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期,教无涯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9157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第一次看见《花开的声音》的时候,我摩挲着书皮,以为是一本为孩子所写的书。可翻阅之后,原来是杨九俊先生阐述教育的新作。我不认识杨九俊先生,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他的文字。我们接触的、教育的孩子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正在缓缓地张开娇艳的面庞,等待人们的欣赏。细听花开放的声音,便会觉得如此美妙。一位位老师也伴随着花开而自香。这些老师善良、敏感、追求完美,享受阳光和梦想,喜欢在文字、音乐与城市间行走,以敏感的眼睛和细腻的感情在校园中捕捉点滴的感动,并用行动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在每天辛勤的劳作中,倾听花开的声音。
  书里一个个故事串成教育的珍珠项链,虽不是字字珠玑,但也透出前辈句句真言。全文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共分为三辑。第一辑“向着明亮那方”,是蓄水过程,向名家、名著取经过程。阅读是成长的最佳途径。宋代黄山谷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阅读铸就本色,打通各自的任督二脉,才会有源头活水来。回想这一年,书房的书尘封不少,思绪跟着禁锢了,对学生渐渐失去耐心,简单而粗暴,接近军事化的管制,不是育人的根本要求。以花开一书为镜,倍感汗颜,只有重拾阅读,方能修心养性,找到教育的真谛,明亮的方向一定不远。
  第二辑“一树一树的花开”,则是春华到秋实的过程,期间孕育、耕耘,无疑是艰难的、辛酸的、或者是无奈的、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坚守,只有花开了,我们才会留有余香。话说简单,做起来很难。今年接手的班级,顽皮的孩子多。记得第一个月,有个孩子两次无缘无故不来,联系家长才知道,他在小学三年级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早上到校,然后偷偷地溜回家里。了解情况后,放下身段鼓励他:再坚持一下,如果还觉得学校真讨厌,就让他自行安排。他答应了,十月份坚持下来了。还不知道十一月、十二月又会如何,但我愈来愈坚信,陪伴这样的孩子度过一学年,关心一学年,这样的不离不弃,一份隐忍的坚守,也许到头来,手无余香,但最起码唤醒了孩子,给他的少年留下了梦的地方。这样的人生一年又一年,漫长而不单调,劳碌而又充实,平淡而又真实。每迈出一步,不仅为学生奠基,也为自我的升华夯实基础。
  最后一辑“播撒温暖的阳光”,则是人生的升华,给各自的人生树立了丰碑。这种诗意的人生何尝不令人向往。演绎一朵朵花开的声音,享受人生的惬意的时刻,真的很美。世俗的生活麻醉了我,整日毫无感觉。遇上这些文字,我发现了自己的渺小。作者好像在关心、鼓励、照顾我这样的人,让自己不要消沉。
  学校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学生,一届届学生从自己手里而过,我不求学生的回报,只求学生在身后谈起老师的时候说,我记得有位历史老师教过我,喜欢上他的课就知足了。有时候,想想我们选择了这种职业,也就选择了一种人生。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我无憾。我会发现自己在教育生活中,已慢慢学会独处,享受自己的特色人生,时时听到花开的声音,时时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卞光绪,江阴市徐霞客中学璜塘校区,214407)
  责任编辑:颜莹
其他文献
文章从跨越式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西藏在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藏经济环境的特殊性表现.剖析了西藏经济环境建设存在的诸多机遇与所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