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习惯影响的探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师生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多年来,广大教师对此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拉动课堂多向互动关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激活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教与学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体育锻炼习惯作为行为习惯的一种,它是人在长期的、主动地参加锻炼体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愉悦情感的、自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稳定的行为定势(趋势)和模式。分析体育锻炼习惯的特点,在其形成过程中,势必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出发,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以求摸索出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的有效手段。
  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从调查中看出学生愿意与自己的小伙伴进行学练交流,他们认为上体育课时有必要与伙伴合作。学生有这种愿望和需求。因此在小组合作中,正因为满足了学生与伙伴合作和交往的需求,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中的内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动机产生影响,促成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小团体,提高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促进课外锻炼习惯的养成
  “人的活动一般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的表现,甚至体育锻炼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必然会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个人成绩反馈、小组目标的达成、竞赛因素构成了激发学生外部动机的因素;而学生的责任感、好胜心等心理的多种因素逐渐转化成学生的内部动机。两者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产生影响。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有所增加,而有35%的学生参与锻炼是受小伙伴的影响,促成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小团体,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课外锻炼习惯的养成。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科学锻炼、自我锻炼的能力,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奠定了基础
  1.学生是学练的主体,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练的过程中,学生一人练习,多人帮助、评价,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小组形式的学练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评价、相互交流体会,为小组成员共同提高承担各自的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教师只是一名从侧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的课堂参与者,创造出了一种浓厚的学练氛围,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进行有效学练。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作为一名引导、指导和辅导者参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2.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提高科学锻炼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经过相互交流、讨论、质疑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以思维带动实践,用实践启发思维。通过运动实践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实践钻研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学练法的引导,使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这种不断改进、不断解决问题的练习方式,为今后制定和改进体育锻炼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小组合作中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提高
  以小团体形式组织的体育教学可以揭示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反映人际交流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同伴在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人的心理和人格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生生互动的频度与强度与学生未来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成长。”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可以使学生直接地学习从成人那里得不到的一些信息。在相互交往中逐渐熟悉各种角色,逐渐培养起沟通、理解和合作的技巧。作为未来的社会成员,学生必须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小组成员面前,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消除惧怕与别人交往的心理,从而得到语言、思维以及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中的内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动机产生影响,促成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小团体,提高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促进课外锻炼习惯的养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科学锻炼、自我锻炼的能力,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奠定了基础。
  小组合作中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2.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面较小,还要在更大的范围进行实验。
  在研究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身体机能的测控。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之前,要使学生熟悉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江苏】
其他文献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但是数学教学生活化并不是数学与生活的简单结合,也不是数学向生活的简单回归,而是数学和生活的深层次利用与整合,从这个角度分析,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本文主要針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分析和阐述。  小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运用到数学,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的实行,数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关键内容,但是
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并在学习中愉悦身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闽南童玩趣味游戏是一种体育活动,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陪伴我们的父辈走过了快乐的童年。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能快乐生活,我们把闽南童玩游戏引进体育课堂,让学生们在健体的同时享受童真、童趣。  流传在闽南一带民间儿童玩耍的游戏我们简称闽南童玩。它包括很多项目:打陀螺、跳橡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低段向高段过渡的年级,由于写作次数的增加,写作时间的限定,写作要求的提高,学生写作困难较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根据调查,儿童天生喜欢听故事,童话故事、探险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如果,起步作文,能让学生写写故事,能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树立足够的信心,使学生在中年级能快速起步,正确起步,在故事的世界里快快乐乐地习作。  一、观察生活,想象故事  对于现代儿童来说,玩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