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中天“品三国”看当下语文教学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科学教育频道连续播出了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品三国”的节目。作为—个熟悉三国的语文教师,我居然乐此不疲,每天信守着这将近一小时的心灵之约——成了易老师的铁杆儿“粉丝”。5月18日,中央电视台又作了一档特别节目——《拷问易中天》,到场的几乎都是易老师的“粉丝”:有年逾六旬的老人,有稚气未脱的娃娃,有北京当地的,也有不计成本从大老远专程赶来的。易老师的课吸引了全国数以千计的人。看到这,我在想:同是语文课(或叫人文学科课),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为什么就吸引不了学生呢?易老师在荧屏里,我们在荧屏外,我们之间没有互动,没有交流,没有讲谁是主导,谁是主体,而且易老师采用的是为大多数教师所唾弃的填鸭式的一言堂讲课法,但我们观众却听得津津有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是不是需要站在这个视角审视一下当下的语文教学呢?
  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之所以能吸引人,我想是与以下几点分不开的:1.精心准备。据易老师说将近一小时的演讲大约要准备五天。这五天还不是说一切资料都从零开始查找,而是大部分知识已经积累在头脑里,只不过有些有点儿模糊,这五天里只是再将这些内容明确一下。看来,用“一辈子来备课”在易老师这儿已经落实在了实践层面。2.出口秀的才华。易老师的出口秀让人没有生疏感,他说出来的话,就像是朋友、邻居说出来的,生活味、人情味很浓。易老师善用排比句,围绕一个问题层层深入,让我们窥见其本质。3.让作品浸泡在生活里。据易老师自己讲,他在处理三国风云人物时,力求还人物本来面目。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有伟大的举动,也有错误的言行。易老师通过自己的归纳、分析、综合、演绎,使人物有血有肉,呼之欲出,仿佛那人就在眼前,使作品塑造的形象与读者、听者没有距离感。
  回过头看我们所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教师们在处理教材时仍囿于手头的那本参考书,不去拓展、补充、丰富、挖掘教材,结果使学生学习起来如同盲人摸象。可喜的是,有不少名师,如窦桂梅老师和薛瑞萍老师等,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比如窦桂梅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她就将当时圆明园被毁是与清政府外交失败分不开的这样一个事实告诉了学生,使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如果把备课视为一个纳的过程,那么讲课则是一个吐的过程。生活化、充满人情味、与时俱进的课堂语言,再加上精彩的内容很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比如张康桥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如果你是林冲,别人一再强调你是犯人,还嘲笑你没真功夫,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这样说:“他妈的,我非打死你不可!”
  师:特殊的时候,我们用特殊的词来表达情感,有一位著名作家写过一本书(题目是《狗日的粮食》)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在这里,这位同学用了“他妈的”说明实在是忍不住了,但林冲还是忍住了。
  生:忍住了。
  这样贴近生活、有人情味的语言,学生听着还会在课堂上打瞌睡吗?
  易中天老师“填鸭式的一言堂”教学仍然能获得成功,这说明了什么呢?给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有什么新的启示呢?荧屏上的易中天老师正如他的姓一样,平易近人,他讲得神采飞扬,观众听得废寝忘食。我想至少能证明一点:讲授式教学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有它存在的必要,关键是要看我们怎样讲。
  记得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农民看了一堂语文课后说,几个小娃娃在那儿瞎起哄,还要老师干什么呀?还不如我们那孩子在家自学得了。这个农民看到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我们的老师谈“讲”色变,于是让学生自教,这种自教处理不好,很难说它不是原地踏步式的学习。易中天老师的成功肯定地告诉了我们:讲授式学习是几千年语文教学沉淀下来的精华,我们不能简单地舍弃它,革它的命,而应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怎样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在该讲授时就讲授,并且要讲得理直气壮,讲出精彩,讲出味道,讲出名堂,讲出风格,讲出希望。
  
  责 编 涵 冰
其他文献
每个人每天都需要睡觉,那么你知道睡多长时间有助于保持身材苗条吗?近日,加拿大科学家揭开了这个秘密:每天晚上睡7~8个小时最不容易发胖。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的科学家吉恩·菲利普·沙皮科研小组对276名年龄在21~64岁的成年人进行了体重测量和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的人或者超过9个小时的人比那些每晚睡七八个小时的人体重会增加得更多。  沙皮教授说
【摘 要】时政新闻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主阵地,在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出现可以作为转型突破口,但其制作、传播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以央视《主播说联播》栏目为例对这些困境进行探讨,为主流媒体在时政新闻发布中如何制作好、使用好短视频提出对策建议。守正创新是主流媒体的共同使命,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应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不固步自封,不一味讨好,以开放的姿态和过
自从飞机被应用于军事,隐藏己方飞机的踪迹,便成为军事强国追求的目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透明飞机”的尝试,到现代战争中“无视”敌国防空网的隐形飞机,飞机设计师们为了让空袭更具突然性而殚精竭虑。而在科幻世界里,一些隐形飞机似乎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凭借在现实生活中尚未实现的隐形性能,演绎出诸多精彩的战斗故事。  从视觉隐形到雷达隐形  1911~1912年间,意大利与土耳其发生军事冲突
【摘 要】在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管理、正确引导新闻舆论方面,《新闻阅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马鞍山市推行《新闻阅评》交叉互评的内容、方法、步骤和考核细则,认为《新闻阅评》对提高媒体采编质量,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服务性。  【关键词】新闻阅评;交叉互评;媒体融合  做好新闻阅评工作,既是党对新闻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是新闻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下,传播的即时性和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使得新闻业更加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然而,在过度追求时效性的新媒体环境中,大众往往被湮没在信息的洪流里,有限的注意力被无尽的信息裹挟,并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正因如此,具有反思意味的“慢新闻”应运而生,成为迎合受众多元信息需求的一种合理存在。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下的“慢新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其存在的价值意义和面临的困境
1  高二那年,仗着发表过几篇文章,我的野心成倍膨胀。  有一天,班主任找到我,说学校文学社缺骨干,她第一个就想到要推荐我。  凭着班主任的推荐这一“直通车”,我破格加入文学社,并由一位叫羽思的女同学手把手带我。很快,我摸清了现状,其他人在高一时就已入社,羽思虽与我同级,但社龄长我一年,已被视为下一任新社长在培养,而我是作为副社长人选被邀请进来的。  纵然局势基本明朗,但竞聘上岗的程序还是得走完。
【摘 要】 文章通过考察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循程序的有效性,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则制定的独立性进行评价。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06年概念框架讨论稿征求意见截止时所收到的179份评论意见为样本,考察了这些意见来源,并对比了讨论稿、评论意见和2008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得出结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收集的评论意见来源广泛,并且对国际会计概念框架的改进具有显著的影响,建议我国各方积极
它与北京秀水街并称为“北秀水,南襄阳”,蜚声国际。2006年6月30日,这座仅仅存在了6年的“平民时尚地标”从上海的版图上消失了。      襄阳路服饰礼品市场,一个因酒店开发计划流产而变生出来的临时市场。  从2000年5月1日正式开张的第一天起,这个市场就因为“临时身份”而不断遭遇拆迁传言。它与北京秀水街并称为“北秀水,南襄阳”,蜚声国际。2006年6月30日,这座仅仅存在了6年的“平民时尚地
【摘要】 由于会计准则规定的模糊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税费的处理成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文章从准则及准则讲解的原则性规定出发,基于会计主体假设对该问题进行了逻辑推演,得出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税费处理的符合逻辑的理念和方法,以期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相关税费; 逻辑演绎  一、非货币性
《菜根谭》说:“见微知著,守正待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善于发现并抓住教育契机,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所以,班主任要戴上一副能放大百倍、千倍的“神奇眼镜”,从发生在班级里的小事中及时捕捉教育契机。  一天中午,自习课的上课铃声已经响过,可教室里还是争论声不断:“牛郎织女一年才能见一面,这是书上说的,准没有错!”“牛郎织女是一天见上一面!”“不对不对!应该是织女见牛郎一天一次,牛郎见织女一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