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化: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传播学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bing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及安全维护问题凸显。如何防范域外异质性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冲击,如何更好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于党的执政和国家的政治安全来说,是一个尤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文章立足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充分借鉴和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日常生活化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相关理论阐述,指出我国传统单一的、显性的、自上而下的灌输式、宣传式意识形态传播机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如效度困境、第三代政治传播对主体主导性的消解、公民社会成长对单向式宣传与灌输的冲击等。而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则强调传播主体选择上的社会化、以需求与偏好为中心的传播机制选择、传播话语的日常生活化、多场域的渗透策略,以及多媒介的传播渠道等。当前应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理念,优化传播主体、渠道和方式,汲取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合理、高效的意识形态传播与安全维护机制。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孩子们拥有了一个漫长的“寒假”。困在家中,百无聊赖之下,原本管教严格的父母也会对孩子“网”开一面,允许他们玩玩手机游戏、看看网络视频;原本管教宽松的家庭,孩子更是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世界里“撒欢儿”。假期本就是中小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问题更为凸显,中小学生拿父母辛苦积攒的存款打赏主播、游戏充值等新闻不时出现。还有一些中小学生上了诸如买卖游戏账号、
前不久,陕西省某中学英语老师多次催学生交作业无果而在班级群里辱骂学生的事件引发公众热议,不少人批评该教师道德素质低下。就该事件而言,笔者认为,更多与教师情绪管理失控有关。事实上,很多家校矛盾、师生矛盾,都是因为当事人情绪控制不当造成的。从这一点来说,教师应该加强情绪管理,在创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科学认知情绪产生的根源  面对疫情,教学方式发生改变,教师克服诸多困难开展线上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持有不同的观点。其原因是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临床使用的经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笔者对其原因及不同梗死部位、不同时期的病理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联合针刺放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咽炎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实
萧红小说创作思想从图解左翼意识形态到关注人类愚昧,呈明显变化。其原因有二。其一,萧红作为独立女性的追求没有在萧军这样的左翼作家身上最终实现,左翼意识形态也没有给她
<正>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组于1971年9月学习了山西稷山县头针疗法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头针麻醉,至1972年7月底共作手术287例,成功率达90%以上。(一)头针麻醉根据:①头
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是工程项目存在违法发包、分包及转包的现象.产生违法发包、分包及转包的原因很多,通过分析建设单位违法发包、施工单位违法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