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副刊与时代话语的互动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n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初期的《春城晚报》副刊的种类格局和文化特质,是从试刊时就沿袭下来的,副刊呈现出的面貌是对改革开放初期时代变迁的反映。以改革开放初期的《春城晚报》副刊为研究个案,旨在透视副刊与时代话语互动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当下副刊发展面临的情况。
  【关键词】春城晚报;晚报副刊;改革开放;社会变迁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民族大学2016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编号2016QN24)的研究成果。
  一、改革开放初期晚报副刊的面貌呈现
  一是作为晚报的“半壁江山”。《春城晚报》创刊于1980年,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首家新创办的晚报。自创刊以来,副刊一度撑起了晚报的“半壁江山”。在80年代的一次读者调查中,副刊還被证明是读者最喜爱的版面。[1]当时的《春城晚报》副刊发刊周期稳定,数量较多。创刊伊始,晚报共有4个版面,其中副刊版占了一整版。除了星期六休刊外,晚报副刊一周出版六期,版面位置在第三版或第四版,是当时晚报除了新闻、评论之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晚报副刊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本文选取了1980年1月、1982年1月、1987年1月和1992年1月作为样本。据统计,样本中的副刊期数分别达26、27、28、30期。发刊期数的稳定增长,也说明了副刊在当时晚报中占有的份量。在实践过程中,晚报副刊形成了包括文史副刊、文学副刊、科学副刊、生活副刊等几大类,拥有十余个子品牌的副刊格局,其中尤以文史副刊、文学副刊为主,科学普及、生活资讯等副刊为补充。
  二是作为文化知识传播者。与报纸基本定位相一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满足普通市民的求知欲,副刊扮演的角色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这一阶段里晚报最为固定的副刊品牌是《大观》《山茶》《科学天地》和《星期天》。副刊《大观》刊登过《保山的花街》《鹤庆狮灯》等文史知识文章。“从1980年到1985年,有关民族文化知识的稿件约占《大观》版刊用稿的九分之一,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情况,或多或少,或详或略,都有所反映、都有所介绍。”[2]《山茶》是以发表文学体裁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副刊,刊登过《琼玉铺春城》等文学作品;《科学天地》是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副刊,刊登过《怒江水为什么那么汹涌》《杞麓湖畔落水洞》等文章;《星期天》是以传递生活资讯为主要内容的消闲副刊,刊登过《鸽子—和平幸福的象征》等文章。此外,晚报还推出过《春城画刊》《小桔灯》等副刊,发表了大量绘画、雕刻、书法以及儿童文学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尽管不同的晚报副刊主题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兼具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面向社会各层面的受众。
  三是作为读者互动的平台。与新闻和评论等内容相比,副刊与读者的互动性更强,副刊版面为编辑与读者搭建了沟通的桥梁。第一种形式是读者来信,或投递稿件,或更正内容,或提出意见,或争锋辩论,或补充信息,副刊因此成为读者展示才华、自由辩论、畅所欲言的平台。当时通过来信的形式向晚报投稿的作者非常多,如《山茶》副刊,每天来稿少则十几篇,多则几十篇;第二种形式是积极举办文学征文活动,如1989年的谷丰杯云南首届青年诗歌大奖赛、春兰空调微型小说奖、红塔散文奖等,以此带动读者参与文学写作,并在当时的社会上形成了以文学副刊为中心的“文学创作交流圈”,拉近了读者与报社的距离;第三种是和当时的昆明市文化馆、五华区文化馆等机构共同举办“文学讲习班”,连续举办多届,为文学副刊培养了大批作者,也为副刊拥有丰富的稿源提供了保证。三种不同形式的读者互动,为晚报积累了大量的受众,优化了副刊乃至整个晚报的传播效果。
  二、时代话语与副刊的互动
  (一)时代话语赋予晚报副刊文化特质
  话语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的言语文脉中,它是社会实践的能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报纸副刊反映出了社会话语的更迭变化,文化启蒙和知识教育也成为报纸副刊的时代使命。时代要求社会各界吐旧纳新、改变观念,报纸副刊的话语呈现出与时代环境相符的“百花齐放”的特点,重视杂文、言论以及文学作品是对副刊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晚报副刊反思历史问题,宣传时代进步思潮,在“文学热”和“美学热”的影响下,成为了文人的乐园、知识的殿堂。
  晚报副刊体现出典型的精英办报特点,掌管报务的基本上都是学识丰富、经验深厚的知识分子。有学者曾评价80年代的这批传媒从业者:有令人惊叹的光辉业绩,也有不堪回首的痛苦旅程,对中国的改革有更深切的历史感和迫切性,怀着近乎宗教一般热情的理想主义精神。[3]改革开放初期晚报副刊编辑大多有丰富的学养,也曾走过跌宕起伏的时局变迁。改革开放给了他们发挥才智的广阔平台,在他们的主导下,当时副刊的旨趣显得格外崇尚知识与文化,副刊因此成为文化教育和思想启蒙的阵地。当时的《春城晚报》副刊编辑部,先后有4名中国作协会员、14名云南省作协会员。他们既是编辑、记者,又是作家、诗人,在编辑和采访中竞展才华。他们勤奋写作,出版了40多部作品集,有的作品获得全国大奖,还有的作品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和100多种选本。[4]他们和省内外作家广有联系:1982年,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冰心为副刊《大观》下属的“儿童之页”版面投寄过散文《忆昆明——寄春城的小读者》,1985年11月7日创刊的《小桔灯》副刊的刊名由冰心题写。在一批有学识、有追求又富有社会理想的知识分子的主持下,晚报副刊的内容表达呈现出浓郁的时代特征。
  (二)媒介环境的变革造就副刊的影响力
  《春城晚报》创刊前,曾组织考察组前往重庆、成都、南京、上海、长沙等城市的报社考察。1979年下半年,《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老牌知名晚报还是尚未复刊。考察组成员曾回忆:“在北京,我们找到原北京晚报的负责人顾行同志,他毫不掩饰对云南要办晚报的惊讶。问到北京晚报是否打算复刊,他坦诚地说:办晚报,可是一件危险的事;北京晚报要不要复刊,还要看一看再说。在上海,好不容易找到市委宣传部,得到的回答也是冷冰冰的:原来新民晚报的人都散了,房子也没有了,现在还没有恢复新民晚报的打算。”[5]
其他文献
有一个诗人爱德恩·摩西曾这样写道:“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听到了苍蝇的嗡鸣。”本来我以为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但是我的朋友,一位昆虫学家跟我说,人死的时候听到苍蝇的声音,这可能性很大呢。事实上,有好几次都是这些恶心的小东西帮我破了案。  ——亨利警长    扑朔迷离的三具尸体    2011年8月的一天,美国印地安那州波里斯市警员局接到居民报案。说是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一直没有见到—位60多岁名叫约翰·瓦尔
出错的利息    张凌聪放学回到家里,发现桌上摆着一本活期存折及一沓钱。他拿起来数了数,有6827元,再看看存折,余额栏为0。  这时老爸冲好凉出来了,见凌聪在摆弄他的钱,高兴地说:“这是我攒了一年的稿费,明天和爸爸一起去捐给希望工程,让更多的小朋友可以上学。拿着,这27块的利息给你买零食吃。哎,6800块钱一年的活期利息怎么才27元啊?利率是多少呢……”  “银行计算的总是没有错的。”老爸很快就
章开沅先生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学度过的。在大学这个知识人的特别社区,他有过安慰,也有过遗憾;有过大成就,且有过大承担;而无论身份角色如何变化,他对大学都有着持续的关爱和期待。他于抗战结束之后与大学结缘,一直在大学栖居到生命历程的终了。他的大学情结和大学理想,已经影响并仍影响着社会对大学的认知。战士上大学  章开沅祖籍浙江吴兴,出生于安徽芜湖,因家道中落,知识发蒙格外曲折,小学奔波数地才得完成。
引言:Hi!大家好!欢迎来到由我科学小探头主持的科技情报站,这里有最新奇的搞怪发明,最前沿的科技资讯,还有妙趣丛生的科学趣闻,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大惊小怪、大喜过望!    智商变变变  寒假开始了,科学小探头我啊,懒在家里不想学习了。妈妈说,脑子不动会变成笨蛋的!脑子老是不动真的会变笨蛋吗?  4年前,英国伦敦大学的苏·拉姆斯登博士找来了33名小学生,并测试了他们的智商。时隔四年又再次
刚刚过完农历新年,大家都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之中。初六一大早,老咪就穿戴整齐,因为今天是老咪侦探事务所正式挂牌营业的日子。在震耳的鞭炮声中,老咪亲自挂上了“老咪侦探事务所”的招牌。虽然刚刚开业,但是老咪大侦探的威名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光临事务所开业庆典的人络绎不绝。迎着寒风的老咪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翘首等待着新助手的到来。“这都几点了?第一天就迟到,唉——”老咪非常失望。  这事儿还要从昨天说起。
每年一度的动物达人秀又要开始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加紧练习,希望能入围比赛。  玛莉小姐这些天可忙坏了,不过不是破案,而是她参加了一个声乐培训班。她想证明一下除了破案以外,她的歌声也是很优美的。  玛莉小姐真的很勤奋,每天都有很多问题去请教授课的约克夏老师。玛莉小姐来到办公室,只见约克夏老师闷闷不乐的。  “这是怎么了,约克夏老师?”玛莉小姐关切地问道。  “不知为什么总是听到有人唱歌,已经闹了
时下正引领着社会审美潮流的“文艺青年”们,大概不会去主动阅读张平的小说。那些沉重的主题、冰冷的现实、办公桌上摆着党旗和国旗的主人公,以及常常因激情表达的需要而略显直白、不够委婉的呐喊,都不是这群被当代“纯文学”、西方现代小说和网络文学喂养大的年轻读者的“菜”。对此,张平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代表作《抉择》的“代后记”里写道:“如果别人卖的是人参,那我就心甘情愿地卖我的胡萝卜。只要能对我们现实社会的民
这两天森林里有一个传言,就是食蚁兽家里出现了幽灵……  老咪当然不相信有什么幽灵,所以他很想知道是谁在搞鬼。  于是,老咪和玛莉小姐来到了食蚁兽家。第一眼看到这幢房子,老咪甚至怀疑是不是真的有幽灵存在。因为在灰暗的天空下,这所巨大的房子真的令人有点儿毛骨悚然。  一看到食蚁兽,老咪就知道他晚上肯定没睡好觉。“我想我的房间里有一个幽灵。晚上睡觉时,我能听见它在墙里面走动。”食蚁兽小声地说,生怕幽灵再
老咪这两天很清闲,坐在事务所里悠闲地喝着茶水。忽然,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助手玛莉小姐习惯性地接起电话:“您好!这里是老咪侦探事务所……”只见玛莉小姐的脸色严肃起来。是仓鼠妈妈,她的宝宝不见了!  老咪和玛莉小姐火速赶到仓鼠家,仓鼠妈妈哭得很伤心,本应躺着4个宝宝的摇篮里现在只剩下3个。他们似乎没有听到妈妈的哭声一样,还在安稳地睡着觉。老咪观察了一下,发现门锁没有被撬的痕迹,屋子里也没有被翻过的痕
名师简介:肖莉萍,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技法指点  同学们在写人时容易写成千人一面,写出的人物没有特色,不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该如何写,才能展现人物的特点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是抓住典型外貌绘神。如《藤野先生》中“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短短几句话,读者就能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