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的开发与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研究成为了一大热门,也成为了不少学校教育特色研究的不二选择。在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的研究与实践中,我校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引领,将学生需求作为衡量指标,对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的内涵意蕴、开发路径和实践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期实现乡土文化教育价值开发与学生发展的“主动对接”。
  关键词:梅文化;教育价值;开发与实践;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9-005-2
  “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的实践性研究”是由我校承担的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课题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和苏州市教育局“一校一品”特色建设为背景,以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充分而多样的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香雪海梅文化”为研究内容,对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的内涵意蕴、开发路径和实践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的内涵意蕴
  1.塑造学生行为品格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坚忍不拔、百折不撓、奋勇争先、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人们借物咏志的精神载体。香雪海梅文化是家乡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总和,其中象征梅花品格的优秀传统文化、人物故事、伦理道德甚至乡规民约,对塑造学生行为品格都具有核心价值追求和精神引领作用,是学校一笔丰厚生动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展以梅花精神为主题的校本德育活动,能够让小学生具体可感和喜闻乐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涵育学生诗文素养
  古往今来,梅花还是许多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题材。千百年来,以香雪海梅花为题材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一直留存至今,成为不可多得的诗文教育素材。比如历代名人雅士在香雪海赏梅时留下的大量诗、词、文、赋以及趣闻轶事,是学生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极好教材。香雪海梅文化诗文素材的本土性、鲜活性和可感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培育诵读兴趣,养成悦读习惯,积淀诗文素养。同时,在踏青赏梅、梅花诗会和远足采风等丰富多彩的诗文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习作写话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发展学生研学能力
  香雪海梅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地域环境,来源于劳动人民以及先祖世世代代的生活实践,是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故乡本土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样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其文化内容表现了人与故乡本土的一种主客观依赖关系,因而具有地域性、具体性、多样性、质朴性等特点。香雪海梅文化由于历史的绵延不断而生生不息,渗透并融合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田野课堂”,为学生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和真实的情景,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亲身体验,更好地积累经验,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发展。
  4.培养学生才艺素质
  乡土文化蕴含着劳动人民长期积淀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乡土美,民俗美的元素与风格,对长期生活于此,成长于此的青少年一代,无时无刻不起到熏陶与感染作用。香雪海梅文化包含了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和独特的美学意义,对培养学生才艺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融合自然历史与人文特色的香雪海文物古迹、大量的名人书画作品、具有现代艺术特质的摄影创作以及姿态优美的梅花盆景等等,都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鲜活素材。学生耳濡目染、浸润其中,从小就受到了高雅艺术的熏陶,艺术视野得到了开阔,艺术兴趣和创作灵感得到了激发,才艺素质得到了培养。
  二、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的开发路径
  1.开设“梅花论坛”——开展师资培训
  教师是学生内化实践和主动创造的引领者,学校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开发与实践中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在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学校开设了“梅花论坛”,结合每年香雪海梅花盛开的季节,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育科研活动,先后围绕“教学中的品格与创新“、“新课题·好实践”、“问题与对策”以及“新实践·好经验”等展开主题征文和交流研讨活动。连续四届活动的开展,共收到应征稿件192篇,评委们从中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研究论文。通过校园网络博客平台、《邓尉教育》校刊开辟专栏和校本培训活动等形式,学校先后组织了35篇优秀文章对香雪海梅文化教育进行了专题研讨与学术交流,从而有效提升教师实践香雪海梅文化教育的科研意识和操作能力。
  2.创建“品牌活动”——丰富学生体验
  所谓“品牌活动”,是指课题活动的组织策划、操作流程、实施过程、评价方式等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这些规范使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延续性和系统性,从而提升学校教育活动的内涵和品质。课题组在深入分析了香雪海梅文化的特质和学校教育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创建与完善了以下几项“品牌活动”:①“梅花奖章——争章升级”活动,设立“梅花奖章”评选制度,开展“每日一评、每月再评,年度总评”的争章升级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感悟梅花品格、梅花气节和梅花精神,将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与“香雪海梅文化”有机结合,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②“梅花诗会”主题活动,在每年“香雪海梅花节”期间,指导学生通过诵读香雪海梅花经典诗文,开展文学欣赏、习作写话、笔会交流、诗歌朗诵等;③“生态梅花——研究行动”,在深入推行“香雪海梅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基础上,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开辟种植基地和专用教室,让学生通过亲手种植、栽培管理,开展以“生态梅花”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3.举办“特色社团”——满足学生兴趣   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开发与实践,必须坚持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置于核心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才能最终实现学生在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和发展自我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为此,学校将香雪海梅文化资源特色与学生兴趣培养有机结合,举办了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如“梅花小记者”社团、“香雪海小导游”社团、“梅花艺苑”社团、“梅花少年军校”等,采用“走班制”和“菜单式”等形式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同时加强与镇旅游公司、校外专家以及驻地部队等校外资源的合作,通过授课培训、实地演练和技能比赛等,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
  三、香雪海梅文化教育價值的实践策略
  1.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新课改以来,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许多研究往往主要指向了校本教材开发等形式上,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然而,在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的研究与实践中,学校始终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引领,将学生需求作为衡量指标,实现乡土文化教育价值开发与学生发展的“主动对接”,最终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服务。我们从课题提出的“行为品格、诗文素养、研学能力和才艺素养”四个方面,围绕认知、兴趣和能力三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取样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现,经过近四年的研究与实践,香雪海梅文化教育价值指向的四个目标上,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能力三个维度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取得了课题所预期的成效。
  2.着眼教师课程意识提升
  未来的教育,已经不再只是“抱着书本进课堂”,而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周围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课程完全可以自主开发,课堂完全可以自由掌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当着眼于教师课程意识的转变和提升,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更新和专业水平的改进,鼓励教师自主开发设计香雪海梅文化主题的优质特色课程,在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等方面逐步积累丰富的经验。比如“梅花小记者社团”、“三话香雪海情景剧”、“神奇的梅浆桂花——研究性学习”等校本课程和特色项目,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得到了有效强化,课题组被授予“吴中区优秀教师群体”荣誉称号。
  3.完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随着课题的深入实施,学校香雪海梅文化“品牌活动”和“特色社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梅花奖章——学生日常行为评比”活动列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校本课程研究项目;以“生态梅花”为主题的“神奇的梅浆桂花”、“品读病梅”以及“创意梅花茶”等四个研究性学习项目连续获得苏州市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一等奖;“梅花诗文诵读”情景局获苏州市第五届“三话”比赛小学组三等奖;“香雪海小记者”、“香雪海小导游”更是成为了学校特色教育的一个亮点。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吴中区教育局“专家助推课程改革”的工作部署,成功制订了《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课程改革规划方案(草案)》,重点突出了“香雪海梅文化”教育特色,形成了以德育、诗文、研学、才艺和军体五个方面的乡土文化特色教育活动,努力实现了由“课题”向“课程”成功的跃迁,有力推进了学校香雪海梅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Meige综合征及面部皮肤除皱的疗效,探讨降低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及BTXA皮肤除皱的作用。方法 对99例患者应用BTXA局部多点注射。结果 治疗眼睑痉挛型、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及眼睑痉挛并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的显效率分别为98.4%、90.9%和95.8%.疗效持续时间分别为(16.9±8.4)周、(12.6±5.4)周和(13.5&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