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农村初中“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尝试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教与学的基本要素。“自主探究式”教学指导农村初中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自主探究式”;改革尝试;有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50-03
  
  探究性学习应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发现学习”,当时的基础教育引进了许多国外的新鲜理论,“发现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记得我也在参加工作以后学习运用这一方法,但可能因为自己领会不深,效果并不怎么理想。事隔20多年,当我学习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时才发现,几乎所有学科都在其“基本理念”或“课程目标”里,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教与学的基本要素。探究性学习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对所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农村初中的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现实,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于是我们在课改之初,还是把教师的教放在一起进行尝试,因此我们提出进行“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尝试。我们设想,“自主探究式”教学即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积累、分析和理解,从根本上提高语言素养和能力。1 “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我们清楚记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曾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结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也是根本改变“少慢差费”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
  我们是改革开放以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中年教师,30年中我们目睹了语文教学领域的探索和挣扎。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应用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等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妨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我们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的弊端,坚持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视为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中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潜能的开发,无论是内在的孕育,还是外在的显示,都是学生自我的活动、自我表现的过程。与此同时,我们又强调,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应当在教师的计划和指导下进行,自主性不是一切由学生决定,自主性发挥的前提条件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这样认为,“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尝试,是师生双方互动的、教学两者相长的新模式,有利于调动教学两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
  2 “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操作实践
  为了实践适合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或生生多向互动,必须首先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机构,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起对教学内容的深层理解;另外,还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恰当选择探究的内容,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最后,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做到读、思、疑、问相结合,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得探究的成功。 
  为总结反思教学体会,我们都有教学实录和诊断。下面以一个案例予以说明。
  《水调歌头》是中秋咏月词中最著名的作品,学生既喜欢有陌生: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的情绪作结,全词蕴涵深邃的哲理趣味。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徘徊,又为什么会乐观旷达,这中间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如此急剧变化——
  针对学生年龄和心理实际,瞄准他们对作者复杂思想感情理解的难点,我特地围绕“想象”这一核心环节设计了“多元感知——驰骋想象——拓展延伸”的思路组织教学。课堂上,我摒弃了传统的顺次解析的模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欣赏的诗句反复揣摩,多元解析。大部分学生经过老师引导,假想自己就是一生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的苏轼,深入诗词意境和词人心境,大胆发挥想象,将词中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了解清楚。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给这首词重新拟题。最后,跳出苏轼的角色,来对此时的苏轼诉说几句心里话。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想象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和提高。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在角色想象中,学生们俨然一个个苏轼,诉说着心中的抑郁、苦闷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角色想象,激情表达,这样的环节设计,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使之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 “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要领
  3.1 师生共同备课:既然是主体,当然要从头到尾全程参与。现在有许多新名堂,叫“学案”,意思是学生学习的资料,其实大多是教师准备的。后来又出现了“学教案”,意思既用于学又用于教,其实还是一回事。再后来改为“导学案”、“活动单”等,目的都是要表明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参与备课。通常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的要求层次有比较具体的了解,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具体教学实践中,将快要学到的篇章跟有关内容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提前油印发给学生,或由学生代表提出问题在全班公布,然后列举出一些图书资料让学生去参考,这样做到学生与老师同步备课。
  3.2 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对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心态良好能克服主观不利因素,其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强,而且比较热烈、持久。学生若具有了良好的参与心态,则课堂教学活动易于活跃,教学效果才会良好。而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来自教师的热情鼓励和循循善诱,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尤其要通过设计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来巩固学生的信心,这一点在初中学科教学起始阶段尤显重要。上述介绍的学习过程只是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设计,其中问题设计是关键。好的问题情境能起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作用,它能点燃学生发现问题的灵感和热情。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的对话过程,在这个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讲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讲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给每个学生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有发现问题、发表见解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建议权,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展示自我,勇于异想天开,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所设计的问题才能从文本和双边活动中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才能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中得出。
  3.3 落实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文能力取决于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所以学生语文的能力强弱主要决定于他思维能力的高低。正由于此,加强并有效落实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1)设法生成问题。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思维是活动的核心,而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尽管我们共同备课、共同参与,但作为教师还是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挥。教师在有机生成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疑问并进而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就有了连锁思维活动,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训练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不按常规、大胆设想,从同一信息来源,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变化,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训练的多元性,也就决定了语文思维的发散性。因此,无论是教学时,还是训练中,都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提出并设计多元化问题,让学生发散思考、多元回答。
  (3)诱导集中思维。语文思维与数学等科学思维也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思维的方向和答案的惟一性问题。有时我们提倡多元解答,是为了训练学生语言的丰富性;但不等于所有问题都是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答案。人的思维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事物及其属性的某种新的联系,我们可以理解为事物及其属性在一定条件下的某种统一,从思维的角度则可以看出思维的某种集中。对初中学生来说,文本的主题思想、作者的写作思路及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等还是必须讲求惟一性。因而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中从整体着手,去把握大局。 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在整个课改实施过程中不是一块发展得很好的领域,甚至有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十分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但只要能行动,总会有效益。我们的探索已经开了头,也已经有了初步成效,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会一定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体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任何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它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际,时间与空间等一切相关的因素。为使学校体育改革能健康深入地发展,我们有必要听听各种不同的声响,深化我们的课改认识,完善我们的教学观点,促进我们的学校体育改革,是不无裨益的。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学生;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
【摘要】通过什么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而解决问题。所以我来说一说我的体会,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方法;运用和实施 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44-02    新课改已进行了数年,我们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其中着重进行了学案式教学的研究。经过几
进入二十一世纪,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市场形势。而实施客户关系营销,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就变得
【摘要】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化学问题。  【关键词】抽象思维;培养学生;化学问题;形象思维;化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而阅读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应该加强学生数学阅读理解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能力;数学解题;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49-02  作为数学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讲复习题特别是应用题的时候,学生对题目很长、看似比较难其实很简单的题,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初三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摘要价值。  【关键词】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53-03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