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卡”评价法的操作模式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同样如此。目前,中小学教育依然存在重文轻德轻美的现象,这对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无疑是障碍。为此,除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外,还要使学生的德育与智育有发展的条件和空间。鉴于当前城乡中小学普遍存在的不利于教育改革、严重妨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的各种弊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构建新的评价平台——艺术卡的诞生”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构建新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教师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往往只用学习成绩或考试分数来评定;以衡量学生学习结果为最终目的,只着眼于学习结果,而忽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指导,只着眼于学生的表现,而忽视道德教育,这就不可能发挥评价的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以选拔为目的,选精英,多数学生退居边缘,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学生的成绩由教师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尤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注重知识、技能,而忽视对一般能力的评价(如态度、情感等方面)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一些典型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新课程的推进,因此,构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和体系势在必行。
  艺术卡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催生了艺术卡的诞生。一年多来,笔者收集1000多份来自于学生对教材、教师态度、成绩评价的看法,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就要把评价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融合起来,在平时上课时,教师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等形式进行评价,然后,将所有的结果记载到他们的艺术卡里,并做长期的跟踪追寻。
  为每个人确立艺术卡,并将它放置于课堂评价中,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与学习目标相呼应。教师要收集学生的作品,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供丰富的信息。这种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技能应用水平为基础,以基本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学业评价标准,深受学生喜欢,成为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系的核心。
  分项建立,多元评价
  分项建立的第一步 要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的言行、思想和生活、学习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如抓住教材中的思想情感素材,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二单元《可爱的家》片断,以鲜活的、通俗的语言配置影片,使学生体验家庭的的思想境界。同时,进行分项改革。笔者从唱歌、欣赏、素养、器乐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让学生充分发展自我,给学生提供小舞台。
  分项建立的第二步 教师将如何操作和运用告诉学生,使评价落到实处。在课前或课中均采用积极手段,引导学生从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起,对他们的成长进行记录,这一动态的记录与观察,从教师方面全面评定,从学生自身方面由多种评价来确定,如:器乐展示时学生的熟练情况,学生在小组表现情况等,都要跟踪。艺术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完整记录每个人每节课音乐课的学习、思想、成绩表现等。
  艺术卡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促使学生在主动构建相关知识与资料时,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了音乐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课堂实践证明:运用此评价体系是符合新教材思想和学生发展规律的。
  分项考核,保强项促弱项
  在这项体系中,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对象,在评价中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优势,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还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具体分四步:
  第一步,课前评价 教师要记录音乐课之前的准备情况,主要看学生在思想,课前教材、学具、准备的怎么样,每班民主选出文艺委员1-2人配合教师做这项工作,将检查的结果汇报或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步,课中考核 教师把声乐、欣赏、器乐、舞蹈、课堂表现(主动发展)几项,按照课型与内容进行记录,把每个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检测出来,告诉学生并对其进行强化,使学生保强促弱,除了平时课堂,还要结合课外以及定期的检测成绩。比如,学期末考核,用问卷、口试、抽签的形式,自主决定某一项来考核,如唱歌可选书上也可以选课外健康的乡土内容,器乐曲也是同样,给学生很大的灵活度,这对于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同时,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
  第三步,各项中设置ABCDEF标位,上不封顶 在具体运作中,可容许学生考两三次,或放手让学生代表去考核学生的某一项,让学生形成互动的局面。对学生实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表现性评价。学生学习时评价要注意做到系统性、一致性、参与性原则不放松。
  第四步,整理汇集 将各班成绩汇总、诸项算出,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可以通过成绩,及时告诉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这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成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学习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时,他的一句话特别震撼笔者:“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  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尊重学生,就能发现他们身上积极美好的东西,就能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爱,学生就容易接受教育。在美好的青春期,不让青苹果过早成熟变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容忽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既是一切教育的
在江苏新高考模式下,作为政治学科应定位准确,要做到既不抢又不让,既不掉队又不越位。如果说打造高效课堂是必由之路,那么编制质量上乘的学案则是制胜的法宝。以下是笔者对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学案编制的几点思考。  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整体认知  本轮复习建议以一个单元为一个专题,4本书可以做成16个专题。每个专题的知识结构就以单元为范围,抓住关键考点,层层分解,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使
近年来,“任务驱动”已逐渐被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熟知与喜爱,几乎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热闹,但效果平平,呈现的问题也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认识与操作层面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些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违背了它的本质意义,过于随意或盲目。笔者认为,只有把握了任务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任务设计应适当、合理  任务设计——服务教学目标 一位教师在教学《插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其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要想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师就要潜心研读教材,研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思想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体会。  找准教学起点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与教材展开对话,深入分析教材,更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例如,在教学《用分数表示
“你根本就不爱我,你根本就不dong爱情,huo许我也不dong。”这是一份合肥市某小学二年级一名男生传给女生纸条上写的内容。不过,心理专家说,不要过度解读这其中的“爱情”,曲解孩子最初的“喜欢”。(2014年12月7日《武汉晚报》)  过分斥责孩子,容易伤害孩子的感情,影响情商养成。过去孩子们玩“过家家”是跟着学家长或老师照顾小朋友,而现在孩子们玩“过家家”则多表现为“你喜欢我不喜欢”的感情游戏
寻常型银屑病(以下简称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损局部炎细胞浸润和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cell,KC)过度增殖为基本病理特征。现阶段对银屑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