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何提高,本文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提出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来解决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标.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密切相关,对理解数学内容的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学习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人根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在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中应特别重视的10个重要能力,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把它们理解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恰当的.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6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可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数学核心素养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10个核心素养是一脉相承的,关键要素的表达是基本一致的.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是基础.中学阶段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性质与理念,整体掌握数学课程目标,特别需要整体感悟数学核心素养,整体认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主线—主题—关键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感悟、理解抽象、推理、运算、直观的作用,得到新的数学模型,改进思维品质,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关键能力,改善思维品质.
  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首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策略
  1.教学设计兼顾知识取向和能力塑造取向
  (1)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通过教学评价检查核心素养.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2.整体把握数学课程,主题(单元)教学
  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性质与理念,整体掌握数学课程目标,特别需要整体感悟数学核心素养,整体认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主线—主题—关键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题(单元)”作为进行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考对象.“章”作为单元,如将“全等三角形”作为教学设计单元,也可以以数学中的重要主题为教学设计单元,也可以以数学中通性通法为单元.
  3.问题引领——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
  “问题是关键”,数学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在数学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中,这也是关注的重点.
  数学教学不仅要准确地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训练.训练发散思维是为培养创造性意识服务的,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追求知识间的新关系.不少习题,可有多种解法,解完一道题后,要引导学生反思一下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启发他们多角度地去想问题.
  4.创设合适情境,掌握学情,加强“会学”指导
  创设合适情境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另一关注点.首先要对“情境需要”有个全面的认识,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历史情境.情境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便于理解学习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进而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
  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不能太急.数学教师强调“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需要坚持、总结、提升.
  5.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
  数学知识中美的存在并不少,例如,黄金分割比.黄金分割比是指将整體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约为0.618,并且这一比例也是被世界公认的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考虑到黄金分割比,如建筑设计、机械设计、园林设计等,所以,数学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和欣赏美,教师要教导学生和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和意识.
  6.体现数学学科的思想性
  所谓数学思想主要是指学生对各个数学概念、数学结构和数学方法的本质性认识,是学生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提炼的数学观点,对整个数学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所提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是指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所蕴含的抽象的数学思想、推理思想和建模思想,以及由这三种基本思想所延伸出来的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换化规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随机思想和抽样统计思想等.
  三、总 结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适应了新课程改革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需要.作为一线教师,应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性质、内容及特征,将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奠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9.
  [2]洪燕君,周九诗,王尚志,鲍建生.《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征询——访谈张奠宙先生[J].数学教育学报,2015(3):35-39.
  [3]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第1辑):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其他文献
【摘要】自从实施新课改后,我国各校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分析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对今后初中数学知识教学有所帮助.  【關键词】参与式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有效性  目前,初中学校开始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初中数学更容易被学习与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初中数学课堂质量更有效率.  一、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
【摘要】随着我国21世纪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其指导理论,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落实到具体的学科之上,以具体的学科为载体,数学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小学阶段更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因此,小学数学和核心素养之间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梁,即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基于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对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后应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