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筋骨平衡”理论运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术后腰痛

来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运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并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研究自2018年9月—2019年7月对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重度骨质疏松症并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40例患者,术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及腰部活动功能障碍.根据患者病情,运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DI评分(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评价患者功能,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 40例患者(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祖国医学认为,筋与骨在生理上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病理上筋与骨相互影响.骨折后,筋骨平衡被打破,骨不正则筋不柔,则会导致患者疼痛及局部活动功能障碍.在“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运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症并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腰痛及活动功能障碍,平衡筋骨,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腰部活动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可推荐作为老年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疼痛及功能障碍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行对行全身麻醉辅助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合理的护理干预策略,促进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需接受腹部手
语言是人们用来沟通的,语言体现思维,而不同民族的思维不同,为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语言进行表层结构的转化来体现其深层结构的语义,从而使译文更加符合读者的思维
目的 观察甲钴胺及其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