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社会视野下中国刑事司法模式的现代转型

来源 :政法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s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以有限的司法资源应对日益增多的犯罪,这是诉讼社会视野下国人必须直面思考的重大课题。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司法信任危机,而且也会带来更高的犯罪浪潮。因为在诉讼社会之下,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加剧,原有司法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因此,强化案件分类、实行多元模式,重视社会资本、重塑司法权威,改进司法模式、实行集中审理,应该成为诉讼社会视野下刑事司法模式现代转型的基本思路。
其他文献
碳标识作为推行低碳经济的工具,属于国内单边环境措施。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碳标识认证工作的开展,碳标识认证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国际法框架下审视碳标识认证问题,发
德日犯罪论第一次进入我国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引起任何反响。再次面对德日犯罪论,刑法学界已经由赞叹走向对该理论的反思。这一反思主要从两个向度上展开:理论自身和方法论
一、中国古代法研究的西方化道路及其批评传统律学在引入西方学术分科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四部之学”的法家嫁接成近代意义上的“七科之学”的法科,中国法制史完成了自身学科的
北洋政府时期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结合司法案件的审理,灵活运用其大理院判例和解释例,不但满足了当时的社会实际需要,同时也为成文法的制订和完善提供了现实的素材和资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