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小贴纸,趣味乐无边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同快2岁了,最近特别喜欢玩贴纸。贴纸能促进孩子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也经济实惠。于是我给同同买了好多贴纸,自此,同同的贴纸游戏全面展开。给孩子玩贴纸的初衷,我想的就是让孩子锻炼手指,发展精细动作,另外就是能提高认知,让孩子懂得分类、颜色、形状等基本知识,最好还能锻炼一下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装饰孩子眼中的世界
  自从有了贴纸,家里就成了同同的创作舞台,特别是纯色底的物品更是她的至爱。同同的第一个目标是白色的饮水机,一会儿,原本白净的饮水机就变得五彩缤纷了,同同颇有成就感地冲着我微笑,我顺势称赞了一句:“同同真棒!”同同至此一发不可收拾,家里到处都贴满了贴纸,平心而论,是有些乱,但只要孩子感觉到快乐与成功,这些小小的凌乱又算得了什么呢?
  
  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
  同同把一组动物贴纸贴在了沙发旁边的墙上,从此,那一面墙就成为了我们俩的小课堂。同同很喜欢站在那面墙跟前,指着墙上的贴纸让我叫出名字:“猫头鹰,兔子,小狗……”如果我说慢了,她会非常焦急。反过来,我也经常会说出名字让同同指相应的动物给我看:“给妈妈指指哪个是毛毛虫,哪个是小乌龟……”同同不一定每次都能指对,但对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现在,这面墙成了一本立体认知书。下一步,我还准备鼓励同同开发出“水果墙”、“植物墙”呢。
  
  理解孩子的组合观
  大乌龟和小乌龟做游戏,大粉鱼和小粉鱼要一起游泳,这一片西瓜的贴纸就要和另一片西瓜放在一起……我家的贴纸常常被贴成这样一幅幅美好的景象。除了动物墙上的贴纸同同从不移动以外,其他的贴纸经常被她挪来挪去,每次换位,同同都有不同的理由,而且说得让我这个当妈的都倍加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同同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好了。
  
  了解孩子的是非善恶观
  同同有时会拿着有各种小花儿的贴纸,在书里每一个好孩子的头上都贴一朵小花,而那些不听话的、捣乱的孩子则都没有。在孩子眼里,贴纸是给好孩子的奖励。这是一个很好的是非引导教育过程,我经常会让同同说明奖励和不奖励的原因,了解她对于好坏、善恶的认识,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加以引导。
  理解孩子的简单快乐
  有一次我给同同一张大贴纸,她揭下来之后却没有贴,而是一小张一小张地放进了玩具杯子里。只见她伸手进杯子里摸来摸去,把贴纸从杯子里倒出来,看看哪些贴纸粘到杯底,然后用手抠下来,就这样一次次的反复,同同却玩了很久,而且情绪始终非常兴奋。我没有去干涉孩子的行为,因为游戏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寻找快乐,现在这个目的达到了,也就够了,没必要刻意追求附加意义。
  对于大人来说,贴纸只是个装饰,可对于孩子来说,却可以幻化出无穷的创意。这些创意,需要家长的欣赏、鼓励和支持,家长千万不要用成人单一的想法去阻止孩子这些“非主流”的完美创意,在孩子玩贴纸的时候要多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贴,而不是指定孩子应该怎么贴、贴哪里。
  在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孩子乱贴的情况,家长不要急于责备,应该耐心商定规矩,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可以贴,哪些地方不可以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提醒孩子。另外,也要注意健康和卫生的问题,提醒孩子不能吃贴纸、不要用嘴巴去碰贴纸,玩完贴纸后要及时洗手。
其他文献
  
与《孩子》相伴,共同成长  因为从事幼教工作的原因,我与《孩子》相识于它出生的初期,那时就常把它放在案头床边等随手能拿到的地方。成了我家的必备读物,滋养着我的闲暇生活。  2001年底,我的女儿出生了,这使得我与《孩子》走得更近了,因为在一个个案例、故事中,我看到了女儿的影子,感受着与其他家长一样的困惑,也尝试着用别人的经验与孩子周旋,自己也有了许多的感悟,于是提笔写下了女儿成长的点滴,投给了《孩
理财在我们概念里似乎是大人的行为,但碰巧最近看了些书,包括《快教孩子学理财》、布奇绘本《我有自己的小存折啦》等等,我因此很受启发,于是萌生了教豆豆这个学龄前孩子学理财的想法。    认识金钱,明白数额  两三岁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钱,小到花一元钱坐摇摇车,大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衣服、玩具等。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钱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钱可以买到很多好东西。那个时候的豆豆真是见钱眼开,连过年时大人
孩子有了过错,能听从家长的教诲,或者未经批评即能自责,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是从婴幼期就开始培养的忏悔心理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时,就会开始萌发“羞耻”心。犯了过失,会产生一种不安情绪和害羞心理。这种不安和害羞,就是“羞耻”心。这时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长到3岁左右,就能逐渐具备自控、自尊意识。有了这些意识,不需要外界的强制,孩子靠自己内在的
仲夏开始席卷大地,酷暑渐露端倪,持续的高温,让人们着实感受到了夏日的骄阳似火、热浪袭人,各大医院儿科门诊里,发热的小朋友逐渐增多,祖国医学认为,小儿因脏腑娇嫩,气血未充,机体发育不完全,或是禀赋不足、病后体虚,体温调节功能差,不能很好地维持产热、散热的动态平衡,不耐暑热熏蒸,遂致伏燥。  如何巧用简单方法帮助孩子祛暑?现在介绍一款简单有效的散热祛暑汤浴帮助孩子赶走夏日暑热。    材料:藿香30克
宜兴的竹海公园内有座山峰,号称“苏南第一峰”。暑假的一天,我带女儿来到了竹海公园登山。登山是培养孩子毅力,锻炼意志品质的最好方法之一。不过,女儿才5岁多,这么小的年纪,能登上顶峰吗?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所以,我可做了不少准备。  第一招就是“转移注意力”。从竹海公园门口步行至正式登山处,大约有三四公里远。这么长的距离,我担心女儿会走不完,或者刚走到就累得没力气登山了。所以一路上,我绝口不提登山的
五月母亲节,你和孩子怎样说,怎样做?    讲讲故事  只看到一个儿子  禅师听三位母亲聚在一起聊天;  第一位母亲说:“我的儿子比其他孩子身手灵巧。”  第二位母亲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无人能及。”  第三位母亲腼腆地说:“我的儿子很平凡,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天赋。”  随后,三位母亲各自提着一个沉重的水桶返回村子,准备做饭招待禅师。  三个儿子都出来迎接母亲。  第一个儿子连翻好几个跟头,赢得大
联合国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而在中国,“Learning to be”却被翻译成“学会做人”。这一翻译上的不同,凸显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中外对于孩子教育重点不同的认识和理念。在我国,不少孩子不会游泳、不懂辨路,怕苦怕累怕孤独……孩子娇气、生存能力差是现如今父母们感慨最多的话题之一,针对我国这一教育缺失,有必要在当下给家长和孩子补上生存教育这一课——
[摘 要] 抽象素养的第二和第三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解决中档题和综合难题的能力. 笔者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背景,刍议了抽象素养培养的两个途径:层第性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利用课堂的生成性发散思维提升抽象素养.  [关键词] 抽象素养;层第性培养;发散思维;阅读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中,描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主要方面,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并从概念的界
孩子特别容易患口腔溃疡,这是因为他们的口腔粘膜薄而嫩,易被过热食物烫伤、过硬食物擦伤或进食时咬伤继而发生感染导致口腔溃疡。有的幼儿在急性感染、长期腹泻、营养不良或维生素B、C 缺乏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会发生口腔溃疡。一旦溃疡形成,所进食物的某些成分就会对溃疡面产生刺激而引起创面疼痛,此时小儿会表现出拒食、烦躁甚至发热的症状,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临床上多采用消炎、营养支持、增加免疫力等对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