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nian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首要的。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首要的。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二、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抢答,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竞赛。
  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前三个问题设计由面积是l平方厘米组合的长方形,第4个问题设计一般长方形。
  回答前三个小题,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到第4小题时,大部分同学闭而不答,此时教室里很安静,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想!”,老师继续说:“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这个规律。”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策略
  1.鼓勵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一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
  例如,“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授课老师没有想到,老师不但不能批评这位同学,而且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白己的见解,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同时老师说“你真会想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空间。
  例如,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对学习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情感(鼓励学生对旧知识掌握的情况)两方面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旧知识找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用10分左右的时间在小组中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达成一致后,把小组的研究成果写在黑板条上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主要有入种方法。
  1)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沿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3)沿梯形的中位线剪开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在梯形的下底上找一点,把梯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5)沿着梯形的上底的两个端点画出两条高,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6)沿梯形的中位线向下对折,再沿两腰中点向下作垂线,把两个三角形向内所变成两个长方形。
  3.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形式。
  发散思维是指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在寻求多种答案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分。
  例如,在进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的教学时,结合本班人数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教师启发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学生最后得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从这三种不同的解法来看,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解题策略也就不同。
  4.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目的。
  结合平时的作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
  一年级“100以内数的加法”课,首先出示一幅同学们去春游的图画。画面上每班学生的代表举着各班人数的牌子。
  画面上还有大轿车和一个思考问题的小朋友:每辆车最多能坐80人,哪两个班学生在一辆车里比较合适?
  对于这个题,每个同学都能找到一、两种搭配方案、每个人对解决问题都有贡献。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于各种搭配方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大家一致评出比较好的方法。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参考文献
  [1]李常玉.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王成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其他文献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印江自治县峨岭镇一小创办于1914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县城中心完全小学。1992年跻身于中国百所名校之列。现有学生2367人,36个教学班, First, imp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分析其疗效来源因素,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腹腔注射OVA混悬液的方法复制AR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模型
目的:该课题对清肺化痰散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并讨论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
目的:  对所有确诊入选的失眠患者,予以加味甘麦大枣汤进行治疗,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失眠患者服药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估
热爱学生,尤其是热爱令人头痛的后进生已是老生常谈了,教师们大多乐于在操作层面总结经验得失。实际上,观念决定行为,在这里,笔者想从那些“大多雷同”的爱的行为背后施爱主体的思想观念即意识形态层面作一点“究底”式的探寻,以丰富大家对后进生转化这一话题的思考。    爱生的“高度”    “为了让后进生在会考时少拖班上的后腿。”  “为了让那些家伙少给我惹点事。”  “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这项任务。”  这
目的客观评价风热型Bell麻痹急性期采用针刺和非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判断风热型Bell麻痹急性期是否宜针刺。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病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三个观察组:A组(急性
进入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进人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词是“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本文探讨一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数学创新思维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一直面临着教师过重对
期刊
通过针刺哮喘模型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观察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自细胞介素5(IL-5)的表达和肺组织HE染色病理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哮喘病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