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生成 创造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lbw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师,应能“关注生成”,“驾驭生成”,为我们的每一次课堂教学创造无法预约的精彩。
  
   一、活用反馈,适时调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时时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正按照教案一步步地往下教: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却发现学生或做小动作、开小差,或无精打采,这一异常反应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找到了学生无趣的原因:“这些我早就知道了”。根据这一反馈,我果断调整教学计划,删去了一系列琐碎的小问题,提出“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这样一个概括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所知、所获,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千万不要小看学生,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那么强,他们的知识面是那么宽。有的说:“我知道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有的说:“我从书上看到,古时候的人判断一年是根据天气变化,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就是一年。”有的说:“我知道为什么7、8两个月连着都是大月。本来1、3、5、7等单数月是大月,后来有一个凯撒大帝,他的生日是8月,8月是小月,他不乐意了,就改成上半年单数月是大月,下半年双数月是大月,所以就变成7月和8月都是大月了。”……说的人绘声绘色,听的人津津有味。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带来了这次出色的展示,教师灵活的应变,让“一潭死水”变成了“奔腾的小溪”!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原来如此充满乐趣。
  
   二、妙用错误,因势利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教师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让学生避免错误或学生出错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但这样却忽视了错误的价值;还有的教师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之间的困惑点,让学生主动地出现错误,并进行灵活处理,巧妙设计,将“错误”转化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例如教学“比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一课时,在新授结束后,我出了这么一个练习题:老师家里八、九月份电费支出如下:八月份(31天)共付出电费150.8元,九月份(30天)共付出电费93.6元。八、九二个月平均每天付电费多少元?大部分的学生做法是::(150.8 93.6)÷(31 30)≈4.01(元),班上还有5位同学是这样做的:(4.86 3.12)÷2=3.99(元)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必须妥善处理。我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引导说:“你们的方法很有道理,结果也很接近正确答案,不过我们只是在估算的时候这么做,明白了吗?……”“你们觉得这样列式有没有道理?”有一半同学认为这个做法是可行的,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其错误原因,在此我组织“物化”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算理寓于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把抽象的思维活动物化为具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提升。下面是我针对学生刚刚的错误引导的的一段课堂实录:
  我请两位男生上台,平均每人手里拿12枝铅笔,请三位女生上台,平均每人手里有2枝铅笔。
   师:他们平均每人有多少枝铅笔?你是怎么算的?
   法1: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发现每人有6枝铅笔。
   法2:用计算的方法,铅笔合起来一共有30枝,平均分给5人,每人6枝。
   师:怎么会不是7枝呢?
   (我又请两位男生将他们多余的铅笔一对一对地分给女生。这样有两个男生两个女生手里都有了7枝铅笔,而第三个女生没有分到铅笔,还是2枝铅笔)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只有当人数相同的时候才可以用这种方法做。
   师:那么你觉得怎么改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呢?
   生2:当只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时就可以用(12 2)÷2=6来解答。
   生3:当去掉一个女生后,就可以用(12 2)÷2=6来解答。
   生4:也可以再请一个有12枝铅笔的男生上来,就可以用(12 2)÷2=6来解答。
   师:像这样的情况你还在哪里会碰到?
  生5:我们在计算我们小组(2男2女的4人小组)里男女生的平均成绩可以用这种方法。
   生6:如果八、九月份的天数相同,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生7:八、九月份天数肯定不同,如果老师要我们计算七、八两个月份里平均每天付电费的元数,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
   学生的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利用课堂中学生的一个错误,不仅使学生意识到错误、改正了错误,还使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不仅是在知识上得到拓展,更在能力上获得提高,心理上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原来如此让人激动。
  
   三、巧用疑问,拓展延伸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从当前所学的知识中得到启发,引起联想,提出疑问。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问认真对待,正确处理,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得到新的收获。如: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口算)》片段:课中设计了四个班小朋友乘船去鸟岛游玩的活动情境。二(1)班23人,二(2)班31人,二(3)班35人,二(4)班36人,有两条船,每条船上限乘68人,请学生帮忙设计乘船方案。一段时间后,学生逐一想出方案。方案1:二(1)、二(4)合乘一条船,二(2)、二(3)合乘一条船,得出两个加法算式。方案2:二(1)、二(3)合乘一条船,二(2)、二(4)合乘一条船,再得出两个加法算式(按照教案预设,非常顺利地完成口算加法,接下来该进行口算减法的衔接了)。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方案!
  师:是吗?你说说看。
  生:可以把二(1)和二(2)合乘一条船(课堂上开始议论开了:不行,另一条船不够坐)。我有解决办法:二(1)班和二(2)班合乘就54人,会多出14个位置来,而二(3)班和二(4)班合乘是71人,少了3个位置,可以从二(3)班和二(4)班里安排3个在第一条船上,不正可以了吗?(哦,下面一片赞叹声)
  师:××的想法真有创意,老师都没有想到,那咱们再算算是不是他所算出的结果。(又得出了两个减法算式,也顺利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就是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闪现火花,让学生感到:数学,原来如此奇妙!
  
   【作者单位:金坛市指前中心小学江苏 213234 】
其他文献
从1957年东海县建立第一个拖拉机站开始,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东海县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拖拉机在农村应用广泛,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对其寿命至关重要。使用中要牢记一个“防”字,维护中要注意一个“清”字,定期清除发动机积炭及水垢。
外语实践教学中的词汇层面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利用翻译对比法讲解意义.词汇语义理论告诉我们,这种方法在讲解词汇的概念意义时是行之有效的,而对于联想意义的传授就容易产生负
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实验教学进程和效果,一是学生因为对实验感兴趣而好玩,却对实验的原理和目的不求甚解,或因实验器材的新颖、别致而引起注意力分散。二是由于有些实验的不可操作性、危险性、漫长性,以致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2001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后实施“远程教育工程”(三个模式)和“班班通工程”(IPTV点播)等项目,有效改善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信息化
在众多培养创新思维、创造力的方式、方法中很少见到假想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也是创新思维、创造力培养的一个很得要组成部分。日常教学过程中假想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自然科
品德来源于生活,形成于生活,亦指导于生活,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在生活式的交谈中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并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使之发挥综合效能,避免损失、闲置等造成的浪费,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及拖拉机道路交通管理经历了按照部门主要任务和职责管理、委托管理和授权管理三个阶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实施起,农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