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s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英语的卷面分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英语教学效果堪忧。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改革 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正迅猛地发展着,这其中充满挑战与发展的机会。现阶段,我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给予英语教学以相当程度的重视,普及了英语在我国大中小学课堂中的使用,要求学生不间断英语课程的学习。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限制,英语教学并不能逃脱应试教育的厄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英语的卷面分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英语教学不能收获应有的效果。
  一、施行奖励措施,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把课堂变成一个人的独角戏,盲目地实行“填鸭式”教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也相应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对我国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大部分都比较重视对语法的解读,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正确翻译句子的能力,使得英语的学习相当的枯燥乏味。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引入了西方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其中之一便是在教学过程中施行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学习英语。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英语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因材施教,对英语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严加要求,争取让他们能不断取得进步;对英语能力不是很好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多找他们回答问题,多注意他们学习的动向,并及时地给予他们鼓励与帮助。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二、在教学中融入新鲜因素,引起学生兴趣
  所谓的融入新鲜因素指的是,教师善于把握中学生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自身的形象、改变教学方式或者采用新鲜的教学工具等,让英语课堂不同于往常,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英语教学大多是单一的教学模式,知识的传输往往是单方向的,许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股脑地将教材中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任何人对重复单一的事物都会产生审美疲劳,中学生也不例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走神,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效果,甚至还会使得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地转换教学风格,融入新鲜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在教授到中秋节这一课时,相对于以往直接进入主题的模式,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先向同学们播放一段邓丽君唱的《水调歌头》,让优美动听的歌声唤起学生有关中秋节的记忆,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简单说说自己在中秋节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文中涉及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掌握知识。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英语辩论赛,给予学生一个“topic”,把学生分成正反两组,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辩论,这种教学形式在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让学生进行英语课文的朗诵比赛,或者进行英语作文比赛,这种形式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很大。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适当融入新鲜因素,不仅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长远来看,转变了学生对英语枯燥乏味的观念,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兴趣的形成。
  三、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何合理安排课堂内容,从而引起学生兴趣,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巧妙地设置提问,尽量避免提问使用简单的“Yes”或“No”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应该深入启发学生思考,多提一些“why”的问题,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打牢,才能一步步建立英语学习的信心,一层一层建筑英语学习的大楼。虽然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但是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能将课本中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并且采用一定的形式让学生能有兴趣学习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点。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带领学生温故知新,适时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让学生在理解旧知识的基础上,辨析与新知识的不同点,从而引起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程序,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教学步骤,一环套一环,系统而全面地带领学生学习英语。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进行分组,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多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说”英语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也要尽量避免学生在讨论课时开小差,不积极参与,导致讨论课收效甚微甚至无效。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能力,还使得教师的所讲授的知识能更加容易地学生掌握,减轻教师授课的难度,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中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06):20.
  [2]韩娜.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参与情况的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3]李晓霞.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的培养.科技信息,2013,(9):350.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坚持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的总旨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护理技能大赛,是对护理师生组织的一种竞技比赛,其对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技能大赛,完善了学生考评体制,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深化了专业教学改革,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护理技能大赛医学基础教学作用探析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的是检验教学成果
目的:研究宫腔镜检查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宫腔镜检查的7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最终检查结果分为A组(正常宫腔组)35例和B组(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教给他们的阅读方法。本文从朗读、合作、想象、自悟、质疑、体验六个角度谈了自己的感悟,以期待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这句话强调的是
[摘要]:对于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从创造乐学环境,消除畏难情绪;培养观察能力,丰富积累素材;打开思维方式,放宽写作思路;互动交流评改,自主借鉴提高四个方面对如何高效习作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乐学 积累 评改 借鉴  孩子进入三年级以后,都不大爱写作文,常常把写作文看成是“苦差事”。原因是教师对作文能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到位,重方法指导,轻生活积累;学生写作受模式化的东西影响过多,缺乏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