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评估方法与效果

来源 :实用老年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3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视诊、触诊、B超探查3种方法评估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6~12月在我院住院且接受胰岛素注射≥1年的9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调查病人胰岛素注射相关信息,并分别采用视诊、触诊、B超探查方法评估胰岛素注射部位有无脂肪增生,观察3种方法的检出率,并以B超探查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视诊和触诊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和错误率.结果 90例病人经B超探查,皮下脂肪增生的检出率为56.7%,视诊的检出率为16.7%,低于B超探查法(P<0.01);触诊的检出率为54.4%,与B超探查法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64);触诊的检出率高于视诊(P<0.01).视诊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错误率分别为5.1%、74.5%和44.4%;触诊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错误率分别为28.2%、25.5%和26.7%.结论 临床应采用B超探查为主要方法评估胰岛素治疗病人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减少错误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病人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8岁的DKA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比较老年组(≥60岁)与中青年组(<60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339例成人DKA住院病人中,老年组66例(19.5%),中青年组273例(80.5%);老年组初发糖尿病比例(87.9%)高于中青年组(57.9%)(P<0.05);除外无明显诱因,感染及不遵从治疗方案为老年组的主要诱因;相较中青年组,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与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趋化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入住我院的72例老年骨质疏松病人作为骨质疏松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65例老年骨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趋化素水平,腰椎L1~4骨密度(BMD)、左侧髋关节BMD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骨质疏松组趋化素、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瘦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血清趋化素、脂联素均分别与腰椎及髋部BMD呈负相关(r=-0.630,r=-
高渗性脱水是指体内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高渗,细胞内脱水,死亡率高达40%~60%[1].痴呆的老年病人由于认知损伤、渴觉中枢迟钝等原因,是高渗性脱水的易感人群,此类人群脱水后很难正确表达,早期不易识别.本文报道了我科收治的4例老年痴呆病人高渗性脱水的诊治经过,希望引起临床医生对老年痴呆病人高渗性脱水的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