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语文才是真的语文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任何教育都强调人的生活态度、人生观、人格修养方面的培养,即人文精神的培养。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品质和精神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教育教学中大量美的元素的开发与利用,应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具有积极的意义。
  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展现语文的美,引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捕捉美、体验美、理解美,进而去创造美。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美育呢?
  
  一、情景教学,营造美的意境
  
  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往往有着美的意境,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是一种独特美妙的艺术境界。毫无疑问,在语文教学中,意境是最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这种意境。情景教学的独到之处就是它可以凭借美的形式,把教育影响有机融合到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教学情景中去。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以再现文本的美,而且可以彰显教育艺术本身的美,让受教育者随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美的享受。现代多媒体技术以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直观鲜活的动态视频,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景,提供给学生所学文章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文本意境中去。
  
  二、琴瑟和鸣,捕捉美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材选人了大量的感人至深的美文。在学习探究这类文章时,教师如果自己受到文章的感染,能够变课文中的彼情彼景为课堂上的此情此景,那就很容易让学生融入此情、感受此情。该亢奋时引领学生激动,该悲壮时教师应肃然,该委婉时可以让学生温润清丽,以教师之琴引起学生之瑟的和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情感体验,“心有戚戚焉”。
  
  三、撷英咀华,品味美的语言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美的,这是由语言本身固有的美所决定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这些作品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而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逐步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语文教师所要锻造的就是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固有的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课堂上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各类文学作品中优美的意境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促发他们去体验美的情感。
  
  四、注重理性,培养美的情操
  
  美育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培养人的心理素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也就是说,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崇高品质与富有实践能力的人。语文教学的使命,或者说是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即为人的健康自由、和谐发展而服务。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其思想认识,锻炼其心理素质,培养其美好道德品质。我们要善于通过课文中美的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审美心理的诱因。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情绪极易冲动,因此,以美育人,以美冶情,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是语文学科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个性学习,实现美的创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形象地说明了阅读欣赏是多元的,是多解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会有不同的认识,对其所承载的“道”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对语文文本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将其表述出来,恰是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过程。语文课堂里应有培植学生个性生长的沃土。优秀的语文教师会设法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内外得以充分的张扬,甚至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而教师则要对学生的出乎意料的想法做到处变不惊、巧妙引导。要真正做到解放学生,解放他们的心灵和才智,发挥其想象力、表现力,展现其创造力,在发现中引领学生的创造美。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格气质,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景观,感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壮丽雄浑美,茂林修竹、绿草鲜花的生机勃发美,珍禽异兽的独特美,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激发起对祖国河山的爱,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语文教育教学是培养健全人格、发展健康个性的一条重要渠道。如果在这条道路上始终实践并体现着美,始终让学生以文学的、文化的眼光去看待语文,始终让语文的魅力去启迪、熏陶、感染、浸润我们的学生,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懂美的自我。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关系管理(CRM)备受企业关注。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是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经济下的消费者特点  就当前的网络经济现状,消费者除了对产品质量、个性化和价值有较高的要求之外,对随时随地得到服务的要求更高;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向定制化甚至是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网络空间使产品市场的范围大大增加,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因而获得
摘 要:本文研究的职高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旨在建构一种既能充分发挥职高生主体作用又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教学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活动,而且“学”是“导”的前提,如果没有高效的“学”也就没有“导”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一切“导”都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学”而“导”,这才是“学案导学”的真谛所在。教师结合职高生的特点和数学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
为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改变中学英语教学投入多、收效低的现状,我努力尝试“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的教学实践活动。从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采取任务型教学途径,合理有效地利用启发式、情景活动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切实更新理念,转变角色,力求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锻炼抽象思维、增强后续课程的理解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讨论在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一、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1.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  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具体的编程及上机操作时,往往出现无从下手、错误百出、不会调试等情况。长此以往,会使
摘要:本文应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对95后女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未分化、女性化、双性化及男性化。年级对于性别角色分布有显著影响,专业对于性别角色分布未有显著影响。对未分化在四种类型中占比最高做了探讨,并对女大学生性别教育进行初步干预与探索,提出将性别角色内涵、榜样作用、文化背景及纵向分析纳入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内容中。  关键词:女大学生 性
晓祥在重点学校上学,学习成绩原本非常出色。但是随着高考临考,晓祥显得异常紧张,而且还表现出特别厌学,特别是一到周末,就不想写作业,一个字也不想写。父母为此特别着急,找到我寻求解决办法。   我问晓祥的母亲,是不是他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晓祥的母亲说不会啊,我们从没对他提太高的要求,和他说将来考什么样的学校都行。前些天学校有孩子跳楼了,学校还和我们家长讲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摘要: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数据丢失,从而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及时对丢失的数据进行抢救与恢复。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数据丢失的常见原因和数据恢复的原理及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 数据 抢救与恢复  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并不安全。用户的误操作或者病毒感染,都会造成文件的删除、数据毁坏或丢失等一系列问题。除了要对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还需要
尽量让米“淡”  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后血脂更多地升高因此,炒饭最好少吃,加香肠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另外,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则不利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意外   需要解释的是,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间加入蔬菜和生鱼一类的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则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反应,并能帮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鱼也是对心血管有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涉及面广、知识量大、概念抽象,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容易出现对工作原理理解不清,对应用特点产生混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等问题。所以,怎样优化《机械基础》的教学方法,把生涩的知识变得生动,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成了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下结合笔者在“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课中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对引导
闽,人名。他原名不叫闽。叫什么呢?卖个关子。  有个同学叫广林,大约是他父亲想多养几个儿子吧,独木不成林嘛!不过,同学们由此为他衍生出了个有趣的绰号——麻子,这恐怕是他父亲始料未及的。  关子似乎有些豁然了。闽,福建的简称。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固然好,可通常会适得其反,就像修剪的树,剪去一枝,定会分出多头。就比如这省份的简称,本让人易记,可想把省份与其简称熟捻地对应起来,非要下点功夫不可。这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