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钟爱的颜色,是记忆中那一抹昏黄。
那是黄昏的颜色,当太阳跃下山脚,余光丝丝浸透在云层里,从明媚到迟暮。天边的鸟雀在电线杆上飞起回巢,背离了橙红的天空,融入墨绿的山林。这正是白昼与黑夜的交接时期,我趴在奶奶的三轮车上,在颠簸中眯起眼睛,看着这种透着倦意的昏黄,落在重重叠叠的枝叶上,撒在路边小河里鸭群油光发亮的羽毛上,剩下的倒映在微荡的水里,落在渐行渐远的田边小道上,清晰地显现出我们身后细而绵长的两条车印。
那是灯光的颜色,挂在老家的旧灯,常年久月的使用,熏黄了灯盏,烧黑了灯丝,却依然悠悠地,摇曳着过长的电线。昏黄的光芒,却招摇了一大群追随者—细小的蝇虫不顾一切地环绕着那一点温暖,随着空气中的粉尘螺旋状地转动,意外的像童话中梦幻而耀眼的金粉,温柔而朦胧。
那是灶台的颜色,筑成的灶台被烟火整日地烘烤着,橙色的火焰在澡塘里跳跃,木材发出小小的噼啪声。傍晚时分,带着饭菜的白烟从锅里迫不及待地溢出,像清晨的雾气一样在房间里弥漫,最后从窗子里漫出去,长长地,悠悠地升到天空中去,染黄了窗柩,烫红了半边的天空。奶奶站在窗前微微探出身,大声地呼喊:“囡囡,吃饭了。”声音混着炊烟,飘出很远,很远。
那是记忆的颜色,像散发墨香的古老卷轴,边卷页黄,却有着吸引人心神的神秘,带着时光独有的韵味,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奶奶一手环着我,亲昵地把我放在膝盖上,身上带着淡淡的风油精的味道,温暖而熟悉。那种目光混浊而深远,似乎穿透岁月的艰辛,于苦难中盼出一丝甘甜来。她给我一本版刻雕印的无字插画,带着湿润的的油墨味,翻开来,那些凶神恶煞的将士好汉,双下巴的胖美人,红肚兜的双髻小娃娃展现在我面前,我曾傻傻地问:“奶奶,您看那个男人像爷爷吗?您是不是特别喜欢我爷爷?”奶奶不语,只是微笑着,用那粗糙的、松树皮般的手指,轻轻刮过我的鼻子。现在想来,那是一种无声的幸福啊。仅仅是粗糙模糊的线条,单调的红、绿、黑三色,却仿佛在翻动间连成一个完整而崭新的故事。记忆里的奶奶慈祥地看着我,不说话,像一部无声的旧电影,荧幕闪烁跳动,却弥漫着淡淡的温馨。
几年过去了,奶奶的背有些弯了,奶奶的耳朵有些背了,奶奶的脚步有些迟缓了。我知道,奶奶已经老了,我也从不谙世事的小娃娃变成了青葱般的姑娘。
回忆,是时光酿成的一杯酒,它在成长的过程中发酵,愈发清冽而香醇。我在一个有着温暖晚风的傍晚,斟一杯时光酿成的老酒,酒杯轻晃,看夕阳的昏黄深深浅浅地渗透在晶莹的液体里,不饮即醉。■
责任编辑/齐欣
那是黄昏的颜色,当太阳跃下山脚,余光丝丝浸透在云层里,从明媚到迟暮。天边的鸟雀在电线杆上飞起回巢,背离了橙红的天空,融入墨绿的山林。这正是白昼与黑夜的交接时期,我趴在奶奶的三轮车上,在颠簸中眯起眼睛,看着这种透着倦意的昏黄,落在重重叠叠的枝叶上,撒在路边小河里鸭群油光发亮的羽毛上,剩下的倒映在微荡的水里,落在渐行渐远的田边小道上,清晰地显现出我们身后细而绵长的两条车印。
那是灯光的颜色,挂在老家的旧灯,常年久月的使用,熏黄了灯盏,烧黑了灯丝,却依然悠悠地,摇曳着过长的电线。昏黄的光芒,却招摇了一大群追随者—细小的蝇虫不顾一切地环绕着那一点温暖,随着空气中的粉尘螺旋状地转动,意外的像童话中梦幻而耀眼的金粉,温柔而朦胧。
那是灶台的颜色,筑成的灶台被烟火整日地烘烤着,橙色的火焰在澡塘里跳跃,木材发出小小的噼啪声。傍晚时分,带着饭菜的白烟从锅里迫不及待地溢出,像清晨的雾气一样在房间里弥漫,最后从窗子里漫出去,长长地,悠悠地升到天空中去,染黄了窗柩,烫红了半边的天空。奶奶站在窗前微微探出身,大声地呼喊:“囡囡,吃饭了。”声音混着炊烟,飘出很远,很远。
那是记忆的颜色,像散发墨香的古老卷轴,边卷页黄,却有着吸引人心神的神秘,带着时光独有的韵味,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奶奶一手环着我,亲昵地把我放在膝盖上,身上带着淡淡的风油精的味道,温暖而熟悉。那种目光混浊而深远,似乎穿透岁月的艰辛,于苦难中盼出一丝甘甜来。她给我一本版刻雕印的无字插画,带着湿润的的油墨味,翻开来,那些凶神恶煞的将士好汉,双下巴的胖美人,红肚兜的双髻小娃娃展现在我面前,我曾傻傻地问:“奶奶,您看那个男人像爷爷吗?您是不是特别喜欢我爷爷?”奶奶不语,只是微笑着,用那粗糙的、松树皮般的手指,轻轻刮过我的鼻子。现在想来,那是一种无声的幸福啊。仅仅是粗糙模糊的线条,单调的红、绿、黑三色,却仿佛在翻动间连成一个完整而崭新的故事。记忆里的奶奶慈祥地看着我,不说话,像一部无声的旧电影,荧幕闪烁跳动,却弥漫着淡淡的温馨。
几年过去了,奶奶的背有些弯了,奶奶的耳朵有些背了,奶奶的脚步有些迟缓了。我知道,奶奶已经老了,我也从不谙世事的小娃娃变成了青葱般的姑娘。
回忆,是时光酿成的一杯酒,它在成长的过程中发酵,愈发清冽而香醇。我在一个有着温暖晚风的傍晚,斟一杯时光酿成的老酒,酒杯轻晃,看夕阳的昏黄深深浅浅地渗透在晶莹的液体里,不饮即醉。■
责任编辑/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