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材料】
2012年12月14日,河南省光山县发生一起校园惨案:36岁的村民闵拥军冲入一所小学内,砍伤22名学生。派出所民警在村民的协助下,将犯罪嫌疑人控制住。2013年1月7日,河南省光山县再次发生学生安全事故:四名小学生在上学途中溜冰玩耍,不幸溺水身亡。
【课标要求】
1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 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救、自护、互救、他救的常识。
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考点链接】
1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责任。
2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主要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
4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一起,共同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学校保护: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禁止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社会保护:全社会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司法保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办理案件时,要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的保护措施。
5 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面对突发事故和侵害,未成年人要学会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近几年,校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国务院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于2012年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这说明()
①国家重视保护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权②我国法律法规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③条例的公布能够确保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④国家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多项选择题
2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某中学开展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疏散演练活动。这样做()
A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防范自救意识
B 能杜绝学生安全事故发生
C 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社会保护的表现
D 有利于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3 我们要珍爱生命,是因为()
A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B 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C 生命既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
D 生命的意义在于时间的长短
4 中学生小菲沉迷于网络,通过网络结识了许多网友。一次,在与网友见面时,小菲遭到了网友的敲诈勒索。面对不法侵害,小菲应该()
A 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B 勇敢搏斗,拼死抗争
C 忍气吞声,任其发展
D 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二、非选择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25日是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各地将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育等活动。
材料二:2012年12月24日,江西省贵溪市一辆载有15名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导致11名学生遇难、4名学生受伤。
(1)请你为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你所在的学校存在哪些校园安全隐患?
(3)为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该如何做?(分别从社会、学校、自身三个方面来谈)
6 下面是某校九(3)班宣传板报栏里的部分内容,请你分析这些内容,回答问题。
在上面三栏做法中各有一项做法欠妥,请你任选一栏,找出其中不妥的做法,说明理由,并指出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一、1、D 2、AD 3、ABC 4、AD
二、5 (1)示例:校园安全无小事,警钟长鸣时时抓;关注安全,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等。(2)示例:校园附近存在非法网吧、电子游戏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混乱;校园内个别学生之间的非理性行为;校园内个别教师的教育方法粗暴;校园周边的小卖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3)社会有关部门应注重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行为,为保障校园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应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严格学校管理,完善安全防范措施,为保障师生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学生自身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防范侵害”一栏中的不妥做法:“路遇敲诈勒索殊死抵抗”。理由:未成年学生势单力薄,这样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正确做法:路遇敲诈勒索,应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不法分子作斗争,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也可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火灾逃生”一栏中的不妥做法:“强行穿越浓烟无需防护”。理由:这样做可能会吸入浓烟,使人窒息身亡。正确做法: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前行。“夏季游泳”一栏中的不妥做法:“同伴遇险急忙下水施救”。理由:盲目施救可能会导致施救失败,甚至危及自身生命。正确做法:保持冷静,运用安全的方法去施救。能在岸上施救的,绝不要下水去救;能用工具施救的,不要徒手去救;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要单独行动。
2012年12月14日,河南省光山县发生一起校园惨案:36岁的村民闵拥军冲入一所小学内,砍伤22名学生。派出所民警在村民的协助下,将犯罪嫌疑人控制住。2013年1月7日,河南省光山县再次发生学生安全事故:四名小学生在上学途中溜冰玩耍,不幸溺水身亡。
【课标要求】
1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 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救、自护、互救、他救的常识。
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考点链接】
1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责任。
2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主要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
4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一起,共同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学校保护: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禁止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社会保护:全社会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司法保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办理案件时,要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的保护措施。
5 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面对突发事故和侵害,未成年人要学会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近几年,校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国务院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于2012年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这说明()
①国家重视保护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权②我国法律法规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③条例的公布能够确保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④国家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多项选择题
2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某中学开展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疏散演练活动。这样做()
A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防范自救意识
B 能杜绝学生安全事故发生
C 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社会保护的表现
D 有利于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3 我们要珍爱生命,是因为()
A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B 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C 生命既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
D 生命的意义在于时间的长短
4 中学生小菲沉迷于网络,通过网络结识了许多网友。一次,在与网友见面时,小菲遭到了网友的敲诈勒索。面对不法侵害,小菲应该()
A 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B 勇敢搏斗,拼死抗争
C 忍气吞声,任其发展
D 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二、非选择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25日是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各地将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育等活动。
材料二:2012年12月24日,江西省贵溪市一辆载有15名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导致11名学生遇难、4名学生受伤。
(1)请你为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你所在的学校存在哪些校园安全隐患?
(3)为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该如何做?(分别从社会、学校、自身三个方面来谈)
6 下面是某校九(3)班宣传板报栏里的部分内容,请你分析这些内容,回答问题。
在上面三栏做法中各有一项做法欠妥,请你任选一栏,找出其中不妥的做法,说明理由,并指出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一、1、D 2、AD 3、ABC 4、AD
二、5 (1)示例:校园安全无小事,警钟长鸣时时抓;关注安全,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等。(2)示例:校园附近存在非法网吧、电子游戏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混乱;校园内个别学生之间的非理性行为;校园内个别教师的教育方法粗暴;校园周边的小卖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3)社会有关部门应注重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行为,为保障校园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应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严格学校管理,完善安全防范措施,为保障师生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学生自身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防范侵害”一栏中的不妥做法:“路遇敲诈勒索殊死抵抗”。理由:未成年学生势单力薄,这样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正确做法:路遇敲诈勒索,应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不法分子作斗争,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也可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火灾逃生”一栏中的不妥做法:“强行穿越浓烟无需防护”。理由:这样做可能会吸入浓烟,使人窒息身亡。正确做法: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前行。“夏季游泳”一栏中的不妥做法:“同伴遇险急忙下水施救”。理由:盲目施救可能会导致施救失败,甚至危及自身生命。正确做法:保持冷静,运用安全的方法去施救。能在岸上施救的,绝不要下水去救;能用工具施救的,不要徒手去救;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要单独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