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本连锁便利店在“大店法”束缚背景下发展起来,近年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进行流程再造,满足了日本人多样化的需求,使其成为解决日本B to C电子商务物流瓶颈的功臣。文章从网络通信基础环境、政府推动和对传统商业流程进行网络优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电子商务;连锁便利店;启示
中图分类号 F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36-01
日本电子商务起步较欧美晚,但发展异常迅速。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下,日本网络普及率较高,电子商务规模呈几何式扩大趋势,B to B和B to C电子商务均实现高速增长。2010年,日本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1876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商务市场[1]。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和应用程度日趋深入,日本各行业电子商务化比率逐步提高,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和应用领域也呈现出多重发展态势。本文仅就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的应用与特点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分析
从发展背景上来看“大店法”的束缚形成了当前日本有特色的连锁便利店B to C电子商务模式。1973年颁布的“大店法”规定1500平米以上的零售业商店为大型店铺,在开设前需经当地零售业者的同意,以此来限制大型零售业企业的扩张进而保护传统商业,维持就业。因此,在“大店法”限制下的连锁便利店通常营业面积在百平米左右,陈列有多品种、小批量商品,基本上是24小时营业,分布遍及日本全国。这是日本没有象美国B to C那样建立庞大的零售配送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连锁便利店的迅速发展也和能够满足日本人多样化的需求有关。在日本,大量加班的职员和勤工俭学的学生们下班总是在超市打烊之后,以及越来越多单身生活的人也是很晚才休息。上班族、学生和单身在消费倾向上追求方便而不太计较价格,是购买力较强的阶层,这样连锁便利店就有很大的发展和利润空间,因此得以迅速扩张。目前日本的连锁便利店已超过5万家,而且仍以每年1000家店以上的速度增长着,并形成三大连锁便利超商,seven-eleven、Family mart和LAWSON。
在运营模式方面,日本连锁便利店改变了原有的分销渠道,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进行了流程再造。以seven-eleven为例,拥有8000多家连锁店的seven-eleven改革了原有的分销渠道,改变了传统以厂家为主导的批发体制,创建了以自身零售为主导的批发制度,即在特定的企业设立批发窗口,通过统一设立的配送中心以集约的方式向各连锁店门店配送不同厂家的产品。同时,seven-eleven与许多机构合作经营在线便利店,把店铺销售和网上销售紧密结合起来。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如图1,其应用电子商务直接改进了信息流。对内利用网络密切联系供应商、配送中心、员工和银行以及遍及日本全国的成千上万家连锁门店。对外,顾客可从网站上选购商品,并可以任选一家连锁门店提取所购商品和付款。其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的运营流程为:消费者到网站上选择商品并订货,订货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配送中心,通过信息处理后,生产企业将商品出货至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再将商品送至消费者指定的门店,然后通知消费者付款取货。
在物流配送方面,连锁便利店和配送中心已成为解决日本B to C电子商务物流瓶颈的功臣。连锁便利店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临近居民区,而且门店数目众多,可以缩短取送货时间;同时,连锁便利店一般全天候营业,它可以为网上顾客提供7*24 小时服务,在一天中任何时候为消费者送货。一方面,网上消费者可十分便利且省时地完成网上购物活动;另一方面,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B to C中送货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
2 对我国的启示
对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网络通信基础环境的良好建设。在日本,宽带服务的高速、低价特性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而且无线上网是其网络业的一大特色。日本移动电话(包括汽车电话、移动电话和建议移动电话PHS)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联入因特网终端的不仅仅是PC机,还有大量形式多样的移动无线通讯设备,扩大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日本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人口比重7成,用电脑或主要用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合计超过80%以上,有使用手机上网经历的比例为61.7%。良好的网络通信基础环境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其次,政府推动对于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重要。日本政府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适宜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日本政府于2000年出台了《数字化日本之发端行动纲领》,对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平台及电子商务等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问题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2003年3月成立了“政府IT战略指挥部”,研究并积极推行“E-JAPAN计划” ;同时政府加强电子商务预算,扶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积极同私人机构合作,并颁布了日本的《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法》对电子签名电子签名及其认证系统进行规范。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日本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最后,对传统商业流程进行网络优化是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取得成功的关键。日本连锁便利店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注重电子商务与现有条件的结合,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销售和物流配送体系,使传统供应环节与互联网相配合,虚拟和现实相联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在B to C方面创出了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励梦郁.日本电子商务概述[N].慈溪日报,2012,12,12.
[2]日本经济产业省.2011年日本经济信息社会基础建设(电子商务市场调查)[J].2012,3.
[3]日本网络本部长常务董事石川国雄在2003年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演讲词.通信产业报[N].2003,11,13.
作者简介
赵凌冰(1974—),女,吉林长春人,现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工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关键词 日本;电子商务;连锁便利店;启示
中图分类号 F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36-01
日本电子商务起步较欧美晚,但发展异常迅速。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下,日本网络普及率较高,电子商务规模呈几何式扩大趋势,B to B和B to C电子商务均实现高速增长。2010年,日本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1876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商务市场[1]。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和应用程度日趋深入,日本各行业电子商务化比率逐步提高,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和应用领域也呈现出多重发展态势。本文仅就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的应用与特点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分析
从发展背景上来看“大店法”的束缚形成了当前日本有特色的连锁便利店B to C电子商务模式。1973年颁布的“大店法”规定1500平米以上的零售业商店为大型店铺,在开设前需经当地零售业者的同意,以此来限制大型零售业企业的扩张进而保护传统商业,维持就业。因此,在“大店法”限制下的连锁便利店通常营业面积在百平米左右,陈列有多品种、小批量商品,基本上是24小时营业,分布遍及日本全国。这是日本没有象美国B to C那样建立庞大的零售配送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连锁便利店的迅速发展也和能够满足日本人多样化的需求有关。在日本,大量加班的职员和勤工俭学的学生们下班总是在超市打烊之后,以及越来越多单身生活的人也是很晚才休息。上班族、学生和单身在消费倾向上追求方便而不太计较价格,是购买力较强的阶层,这样连锁便利店就有很大的发展和利润空间,因此得以迅速扩张。目前日本的连锁便利店已超过5万家,而且仍以每年1000家店以上的速度增长着,并形成三大连锁便利超商,seven-eleven、Family mart和LAWSON。
在运营模式方面,日本连锁便利店改变了原有的分销渠道,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进行了流程再造。以seven-eleven为例,拥有8000多家连锁店的seven-eleven改革了原有的分销渠道,改变了传统以厂家为主导的批发体制,创建了以自身零售为主导的批发制度,即在特定的企业设立批发窗口,通过统一设立的配送中心以集约的方式向各连锁店门店配送不同厂家的产品。同时,seven-eleven与许多机构合作经营在线便利店,把店铺销售和网上销售紧密结合起来。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如图1,其应用电子商务直接改进了信息流。对内利用网络密切联系供应商、配送中心、员工和银行以及遍及日本全国的成千上万家连锁门店。对外,顾客可从网站上选购商品,并可以任选一家连锁门店提取所购商品和付款。其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的运营流程为:消费者到网站上选择商品并订货,订货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配送中心,通过信息处理后,生产企业将商品出货至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再将商品送至消费者指定的门店,然后通知消费者付款取货。
在物流配送方面,连锁便利店和配送中心已成为解决日本B to C电子商务物流瓶颈的功臣。连锁便利店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临近居民区,而且门店数目众多,可以缩短取送货时间;同时,连锁便利店一般全天候营业,它可以为网上顾客提供7*24 小时服务,在一天中任何时候为消费者送货。一方面,网上消费者可十分便利且省时地完成网上购物活动;另一方面,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B to C中送货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
2 对我国的启示
对日本连锁便利店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网络通信基础环境的良好建设。在日本,宽带服务的高速、低价特性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而且无线上网是其网络业的一大特色。日本移动电话(包括汽车电话、移动电话和建议移动电话PHS)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联入因特网终端的不仅仅是PC机,还有大量形式多样的移动无线通讯设备,扩大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日本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人口比重7成,用电脑或主要用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合计超过80%以上,有使用手机上网经历的比例为61.7%。良好的网络通信基础环境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其次,政府推动对于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重要。日本政府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适宜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日本政府于2000年出台了《数字化日本之发端行动纲领》,对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平台及电子商务等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问题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2003年3月成立了“政府IT战略指挥部”,研究并积极推行“E-JAPAN计划” ;同时政府加强电子商务预算,扶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积极同私人机构合作,并颁布了日本的《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法》对电子签名电子签名及其认证系统进行规范。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日本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最后,对传统商业流程进行网络优化是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取得成功的关键。日本连锁便利店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注重电子商务与现有条件的结合,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销售和物流配送体系,使传统供应环节与互联网相配合,虚拟和现实相联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在B to C方面创出了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励梦郁.日本电子商务概述[N].慈溪日报,2012,12,12.
[2]日本经济产业省.2011年日本经济信息社会基础建设(电子商务市场调查)[J].2012,3.
[3]日本网络本部长常务董事石川国雄在2003年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演讲词.通信产业报[N].2003,11,13.
作者简介
赵凌冰(1974—),女,吉林长春人,现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工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