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化的理由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fe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是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但我却不喜欢,我宁可永远活在未知的世界里,宁可相信不进化是有温柔的理由的。

◆鱼


   据说,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倘若鱼愿意改变,愿意自它出现便一点一点努力,多记得一点,那么这千百年来,无论如何也应该能延长许多许多。

   你坚信自己是多大年纪的人,你的身体就不由自主地呈现出那个年龄段人的光彩。

   但鱼儿没有。或许,在鱼的世界里,曾有这样的故事:最初的时候,鱼儿是可以记得一生中的很多事情的,但它已被红尘阡陌上的无数刀刃割伤,因为记忆,它清晰地记得,自己最重要的伴侣因为一张大网离自己而去,而它,什么也做不了;它清晰地记得,身边的好友因为饥饿难耐咬上一个鱼饵,从身边硬生生地被拖走,眼睁睁地看着她痛苦挣扎却无能为力……
   于是,最后的最后,为了重获解脱,为了转角还能重逢只若初见,鱼选择了抛下自己恋过的、爱过的、恨过的、悲过的一切,选择了重新开始。从此,在鱼的世界里——人生只若初见。这兴许也是在苦难世间的一种救赎了。
   它们还会永远这样下去,为了幸福。

◆鹿


   鹿是一种颇为典型的食草动物。它不像猪,因驯养而杂食,它永不食肉,这便造就了它悲惨的命运。在自然界中,它只能小心翼翼地活着,在危险来临时只有逃跑一条路可走。其实鹿要改变生活的处境十分简单:食肉就可以了。食肉可以逐步攀上食物链的高端,牙齿逐渐锋利,肌肉逐步强健,但鹿没有。
   我想,在真正的危险面前,做出的反应更应该是一种本能。鹿不进化为食肉动物的原因很简单:善良!只是因为善良,在这不知多少载的漫长岁月里,鹿就这么简单地选择了沦为食物链的底层生物。它们总试图改变,但都拗不过自己的天性。
   宁可奉献自己,也不食一丝血腥。

◆扬子鳄


   它在地球上生活两亿年了。按说,两亿年了,总该改变改变了,不然实在没法适应周遭的环境。但它不,它硬生生地和两亿年前一模一样。两亿年了,与它最初一起走的那些生物,走着走着,便都不见了,只留它一族倔强地在这世界活着。它是在等人吗?那可真是不明智!它等的人,可是已经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呀!也许,它并没有那样的野心,那样的奢求。扬子鳄是知道的,世界早已今非昔比了。两亿年了,这沧桑,它比任何人都了解。
   它只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努力留住曾经的一切,去守护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同行的,早已都不见了,它们一起存在过的印迹,也快被两亿年的时光洗刷不见。但它,一定要向世界证明:“我们曾经那样真实地活过!”
   不愿改变,只愿时光永驻,回忆永恒;若是改变,那么自己——那个两亿年间一直坚守着的活化石也将随着时间同化,这也是一种灭亡吧!
   为了守护记忆,它会永遠做那个守梦人的。
其他文献
你一个人待着的时候, 是不是经常也会冒出一些奇怪的疑问: 人类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 我为什么会腰疼? 为什么可以喝牛奶?为什么爱吃肉? 我为什么岁数越大, 感觉脑子越不好用了?  其实, 这些问题的解答, 和我们的“老老老老祖宗”有关。  吃肉,原来我们是被迫的  8000万到6500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第一个灵长类祖先,和一个巴掌差不多大小,是吃水果和树叶为生的。  我们那时候的祖先, 还没学
以前玩乐队时,键盘手是个文弱的人,在电厂工作,来自农村。有一次闲聊时,他说起自己的家庭:“我的父亲也是个特别老实的人,他最大的过错就是把我和弟弟培养得这么胆小。”  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回想一下,我在县城中学教书的父亲也是一样——本分至极、老实至极。他曾经最大的追求就是把我培养成一个和他一样,可以旱涝保收的教师。  上初一时,我因脚踝患上骨髓炎,休学一年。父亲在报紙上看到山西稷山县有一家民办的骨髓
拍摄人:Lee  拍摄地点:挪威峡湾  拍摄时间:2015年12月21日  挪威国名原是“通往北方之路”,据传说古代北欧人来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一条沿岛北部海岸的“北路”,故名。挪威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其北部延伸到欧洲最北端,南与丹麦隔海相望。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异常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达15万个,故被称为“万岛之国”。  到挪威一定不能錯过的就是这里的北极光景色。极光出现最高频率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故人称王大令。幼从其父学书法,后学张芝草书,是不拘泥于古法的革新派人物,并劝其父改体,说“古之章草未能宏逸”,建议“大人宜改体”。王羲之采纳了儿子的意见,父子俩使书体变古为今,书法史上将父子二人并称为“二王”,王献之名声一度超过其父。张怀瓘说:“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米芾说:“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到唐朝时因
【摘要】2011版新课标颁布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的运用,本文以新课标前后语用现象的对比分析,来探查新课标的实践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语用;词语;篇章;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标的对比  2011版课标强调课程目标具体清晰,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课程性质强调了综合性和
在欧洲旅行,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是“有用”的垃圾,诸如旧杂志、空瓶子之类的东西,要想丢掉是需要付费的,而在大型超市丢弃这些垃圾的话则是免费的,有的超市甚至还会为这种“有用”的垃圾支付一点报酬。瑞典的许多大型超市里都设有一种特殊的装置,一旦顾客把“有用”的垃圾丢进去的话,机器就会吐出一张代金券。凭代金券,你可以在超市里换取一定金额的商品。  人们知道,欧洲的发达国家早已实行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制
我原来以为,换个工作,换个城市,就像换个裤头那样简单。  当时一个人从北京去美国,四六不懂,也就是简单托运两个巨大的箱子,随身书包里几十张盗版光盘,贴肉钱包里几张薄薄的百元绿色美钞,我首都机场里抱了一下面目如春花身体如高粱饴的女友,向老妈老爸挥了一下手,在飞机上曲折婉约地睡了一觉儿,就到美帝国主义的地方了:多数人讲英文,花草整齐,地上没痰和烟头,咖啡和可乐都散发着资本主义的味道。  所以想象从中国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论坛,聊金庸小说中大侠的钱都是从哪儿来的。我的意见是,钱从哪儿来的不重要。韦小宝抄了鳌拜的家,钱就够花一辈子了。但韦小宝不在乎钱,四处散给别人,散到最后钱反而越来越多。和韦小宝相反的例子是风际中,风际中背叛了天地会,想升官发财,清廷只用芝麻大的官就把他收买了。他到死都是一个穷人。   韦小宝和风际中象征了两个世界:韦小宝是武侠世界的人,风际中是现实世界的人。武侠世界里,钱一点都不
宋克(1327-1387年),字仲温,自号南宫生,长洲(现江苏省苏州市)人,家富,少时好学剑走马,志气高远,长得身材魁梧,一身侠气。元末乱世,各地民众揭竿而起,宋克也集结人马北上中原,准备造反,不料中途有变,他索性告别农民起义,扎进了文化圈,沉溺书法,“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  宋克擅長草书,特别是章草书法有特色。章草最早出现于汉朝,是将隶书简化、快写的一种书体,有隶书的波挑,又有
白谦慎从美国路过香港回北京小住,我约他在中环吃了一顿午饭,初次见面,谈天谈得很高兴。我早听说他热心推广张充和先生的书艺画艺,去年中秋前后张先生在北京、苏州开书画展览期间,他和北京的唐吟方都帮着策划,充和先生回美之后赐我的一幅工楷小品更是他们两位居间美言玉成。世道尚新,雅风飘零,难得张充和那样的书香闺秀一生写字画画清高到老年,我很感动,也很喜爱她的作品,到处寻求,不但拍卖会上以蜉蝣之力争撼大树,连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