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以来,柏拉图著作的真伪问题成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柏拉图生平最后一部作品《法义》(旧译《法律篇》)成了众矢之的。有一批学者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证明《法义》是"伪篇",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的学者力证《法义》是"真作",随之而来产生了大量不同学派的翻译版本,不同的解读版本,为我们呈现出《法义》文本研究的不同面相。本文关注的是《法义》的真伪之争、版本源流以及解读路径三个主要问题,通过解释经典文本阐释的三个维度,以期复归古典思想之"客观"面貌,反映现代研究者的思想路数,揭示《法义》的解读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