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如何培养学生应急能力之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正在大力推行之中,人们热切希望学校体育的改革能够更切合实际生活,更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安全快乐成长。然而,人们现实生活中突发事件与灾难的频繁发生,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一与人的生命安全和幸福息息相关的严峻现象。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体育有必要也有这个能力为学生们的健康、安全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就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这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方法作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对应急能力的认知水平
  生物学及其相关科学认为,所谓“应急能力”是指人在突然遇到某种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时,身体在瞬间做出的自我保护性动作而将危害化险为夷的综合能力。众所周知,当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会产生一种本能的、下意识的保护性反应。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突发事件,有的人难以避免地受到了伤害,甚至发生更大的不幸;而有的人却以其自身养成的机敏与沉着,凭借机体训练有素的应急防御能力和肢体的下意识应变能力化险为夷,或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这里所指的后者就是我们学校体育需要培养的应急能力。实践证明,学校体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
  二、把握处理应急能力的决定要素
  从人体生理和运动心理学角度讲,形成这种应急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大脑敏捷、沉着的思维反应能力和快速支配肢体运动的能力;(2)人在各种身体姿态下的平衡控制力;(3)身体各肌肉群的爆发、协调能力;(4)具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心理;(5)身体处于不同体位的时空感知觉,等等。这几方面的能力是建立在人们的瞬时反应、快速行动、爆发力、灵敏性和平衡感等身体素质基础之上的。换言之,我们的应急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有素的身体和聪明的、冷静的、能随机应变的大脑。因此,在我们计划培养学生应急能力时,就需要从上述各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目标锁定。
  三、训练应急能力的有效途径
  1.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是学校体育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对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当纳入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培养对象的面才能更加广阔,所取得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更加强大。在这个环节中,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是推行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的重点,而体育教师的执行工作是整个培养任务完成得是否满意的关键。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练习与各类专门的应急训练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并且与相关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首先,在进行快速跑教学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紧急情况、火灾场景等进行快速跑的反应练习和冲刺跑训练。在体操课教学时,利用体操垫子、跳箱等做各种安全的翻滚、腾跃、缓冲落地训练,使学生形成遇到危急情况能快速地作出本能的应急反应和动作。这样教学,既能改革以往体育课教学略显沉着的教学风格,又能活跃体育课教学气氛,增加体育教学与练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在这种愉快的、刺激的教学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激活、发展了学生们的应急能力。
  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让学生学练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和技能,包括各种器械上的动作和方法。例如,纵箱的纵横向腾跃,单杠的单挂膝上,双杠的肩倒立接前滚翻等。通过有一定难度动作的教学和训练,使同学们养成临危不惧的良好心理和不怕困难勇于积极拼搏的精神。再次,在体育课室内教学中,充分利用声像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场景的展示,给学生大脑以直观的强度刺激,通过紧张的画面、声音、文字多种媒体刺激,加强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快速应急反应。
  2.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应急能力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对外宣传的主窗口,也是我们培育学生应急能力的重要场地,对学生的应急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必须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时,应经常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发展学生的多项能力。此外,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体育俱乐部,使同学们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俱乐部和善长的体育项目。例如,引进拓展训练中的“过断桥”“信任背摔”“翻越救生墙”“穿过电网”等,以此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力、快速思维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和遇到困难时及时应变的能力。
  3. 在学校体育宣传方面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
  对学校体育的宣传,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非常重要。一方面,学校体育是磨炼、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我们学校的工作主体——学生,对学校体育非常关注,并且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科学、健康的方法指导和帮助,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需求做好宣传工作,使尽量多的学生接受到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
  四、结论与建议
  (1)学校上级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推行、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影响极大,这是一个导向,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2)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的执行者——体育教师和相关工作者,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学生的责任心,是我们能否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要素。
  (3)一般说来,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解概念;经验学习;场景设立;模拟实践,等等。学校中的应急培育还须考虑到年龄、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和区别。
  (4)面对突发事件,人的镇定心理和从容态度,是我们在培养学生应急能力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5)在培养学生应急能力的过程中,实践体验和经验学习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学校体育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及时宣传、培养学生的应急思维和应急能力,这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务必需要履行的神圣职责。
  (兰溪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目前认为,构造升降、气候所控制的湖平面变化以及沉积物的供给对陆相湖盆层序发育的范围、厚度、演化阶段及层序边界的形成起着主要控制作用,而对于同一湖盆演化的不同阶段,则是
鲁迅先生的杂文,在鞭挞丑恶时,无一不带嘲笑的口吻”。“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的“国粹”。用笑话作比,飞跃联想,把抽象的事物说得浅显明白,饶有兴味,使用使人们在笑
识字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比较严重。本文试结合一些实例来阐述教学策略
选取塔中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模拟实验,以研究其在表生岩溶作用下的溶解动力学特征。实验分别在30,50℃下,用pH值为3~6的盐酸溶液,恒温水浴加热进行。结果表明:4种样
摘要:当前,随着语文课堂改革的深入,小学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起色。然而,学生在作文课上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情形依然存在,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还十分严重。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变作文教学自我封闭、闭门造车与社会隔绝的状况,构建开放的作文教学指导体系,从多渠道地积累,多形式地指导,开放式的作文评价入手,让学生的作文彰显活力。  关键词:开放;积累;评价    当前,随着语文课堂改革的深入,小
水平水井是开采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的有效方法,水平水井施工包括钻进、护壁、扩孔、井管安装、填砾、洗井等步骤。对导向钻进铺管技术在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地下水开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