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市场机制与道德--亚当 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分析

来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w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密是西方最早对经济活动与道德伦理的内在关联作过深入思考的思想家。他从道义上肯定人的自利心的正当性,同时又认为必须从道德上法律上加以约束,通过“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从而可以实现利己与利他、富国与富民相统一的经济伦理思想,不但有益于我们对他的经济理论的深化理解,而且对于推动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也是一种很好的借鉴与启迪。 Smith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thinkers in the West who thought deeply about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s between economic activity and morality. He morally affirmed the legitimacy of human self-interest while at the same time believing that it must be legally morally bound by the regulation of “invisible hand” so as to realize the economy of self-interest and altruism, the rich and the rich Ethical thinking not only benefits our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his economic theory, but also serves as a good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promoting moral construction in line with our market economy.
其他文献
阿拉伯哲学具有理性主义的哲学方法论特征,因为它已经具有了其基本要素:理性主义的内在精神、形式结构和基本原理。但是,在12-13世纪以后,特别是以苏菲派为代表的宗教哲学思
中国文化是一种"均平"文化,自古以来,无论是圣贤先哲,还是封建帝王,甚至是农民领袖,无不提倡均平、实施均平、追求均平,因此"均平"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范畴,
本文利用软科学的调研分析方法,对目前人基因治疗相关的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制定出8条伦理原则及其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伦理原则进行了初步评价及重要性探讨,为我国人基
在《庄子》内篇中,实际上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情”。联系庄子的时代背景,追随庄子的哲思理路,可以澄清种种对庄子之“情”理解的偏见,对庄子之“情”作出全面而合理的阐释。
自许慎"六书"说产生以来,诸多专家学者对汉字"四书"说一致认同,而对"转注、假借"究竟是造字法还是用字法分歧颇大,本文从汉字的形音义的角度论证了"假借"亦为造字法.
故事真正进入组织研究者的视野是近来的事。本文对组织故事、故事述说研究的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作了介绍,其中伯杰(D avidBoje)和鲍希(M ary Boyce)两位学者的研究个案被引介。
道德观念的冲突,是大学生陷入心理困扰的深层次原因.道德缺失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不和谐音符,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就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我国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日益开放.人们对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的行为越来越宽
老子基于其对人欲及掌权者之有为(妄作)偏好的认识,发现治国平天下不应"上仁"、"上义"、"上礼",而应"惟道是从".道的运行是无为的.道无为地作用于物时,道具有非自私性、非压
在逻辑学中一般认为全称肯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本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一点异议,并说明肯定判断的谓项可以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