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川边兴学对藏族女性的近代启蒙与塑造——巴塘女学堂师生合影考

来源 :中国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2008zxff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8年巴塘女子官话学堂的开办,标志着川边近代女子教育的发轫.赵尔丰等当政者继承中国古代两千余年前关于教育之于政治功能的传统思想,强力推行女学,以救亡图存;同时清末国人自办女学方兴未艾.这两股重要力量及其他因素促成了川边早于内地某些地方兴办女学.川边兴女学,以开办官话学堂为主、初等小学堂为辅;以塑造忠君爱国、通晓汉语、集贤妻良母和英雄豪杰于一身的“新女性”或“女国民”为目标;办学章程、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内容,一方面体现了对学部教育章程和宗旨的贯彻执行,是全国官办女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与内地女学也存在差异,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文章将巴塘“第一女子学堂”稀世老照片和新见《关外女学堂章程》等原始史料,与民初以来巴塘人才持续涌现的典型现象结合起来,对晚清女子教育是“教育之根基”或“根本”的观点作出了实证性的诠释.
其他文献
  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骨髓抑制是其常见而重要的副反应。化疗药物都是细胞毒性药物,在有效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也会有杀伤作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