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静物素描教学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静物素描教学中,教师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来进行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及艺术创造力,为高一级美术院校输送高质量的后备生。
  关键词: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多种对比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103-02
  
  在静物素描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来进行教学。
  
  1 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1 透视法则的掌握
  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1.2 合理的结构分析
  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结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1.3 画面的有序组织
  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学生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2 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达到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2.1 光影与黑白意识
  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體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2 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
  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2.3 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3 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3.1 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等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模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3.2 对比意识
  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3 艺术处理
  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观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形的力度感、深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积极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
  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以课题单元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要注意探索与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及艺术创造力,为高一级美术院校输送高质量的后备生。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呢?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關键词:激发;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097-0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义不容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网络对作文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对网络时代下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浅论,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网络信息;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099-02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网络信息加快了知识概念的更新,对“作文”教学也要求更新,网络将对作文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因学生个性不同,其内心世界的反映也千差万别,班主任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爱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爱;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102-02    在笔者20多年的执教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摸索与试验,本人认为加强班级管理,细节主要是管理好学生,而学生在性格上存在着很大
摘要:为读而狂,为情而学,本文着力用不同层次的读,弹奏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从而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关键词:学生;语文课堂;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105-02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它将告诉你:照搬模仿并不能使你驾驭自如、左右逢源,反而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而只有深入到学生心中,进入到文本情中,摸寻出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