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伴”。退休后的老人如果缺乏对新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适应,少了重要的精神寄托,则易对芝麻绿豆般的小事都斤斤计较。本案例中的崔大爷和老伴结婚几十年,走过不少风风雨雨,然而,却因陈年往事耿耿于怀,给美好的晚年生活平添波折。
求助人崔大爷:
我和老伴结婚几十年了。在我们18岁的时候,双方父母一手包办了我们的婚姻。当时因为家庭条件有限,经济拮据,也没有过花前月下的浪漫。老伴年轻的时候,长得很漂亮,有点明星的容貌。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我還脸红了呢,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新娘可以这么漂亮。
婚后我们生了3个孩子,家里人多,负担重,常常为钱发愁。当时,老伴厂里有个师傅很照顾她,总是忙前忙后地帮助她,一来一去,这两人好得不得了。身为丈夫的我,当然接受不了,当即就把这事儿告到了双方父母那儿去了。经过长辈的批评和道德教育,老伴和那个师傅断了一切往来,对我和孩子也比以往更好,我想这一定是她心里有所愧疚的原因。此后的几十年生活中,老伴一直安分守己,一心一意打理这个家,努力尽到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
现在3个子女都成家有了孩子,三代同堂其乐融融。老伴对孩子特别疼爱,时不时地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送点吃的,偶尔照顾孙子。那天,老伴去了孩子家,整整呆了一天,到了晚上8点还没回来。我打电话给孩子,可孩子说妈妈早已经回去了。过了很久还是没见她回家,我担心她就出门去找。在离家不远的路上,我看到老伴跟一个她原单位的同事站着聊天。看到这一幕,我气不打一处来,她这么晚不回家跟同事聊天,根本就不把我当回事儿,弄不好还跟人打听以前相好的情况呢。一想到这些,我更加生气,转身就往家走。
那天以后,我总不自觉地想到老伴跟她的同事讨论那个男人的画面。我再也不放心让她单独出门,万一又跟她同事遇上,扯出个旧情复燃,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在这种情绪的积压下,我们拌嘴也多了,“老情人”、“老相好”、“有外心”等词,频繁地从我嘴里蹦出,老伴每次听到这些都一脸委屈,气得想哭。看到她这样,我扪心自问难道是我错了?
心理分析:
人在进入老年期时会遭遇很多的变革,如身体渐渐衰老、淡出社会的主舞台,这些变化也带来了老人心理上的变化。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崔大爷人到老年,却对老伴的婚姻忠诚度产生了怀疑。当然老伴年轻时所谓的一段“情史”是导致崔大爷、对老伴心存怀疑的一个导火索。为何崔大爷老了才开始纠结这件事?因为步入老年的崔大爷无需为生活操劳,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自然也有更多的时间去猜疑老伴;其次退休在家,崔大爷的社交广度缩小,老伴成了他生活的重心之一,对于老伴的一举一动他都格外关注;再者,退休的老年人无法再像参加工作时创造很多社会价值,自信心随之减低。崔大爷心中担心因自己“失去魅力”无法抓住老伴的心。
崔大爷内心的难过与生气是能理解的,要知道猜疑中的“疑”是建立在“猜”的基础上,是缺乏明显的事实根据和合理的逻辑思维。崔大爷首先要做的是放下猜疑,信任老伴,若还是心存猜疑,可找老伴沟通,把自己的担心告诉老伴,一起商量解决之道;其次,崔大爷需要花时间为退休生活创造新鲜度,虽然人到老年,但生活也可以多一些激情。
建议和崔大爷一样的退休老年朋友,适应自己角色上的转变,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如参加社区老年人活动、发挥余热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老年人虽没有旺盛的精力,但通过岁月积累的社会、工作经验是年轻人所不能及的,老年人无需妄自菲薄。
求助人崔大爷:
我和老伴结婚几十年了。在我们18岁的时候,双方父母一手包办了我们的婚姻。当时因为家庭条件有限,经济拮据,也没有过花前月下的浪漫。老伴年轻的时候,长得很漂亮,有点明星的容貌。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我還脸红了呢,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新娘可以这么漂亮。
婚后我们生了3个孩子,家里人多,负担重,常常为钱发愁。当时,老伴厂里有个师傅很照顾她,总是忙前忙后地帮助她,一来一去,这两人好得不得了。身为丈夫的我,当然接受不了,当即就把这事儿告到了双方父母那儿去了。经过长辈的批评和道德教育,老伴和那个师傅断了一切往来,对我和孩子也比以往更好,我想这一定是她心里有所愧疚的原因。此后的几十年生活中,老伴一直安分守己,一心一意打理这个家,努力尽到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
现在3个子女都成家有了孩子,三代同堂其乐融融。老伴对孩子特别疼爱,时不时地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送点吃的,偶尔照顾孙子。那天,老伴去了孩子家,整整呆了一天,到了晚上8点还没回来。我打电话给孩子,可孩子说妈妈早已经回去了。过了很久还是没见她回家,我担心她就出门去找。在离家不远的路上,我看到老伴跟一个她原单位的同事站着聊天。看到这一幕,我气不打一处来,她这么晚不回家跟同事聊天,根本就不把我当回事儿,弄不好还跟人打听以前相好的情况呢。一想到这些,我更加生气,转身就往家走。
那天以后,我总不自觉地想到老伴跟她的同事讨论那个男人的画面。我再也不放心让她单独出门,万一又跟她同事遇上,扯出个旧情复燃,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在这种情绪的积压下,我们拌嘴也多了,“老情人”、“老相好”、“有外心”等词,频繁地从我嘴里蹦出,老伴每次听到这些都一脸委屈,气得想哭。看到她这样,我扪心自问难道是我错了?
心理分析:
人在进入老年期时会遭遇很多的变革,如身体渐渐衰老、淡出社会的主舞台,这些变化也带来了老人心理上的变化。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崔大爷人到老年,却对老伴的婚姻忠诚度产生了怀疑。当然老伴年轻时所谓的一段“情史”是导致崔大爷、对老伴心存怀疑的一个导火索。为何崔大爷老了才开始纠结这件事?因为步入老年的崔大爷无需为生活操劳,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自然也有更多的时间去猜疑老伴;其次退休在家,崔大爷的社交广度缩小,老伴成了他生活的重心之一,对于老伴的一举一动他都格外关注;再者,退休的老年人无法再像参加工作时创造很多社会价值,自信心随之减低。崔大爷心中担心因自己“失去魅力”无法抓住老伴的心。
崔大爷内心的难过与生气是能理解的,要知道猜疑中的“疑”是建立在“猜”的基础上,是缺乏明显的事实根据和合理的逻辑思维。崔大爷首先要做的是放下猜疑,信任老伴,若还是心存猜疑,可找老伴沟通,把自己的担心告诉老伴,一起商量解决之道;其次,崔大爷需要花时间为退休生活创造新鲜度,虽然人到老年,但生活也可以多一些激情。
建议和崔大爷一样的退休老年朋友,适应自己角色上的转变,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如参加社区老年人活动、发挥余热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老年人虽没有旺盛的精力,但通过岁月积累的社会、工作经验是年轻人所不能及的,老年人无需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