
(2)辅导中期
建立关系后进入辅导工作的阶段,其目标在于进一步明晰问题并促进改变。在该阶段,沙盘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运用方式。
利用沙盘将学生内心的冲突具象化,开展自我的对话,实现整合;
利用沙盘具象化的特点,呈现学生来访者在乎或者纠结的关系;
利用沙盘呈现给来访者带来困扰的环境,从抽离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产生新的领悟;
在家庭治疗中利用沙盘直观呈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帮助家庭成员直接有效地进行沟通。
该阶段的沙盘操作方式主要为指导性沙盘。
(3)辅导末期
结束咨询,其目标在于总结来访者的收获,协助回归现实。在这个阶段,沙盘也可以发挥作用。
呈现对未来的愿景。可以是指导性沙盘也可以是自发性沙盘。
(二)运用沙盘整合实施的操作要点
1.辅导初期沙盘运用要点及个案举例
(1)利用其趣味性吸引学生走进辅导室
在校园使用沙盘,其中一种重要作用就是利用沙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相比较心理咨询室的其他设施而言,沙盘生动有趣,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游戏则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当我向学生们介绍过沙盘后,许多学生就会愿意以玩沙盘的名义到咨询室来逛逛。咨询室因此增加了人气,而适当的人气是学生了解咨询的开始,是校园咨询取得效果的源泉。 老师:看起来,这个和刚才的情形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样的,让我们仔细地来看看“他”,你可以转一圈,从各个角度来看看“他”,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一边看,一边流泪,在回忆和描述中想起了许多与爸爸的互动,依恋的情形在过往也出现过,对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辅导得以推进。
沙盘和沙具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具象化,能够把抽象的,内在的感受通过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勾连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明晰模糊的冲突与链接,从而有利于辅导的进一步推进。
(3)利用沙盘呈现给来访者带来困扰的环境,从抽离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产生新的领悟。
青少年来访者会遇到生活中的困境,但他们往往不能很清晰地理解困境是如何产生的,这个时候用沙盘搭建出给来访者带来困扰的环境,能够帮助他更好地认清情况,在关系中理解自己,产生改变的动力。
举例如下:
某七年级学生,男,学习不认真。他有一只眼睛有点问题,从小就有点自卑,现在成绩很不理想。小的时候家长没怎么管他,现在很着急。觉得孩子成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状态很不对,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每天惹事,家长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
摆放沙盘“我的教室”(图3),对照沙盘讨论,变换角度看待自己的处境。
老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沙盘,你能够描述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吗?
学生:语文老师在上课,她提出问题,我听到了,坐在那里就说出了我的想法,老师很生气,说我乱说话,让我站起来。
老师:嗯,我看到旁边你还摆了其他几位同学,他们可能是谁?当你被罚站的时候,你觉得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这个应该是小B,我罚站,他在偷笑。其实刚刚他也在说话,但是老师总是先找我的麻烦。
老师:嗯,那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吗?你挨骂,另外几个调皮的同学逃出了老师的视线。
学生:嗯,好像经常是这样。
老师:听起来,你好像是个“英雄”,把自己推到前面吸引老师的火力,然后救了其他也捣蛋的同学,让他们在一边偷笑;你怎么看待这个好表现的“英雄”,你喜欢他吗?
学生:这哪是什么英雄,就是个“替罪羊”、倒霉蛋。
老师:嗯,很不错的领悟,看来你也不喜欢这样的角色,愿意和老师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摆脱这个角色吗?
(4)在家庭治疗中利用团体沙盘的模式直观呈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帮助家庭成员直接有效地进行沟通。
沙盘游戏也可以成为家庭治疗的工具,要求家庭成员一起合作摆放以家园或者其他与治疗密切相关的主题。在此过程中观察他们的互动,引导他们以沙盘为媒介发现并讨论现阶段家庭成员相处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讨论不直接针对个人,将问题适度外化,有利于讨论的进行也能提升沟通的有效性。
3.辅导末期沙盘运用要点
呈现对未来的愿景。辅导末期也就是咨询结束阶段,这个时候需要回顾咨询过程,强调咨询要点,总结咨询成果,充分肯定求助者取得的进步,强化积极态度和行为,提出注意事项。这时让来访者摆放沙盤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可以是指导性沙盘也可以是自发性沙盘,我们可以通过沙盘来讨论他的变化和愿景。在讨论中咨询师采取相对被动的姿态,让来访者处于主动角色,运用咨询中学到的方法和经验,分析自己需要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
三、问题与讨论
(一)沙盘游戏整合模式的实施同样需要辅导老师具备使用沙盘的技能和素养
沙盘游戏的整合实施模式将沙盘与其他的心理辅导技巧相结合,不强调过多的分析,这大大降低了沙盘使用的门槛,也提升了沙盘游戏的适用范围。但是操作中的核心要素是不变的,同样需要辅导老师具备理解、包容以及足够的敏感、共情能力。这些也是传统沙盘治疗中基本的技能和素养。所以,要推进沙盘在中小学的使用,一定的专业培训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学校使用沙盘的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在查阅资料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沙盘尤其是团体沙盘在学校还有更多的使用可能性。如心理辅导活动课、社团活动、小团体辅导等。学校心理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更多的活动场景中使用沙盘,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绍兴,31203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