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残茬落叶的分解与土壤生物化学动态关系的研究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高寒地区小麦殖茬落叶在农田土壤的分解与土壤生物化学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残茬落叶分解的最大速率在7月(12.14*10^-3g.g^-1.d^-1),呈单峰曲线变化。14种土壤生物化学因素对小麦残茬落叶的分解和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有机物质的转化既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作用特征。对小麦残茬落叶分解的灰色关联序为:x1(0.914)〉x4(0.880)〉x3(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
随着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数学已经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
一元二次函数是我们熟知的一种基本函数,它在大纲卷高考中就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新课标下的高考其地位更是有增无减,分析了新课标卷的几种考核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指导。然而过犹不及,目前部分教师功利性地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其今后的发展潜力不够。本文结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第七课“春耕”,探究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研究型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入对比中外文学作品,批判性地思考作品主题,进而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文学作品 人
在当今社会特别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可以说早已达成一种共识,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能力,而培养能力的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彼此交流的主要阵地,从本质上讲,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交流过程是缺少不了情感的参与的。所以,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该正视并且重视情感教育的价值和作用。目前,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都在努力践行情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中职体育学科来说也不例外。在体育课堂上,师生之间更需要情感的沟通,情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了情感教育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