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提问是保证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对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水平的提高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学科;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对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大纲要求的掌握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其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来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更好的构建起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正确的回答问题来树立起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所以说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都以自己作为教学中心,很少对学生进行提问,即使部分教师提出问题,其问题的有效性也非常之低,很难达将提问的基本作用表现出来,为了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刻不容缓。
  一、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巧妙的设计问题
  在任何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仅决定了他们能够听懂多少,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在对语文教学提问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掌握好提问的一个度。问题太难学生难以理解或是解答不出来,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更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问题过于简单,则起不到对学生思维的抛砖引玉作用。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什么阶段,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进行问题的巧妙设计。在提问的过程中,绝不可以让提问的语言变得过于复杂和琐碎,否则很有可能会使学生混淆问题的重点,因此提问的语言也必须要简练、易懂,具有一定的引导力。
  笔者在进行《故乡》这一课的内容讲解时,就在学生预习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故乡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引导学生边思考边阅读,让学生通过故乡乡亲的变化、故乡面貌的变化等细节一点一点的探索,探索出杨二嫂和闰土的变化,然后再让学生对杨二嫂和闰土前后的变化进行深入的比较,并且找出变化的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最终将全文的主题引出。通过有效的教学提问,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二、以提高学习水平为目的,增强问题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提问都比较看中,所以他们在进行授课时都会进行大量的课堂提问,然而课堂提问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这令初中语文教师都感到十分困惑。笔者通过对自己以及身边同事工作经验的分析发现,之所以会出现不进反退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提问过于随便和简单而导致的。其主要表现可以有两种:(1)“是不是?”、“对不对?”形式的问题过多,提问的毫无意义;(2)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很多问题学生只需要通过阅读就能够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在语文教育工作中是非常常见的,但其问题的设置毫无意义可言,想要保证课堂提问的效率,提高其对于学生思维等各个方面的锻炼,就必须要使课堂提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保证问题的针对性,保证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紧紧地围绕文章的内容及思想。在此基础上,问题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保证所提出问题必须要具有一定意义,例如能够锻炼学生的哪方面技能,让他们从中收获哪方面知识等等。例如在进行《石榴》这篇文章的教学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这句话,筆者就设计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
  问题一:“作者写喜爱夏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问题二:“由文章我们能够看出作者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问题三:“作者虽然表面上写的是石榴的口味,但是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够使学生从作品的描写当中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而将其学以致用。
  三、以拓宽学生思维为策略,强调问题多元化
  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问题的类型、目的来对问题的形式进行改变,以便更好的达到预计的提问效果。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提问之所以实效性差,与教师提问的方式单一、死板有着直接联系的,因此,想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就必须要使问题形式变得多元化。经过实际教学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以学生的生活实例为基础进行提问,或是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来进行提问,都是非常不错的课堂提问形式。教师通过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的掌握,来将两者进行比较沟通,进而将问题提出,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那么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会有所提升。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来进行提问,能够将学生的思路以及注意力充分的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问题的指向性更加的清晰和明确,在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能够使课堂提问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结论:
  终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育活动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至关重要。提问是教学工作中的一种艺术,语文学科的提问更是如此。为此,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掌握,来巧妙地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的、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道兵.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现状及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6:182.
  [2]胡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111-112.
  [3]周翠平.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的研究[J].课外语文(初中),2013,02:39.
其他文献
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运动最古老的项目,有“运动之母”的美称。但由于小学田径课的教学内容单调、枯燥、艰苦,教学方法的传统、守旧,好多学生非常虽然喜欢田径运动,却对田径课的学习积极性很低,甚至没有兴趣,时间长了,不但严重的影响了小学田径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教师在田径课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田径课的动机与兴趣,对提高田径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在广大的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國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象是儿童,教学内容也是针对儿童设计的,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是从知识出发设计教学,没有真正研究儿童学习的需求,没有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好几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还是教学情境我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相信每位同仁都有一种感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他们活泼、聪明,但个性强、聪明不用在正地方,做了错事不敢承认……可班级集体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个体组成,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相信大家在教学工作中一定会遇到让自己不知所措的事情,现将我在一次公开课中的“意外”与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小学时期的课程体系也愈发完善,对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小学科学属于其中的重要课程,对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均有积极作用
当今时代,我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得到展现,广大民众对政府的为民服务意识也越来越关切,各级政府在当前大时代背景下,通过各项政治体制的改革,紧紧围绕
【摘 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经过思维加工,形成物理概念,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和原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的重要手段。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愿望,把物理课堂变成学习、求知和实践和学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