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回忆:提高复习效率的路径选择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92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复习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种就是“尝试回忆”或“试图回忆”,即学习者在没有完全记住知识或材料之前,盖上书本尽力回忆所学相关知识,找出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笔者认为,要想巧妙运用这一方法,加速知识的储备与提取速度,提高复习效率,必须着力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思考。
  1.知识掌握过半,增强回忆动机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也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了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或内容,便于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想要进行长时间的高效学习,恰当的动机是必要的。如果学习者,还没有掌握过半的知识就进行回忆,就可能导致信心不足甚至半途而废。知识掌握过半就为顺利地进行尝试回忆提供了基础,也增加了成功的概率。
  学习过程就是学习者不断地找出实际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的过程。复习过程中需弥补知识的量相对已经掌握的知识量的比例越小,复习的动机更强,信心更足,成功概率也就随之而增加。因此,从利于增强回忆动机的角度看,为了尝试回忆的顺利,事先掌握的知识量最好能达到80%左右,甚至更多。总之,回忆前掌握知识量越多不仅利于尝试回忆的顺利进行,更为主要的是增强了学习者的信心和动力。
  2.并联构建知识,形成框架体系
  分散的、片断的知识一时难以记住很多,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保持。每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如果能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清晰的痕迹。
  历史学科的知识是一个贯通古今中外,包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的综合体。笔者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求他们并联式搭建宏观知识框架,即学生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采用大括号式套小括号式层层深入分解,最终力求知识具体化、要点化。以单元为例,即从“某一单元几课―每课几个框题―每个框题几个方面内容”使知识点具体化,从而形成了知识之间的并联关系且层次分明地从整体上将知识织成撒网状的结构。在框架下复习知识时,先从宏观框架入手,而不是直接去依次抓小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这一做法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也减少了因个别的小知识点内容的遗忘而影响尝试回忆复习的顺利进行。
  3.及时尝试回忆,尽快查漏补缺
  在记忆的过程中,尝试回忆法比单纯反复地去念、去看、去写的重复记忆方法好,因为尝试回忆过程中不断地会有关于记忆的信息反馈给你,不仅会减少疲劳或使疲劳延缓产生,而且还能使注意力集中在识记上。这一方法虽比照本宣科费力气,但是在想不起来的时候,回忆者会开动脑筋,因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也就容易记住所复习的材料。这种主动的心智活动,只要获得成功就有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有利于下一步识记的进行。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从遗忘规律上来说,尝试回忆也要讲究时效性,一定要在新内容学习后不超过一天就进行及时构建,在掌握的知识基本过半情况下就可进行尝试回忆复习。
  要真正做到有效回忆还需要做到以下两个“及时”:一是及时查漏,以防第一印象不准确而造成刻板的错误。因此,在尝试回忆后要立即快速全面扫描、对照刚刚回忆的知识,找出知识漏洞。二是及时补缺。在全面扫描、对照的基础上找漏洞,进一步针对性地重点复习或有选择性地记忆,合理分配时间和查漏补缺,确保全面、准确掌握。
  4.反复尝试回忆,提升提取效率
  学习不在于你懂得了多少,而是在于你掌握了多少。根据遗忘曲线,知识识记后的两三天内遗忘速度最快。所以,对刚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学习之后过久再去复习,由于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影响了学习者的信心。
  笔者对同一教学内容,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均先采用学完后一天内对所学内容进行第一次构建并尝试回忆,测试效果基本一致,两组之间成绩基本一致。然后让甲组同学在三天内、一周后分别进行第二、第三次回忆复习,乙组同学采用的是一周后才进行第二次尝试回忆。结果出现两个较明显的差异:一是乙组准确率明显低于甲组;二是乙组比甲组在回忆过程中出现障碍甚至中断现象的比率明显地高30%左右,一周后回忆的那次所耗时间乙组也明显地比甲组长了35%左右,同时乙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及时、反复回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实力与信心,更加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提取的效率。因此,在每课、每单元结束,我们都要有意识地通过反复尝试回忆相关或新近的学习内容,促进知识的牢固掌握。
  5.融会其他方法,贯通历史知识
  复习方法有很多种,且各有各的特点。如:过度学习法中过度学习50%,记忆效果最佳;比较分析法就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的复习方法,它可同小结复习法、总结复习法交叉使用。我们只有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特点,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复习,才能高效地完成知识的记忆任务。
  总之,将尝试回忆法巧妙地与其他历史复习方法结合起来,既便于形成立体知识网络,掌握知识全貌,又能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促进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提取的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