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儿时记忆中,数学老师给我的感觉总是严肃的,高高在上的,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有和我一样的感觉!而随着教育的改革,老师也已经从主体地位转换成了主导地位。同时教师给学生的印象也应随之而改变,亲和、幽默应是主旋律。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教学幽默功不可没。按《辞海》的解释,“幽默是一种艺术手法,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在引人发笑的同时,竭力引导人们对笑的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我认为内庄外谐是幽默最核心的特征。
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能适时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同时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感觉,减弱或抵消一部分紧张和疲劳。但是。教学幽默,必须在确保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适时插入一些有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等。使讲授富有启发性和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融洽。因此我们鼓励课堂中采用幽默性的教学语言,但不是所有的幽默语言都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课堂教学幽默必须遵循教学性、启发性,同时应做到适时适度。这样对课堂教学才会起到催化和促进作用。
一、没有教学支撑的幽默是笑话
教师在教学时,幽默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幽默并不是脱离教学内容的无味的说笑,那样学生固然开心却影响了正常课堂教学进度,学生的注意力也偏离了课本。有的教师为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幽默”,讲的时候学生是听得津津有味,听过之后便是一笑了之,没有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课堂上的有些教学内容比较生疏,甚至有些抽象难懂,如果教师能以朴实、精练、准确、通俗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调进行讲解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将“分子”和“分母”比作兄弟俩,现在要给他们分苹果,一个分得多,一个分得少。问同学们:“这样行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行!”我就说:“噢!我知道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你看看‘分母’不愿意,生气了,该咋办?”“重分!”这幽默风趣的语调使同学们豁然开朗,脸上笑开了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所阐述的问题迎刃而解,理解得透,巩固得深,同时使学生产生了“乐学”心理。一举多得。
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单元时遇到这样一道判断题:圆的半径是一样的。因为刚刚学过“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是相等的”,所以许多同学都认为这道题是正确的,这是由于审题不够严密造成的。于是我乘机拿出一个教具圆说:“那么老师手中的圆和太阳的轮廓的那个圆的半径是一样的喽?老师可真厉害啊!还能将太阳这个庞然大物拿在手中啊!”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在笑的同时边说:“错啦错啦,应该是同样大小的圆或者是同一个圆!”这样一来,孩子在欢乐中深刻地记住了这一要点。
二、沒有启发性的幽默是空话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启发性的问题不一定是难题,应以简单为主,使大部分学生都能领会其中的真正含义。当教师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时,有的学生听着好笑,但不知道老师的用意何在,这也就失去了幽默的价值。而有些教师提的幽默问题就非常具有启发性,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时设计了打靶比赛的场景。出示三位运动员的成绩,问学生:“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哪位选手参加比赛。”有学生觉得谁打中十环的次数多就选谁去。老师反驳道:“按你的说法。一共打十枪,如果我运气好打中了三次十环但还有七枪全部脱靶,而其余两位选手非常稳定。每次都打在八环以上,那还应该选运气好的我去比赛吗?”教师这么一反驳,学生马上深受启发,显然这种方法有漏洞。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问题的深处,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可。以说,正是有了启发性的特点。学生的数学思维才会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三、不合时宜的幽默是闲话
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但也不可随意。教学在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采用幽默的形式往往能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印象比较深刻。
例如,我在讲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鸡兔同笼共有36个头,104只脚,请你算一算,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的学生说,要是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我说:“学号1~36号的同学作为笼子里的小动物。现在,请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现在,鸡与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36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36×2=72(只)。”学生齐答。“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04-72=32(只)。”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这3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32÷2=16(只)兔子。”许多学生欢叫着。
“鸡兔同笼”的这一解题方法,应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这恰当的时候我采取了比较幽默的言语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少了32条腿。而每只兔子少了2条,因此有16只兔子。
总之,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其效果不言而喻。但我们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应当用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课堂幽默。不能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更不可随意乱用。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伪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教学幽默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创造了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开启学生智慧,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课堂气氛。
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能适时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同时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感觉,减弱或抵消一部分紧张和疲劳。但是。教学幽默,必须在确保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适时插入一些有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等。使讲授富有启发性和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融洽。因此我们鼓励课堂中采用幽默性的教学语言,但不是所有的幽默语言都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课堂教学幽默必须遵循教学性、启发性,同时应做到适时适度。这样对课堂教学才会起到催化和促进作用。
一、没有教学支撑的幽默是笑话
教师在教学时,幽默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幽默并不是脱离教学内容的无味的说笑,那样学生固然开心却影响了正常课堂教学进度,学生的注意力也偏离了课本。有的教师为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幽默”,讲的时候学生是听得津津有味,听过之后便是一笑了之,没有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课堂上的有些教学内容比较生疏,甚至有些抽象难懂,如果教师能以朴实、精练、准确、通俗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调进行讲解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将“分子”和“分母”比作兄弟俩,现在要给他们分苹果,一个分得多,一个分得少。问同学们:“这样行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行!”我就说:“噢!我知道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你看看‘分母’不愿意,生气了,该咋办?”“重分!”这幽默风趣的语调使同学们豁然开朗,脸上笑开了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所阐述的问题迎刃而解,理解得透,巩固得深,同时使学生产生了“乐学”心理。一举多得。
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单元时遇到这样一道判断题:圆的半径是一样的。因为刚刚学过“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是相等的”,所以许多同学都认为这道题是正确的,这是由于审题不够严密造成的。于是我乘机拿出一个教具圆说:“那么老师手中的圆和太阳的轮廓的那个圆的半径是一样的喽?老师可真厉害啊!还能将太阳这个庞然大物拿在手中啊!”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在笑的同时边说:“错啦错啦,应该是同样大小的圆或者是同一个圆!”这样一来,孩子在欢乐中深刻地记住了这一要点。
二、沒有启发性的幽默是空话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启发性的问题不一定是难题,应以简单为主,使大部分学生都能领会其中的真正含义。当教师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时,有的学生听着好笑,但不知道老师的用意何在,这也就失去了幽默的价值。而有些教师提的幽默问题就非常具有启发性,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时设计了打靶比赛的场景。出示三位运动员的成绩,问学生:“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哪位选手参加比赛。”有学生觉得谁打中十环的次数多就选谁去。老师反驳道:“按你的说法。一共打十枪,如果我运气好打中了三次十环但还有七枪全部脱靶,而其余两位选手非常稳定。每次都打在八环以上,那还应该选运气好的我去比赛吗?”教师这么一反驳,学生马上深受启发,显然这种方法有漏洞。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问题的深处,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可。以说,正是有了启发性的特点。学生的数学思维才会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三、不合时宜的幽默是闲话
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但也不可随意。教学在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采用幽默的形式往往能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印象比较深刻。
例如,我在讲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鸡兔同笼共有36个头,104只脚,请你算一算,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的学生说,要是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我说:“学号1~36号的同学作为笼子里的小动物。现在,请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现在,鸡与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36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36×2=72(只)。”学生齐答。“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04-72=32(只)。”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这3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32÷2=16(只)兔子。”许多学生欢叫着。
“鸡兔同笼”的这一解题方法,应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这恰当的时候我采取了比较幽默的言语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少了32条腿。而每只兔子少了2条,因此有16只兔子。
总之,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其效果不言而喻。但我们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应当用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课堂幽默。不能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更不可随意乱用。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伪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教学幽默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创造了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开启学生智慧,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