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穆勒五法”在命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pid19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21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0题为例,分析“穆勒五法”在试题命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命题再探究,深入领会高考的育人功能和导向功能,助力于提高命题水平,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1 问题rn新教材使用以来,不少教师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认为教学内容多与课时不足的矛盾很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有哪些?rn2 讨论rn2.1 不同学校周课时安排有差异rn秦海龙[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55300)]笔者学校是从2021年秋季开始在高一年级用新教材,确实面临着课时不足的问题.本校生物学课平均每周2.5课时,期中考试前每周2课时,期中考试后每周3课时,整学期共约50课时.教学中还需要处理一定量的习题,周末还有学生的自主作业等,这些也需要1课时左右,所以
期刊
教师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实际作用,通过适当的设计策略,提高作业质量,从而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针对高中生物学作业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夯实生物学基础知识、设计多种类型作业、合理设计作业难度3个策略.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方法、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也应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
类比模型是借助类比推理构建的一种科学模型,采用明确建模目的 、选择表达方式、模型构建、检验和评价模型、修正模型等教学步骤,对“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实施类比模型教学,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担,提升了学生建模、类比推理、比较等科学思维水平.
阐释了生物安全是人类健康生活与安全生存的重要保证,以及生物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为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渗透,对高中阶段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及高中生物学教材进行了分析,再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探讨了在教学中采用以生物史为媒介、生物与生活相结合、融入生物实验的渗透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
以广东省肇庆市广新农业园的生态考察作为切入点,从设计、实施和反思三方面探索研学旅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生态研学旅行课程,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理解更加透彻,科学探究、实践能力有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