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环境支持的高校评教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目前高校评教管理无论从理论探讨还是从实践操作上都存在一定弊端,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实践。本文主要从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入手,在对学生评教理论以及高校学生评教存在问题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智能化的高校评教管理系统方案,并进行了初步运行。
  关键词:学生评教 智能管理系统 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5-0054-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网络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它不仅具有便捷、灵活、易于提取和浏览等特点,而且便于大信息量的统计与处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学生评教工作是整个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学生填涂机读卡的评教方式费时费力,受到信息网络化管理的挑战;部分高校率先采用了网络化管理,但多是形势上的变化,对评教工作的实质性促进并不大,同时在网络设计和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隐患。因此,开发一套符合学校评教活动实际情况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已十分必要。本文在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新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与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学生评教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
  
  一、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1.理论基础
  教学评价不仅包括对学习者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材和教学环境的评价。[1] 随着对教学评价研究和理解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形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不仅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民主性,而且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评教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本人、教学内容、进度以及教学方式是否满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层更详细地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信息,有利于学校科学、有效地管理教学以及对教师工作绩效的科学化评估。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甚至中学都开始实行学生评教。尽管有一部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评教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但学生评教正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施行。北京师范大学蔡永红教授和林崇德教授曾有研究表明: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及领导评价四种教师评价方式中,学生评价的效度最高。
  
  2.技术支撑
  (1)Web技术
  Web是一种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的体系结构,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Web站点。Web技术由静态网页技术的HTML发展到动态网页技术(CGI、ASP、PHP、JSP…)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变革过程,它已经不再局限于仅仅由静态网页提供信息服务而改变为可提供交互式的信息查询服务的动态网页,使信息数据库服务成为了可能。静态网页无法存取后台数据库,不能利用代码动态改变网页的显示内容,只能固定显示事先设计好的页面内容;动态网页不仅仅表现在网页的视觉展示方式上,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对网页中的内容进行控制与变化,可实现对后台数据库的存取,并能利用数据库中的资料,动态生成客户端显示的页面,运行于服务器端。[2]
  Web数据库就是将数据库技术与Web技术融合在一起,使数据库系统成为Web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的无缝结合。这一结合不仅把 Web与数据库的所有优势集合在了一起,而且充分利用了大量已有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借助于Web技术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大量信息及时发布出去;而Web站点则借助于成熟的数据库技术对网站的各种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并实现用户与网络中的数据库进行实时动态资料交互。
  (2)Browser/ Server 结构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的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等)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随着Windows 98/Windows 2000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3)ASP.NET技术
  ASP.NET是新一代的网络编程语言,它建立在微软.net平台架构上,在服务器后端利用普通语言运行(Common language Runtime),为用户提供了建立Web应用服务的编程框架。ASP.NET大量使用组件技术,将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完全地集成起来。ASP.NET克服了使用ASP开发应用程序所带来的种种限制,在.NET Framework上提供一个全方位的Web开发平台,这个开发平台是目前构建和管理Web应用程序的最佳平台。ASP.NET和.NET Framework的紧密结合,为设计者提供了完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和ASP相比,ASP.NET具有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编写代码更容易、执行效率更高等许多优势。
  
  二、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1.评价指标零乱、不系统,缺乏整体构思和专业特色
  由于对学生评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足,一些学校在设置评价指标时缺乏经验和理论支撑,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比如,随意罗列评价指标,根据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意愿任意扩大或减小一些指标的权重;盲目模仿、甚至照搬别人的评价指标,未突出院系乃至各个专业的专业特点等等。评价指标缺乏整体构思,不仅不能准确、及时地得到所需信息,起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目的,而且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教师的抵触情绪或学生的骚乱。
  2.评价设计随意性太大,缺乏信度和效度
  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学生评教的调研,发现不少学校的评价设计本身就具有随意性。其一,对学生评教的结果的使用具有随意性。有的学校将评教结果合计成明确的分数,为任课教师划等级,并将此结果作为评估与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同教师的评优、评职、晋级直接挂钩,完全忽略了学生评价的其他功能。其二,学生评价的整个设计具有随意性,许多学校开展学生评教既未进行大量调研,也未曾在小范围试行,直接实行,缺乏信度和效度检验,致使人们对学生评教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质疑。
  3.评价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
  传统评教系统采用的是评教问卷的方式。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在评教开始前要编排、打印评教问卷,然后组织评教专家、院系评教人员和学生填写评教问卷,再由工作人员或学生代表按照规定时间收回问卷,并核查和密封,最后交由管理部门人员对评教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各项数据和结果均由人工填写和统计,费时费工效率低,不仅容易造成数据不准确、反馈不及时,而且最终只能获得总体结果,评价的详细信息不便于查找和保存,大量工作都是一次性消费,繁琐的工作程序在下一次评教中不得不再次重复。评教结束后,教师往往只知道自己的教学质量测评总分,而不清楚具体教学环节的得分,因此很难了解哪些方面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哪些地方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样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服务。
  有些学校采用了机读卡的方式,将学生填涂的卡片通过读卡机将评教结果刷入电脑,通过电脑处理评教数据,最终产生出评教结果。也有一些学校采用了网上教评系统,但它们只是简单的将评价内容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教评对象选择,然后将结果统一保存提交到服务器。尽管说这些方法较之传统的教评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它们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教评内容不易于更新,灵活性不够;学生意见只能在规定时间内填写,不能及时反馈,时效性较差;网络资源发挥效能不够,许多资源未发挥出应有功能;教评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对于异常数据不作任何处理或只作简单处理,大大降低了教评结果的可信度。
  
  三、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借助于教育学、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的网络传媒技术的环境支持,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们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学生评教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教学管理辅助系统,它通过Web网络这个高效的信息传媒,来完成学校一学期一次的教师教学的测评。它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环境,使学生、教师、管理员三类用户通过计算机,基于互联网完成评教活动的全部工作内容,包括学生评测、教师查询、管理员数据统计和系统配置等等。与现行的填写机读评测卡的评测方式相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效率。
  1.系统操作流程
  系统将用户分为:学生用户、教师用户、领导用户和管理员等四个类型,所有的用户都必须凭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不同类型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学生用户只能进行评教、修改评教数据和评教最终结果的查询;教师用户只能查阅个人的评教信息;领导用户根据其级别不同可查阅本部门或全校的评教信息;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查阅、编辑所有数据,但其也担负着保证系统信息秘密和安全的义务。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系统整体架构
  通常情况下Web评教管理信息系统的众多客户端是供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这就要求Web评教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的操作简单明了,而其服务器并具备对复杂事务的处理能力。根据软件层次模型理论,结合Web评教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实际因素,我们设计出了3层架构的B/S模式系统整体架构。分别为:表示层、中间层和数据层。
  (1)表示层(Presentation—Tier),用来显示系统的界面,负责获得用户录入的数据,完成对录入数据的校验并向网络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将数据传送给中间层,最后将响应的结果显示给用户。(2)中间层(Middle—Tier),是整个分层模型的中介,也是最重要的一层。它为表示层提供功能调用,同时它又调用数据层所提供的功能来访问数据库,该层需要根据整个系统的设计,构造出系统中关键的对象,从而实现其大部分逻辑控制功能。(3)数据层(Data—Tier),是整个分层体系的最底层,它主要用来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数据层为中间层提供服务,接受中间层对数据库操作的请求,实现对数据库查询、修改、更新等功能,并把运行结果提交给中间层应用服务器。ASP.NET提供了应用程序对象、会话对象、请求对象、响应对象、服务器对象等,系统的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ASP.NET应用程序驻留在Web应用服务器上,当用户在客户端浏览器指定地址之后,通过HTTP通信协议从Web应用服务器中下载指定的ASP.NET文件,执行编译后ASP.NET文件中非HTM语言部分的内容,通过ADO.NET组件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并将执行结果以HTML形式传回客户端浏览器。显而易见ASP.NET使用简单,功能强大,利用它便可以产生和运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与数据库服务器互联的Web应用程序。
  3.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我们设计的Web评教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ASP.NET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端则需要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强大支持库,并采用B/S模式实现了对Web评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整个系统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1)数据准备模块
  数据准备模块主要完成Web评教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准备工作,由系统管理员完成。本功能模块根据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已有的课程等信息自动生成本学期测评所需的信息供学生测评使用。
  (2)学生评测模块
  学生测评模块是Web评教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模块。学生登录系统主界面,输入学号和密码并选择学生测评后进入学生评教主界面。该功能模块能根据本学期所学课程进入测评主页面,测评页面数根据学生本学期所学课程数确定,每个页面对一门课程进行测评,内容包括课程信息、测评指标项和测评等级项组成。学生必须选择所有指标项的等级才能进入以下页面的课程进行测评。此外,该模块还提供学生对某些课程的建议和想法的功能页面,系统将所有已测评完成的指标等级信息和学生建议信息数据保存至服务器。
  (3)数据分析模块
  对测评好的所有学生数据,根据授权由系统管理员对数据进行自动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提取测评数据信息中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领导和教师决策和分析。此模块是整个系统实现智能性的核心模块,它的设计原理类似于杀毒软件中的病毒库。计算机中存在的某些文件,当它的运行特征被杀毒软件认为是病毒时,计算机就会把该文件视为病毒来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系统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设置非法的选项,比如全部选择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以及选择的项目包含某种顺序规律都可以在这里指定。例如当管理员选中某种顺序规律时,系统会组成一些常见的有顺序的选项排列,如ABCDA…D ABCA…C BCDB…D等。除此之外,为了使系统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更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智能性,系统还增加了用户自定义功能,即用户可以自己设置一些除系统所列之外但也被认为是非法或不可信的模型。利用杀毒软件病毒库的设计原理,管理员可以很方便地把定义的非法数据筛选出来,另作处理。
  (4)系统查询模块
  该模块根据系统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生成的数据,系统按不同的权限为领导和教师提供了检索和查询、分析和决策功能。
  (5)数据维护模块
  该模块主要用于对用户的权限管理和维护,测评指标和等级的维护,系统各类用户(学生、教师和管理员)的口令及密码维护以及测评课程、学期、教师信息等系统数据信息的维护。
  4.系统的功能与评价
  学生评教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借助现代的管理手段,保证了评教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准确性与评教工作的高效性,优化了管理环节,能为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及时提供客观的管理和决策信息。总体而言,该系统操作便利、灵活性强,具有时效性,将评教、管理、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促进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充分地发挥出学生评教的功能和价值。系统在我校试点运行两个学期,运行正常,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也发现部分模块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人机交互性需要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评价内容的设计还需要继续论证和改进,即便是系统程序设计的完美无缺,但如果评价标准不合理,没有信度和效度,整个评教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仍是无效的。所以,该系统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将放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文本的建设与研究上。
  
  参考文献:
  [1]张华著.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73.
  [2] Daniel Cazzulino 等箸.王晓娜译.C# Web 应用程序[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每天的餐点时间轻松、愉快,牛奶搭配各式糕点、饼干,丰富了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怎样让寻常的餐点“吃出”新意?让每天重复的餐点时间充满神秘与期待?方方的面包、圆圆的米饼,咬上一口,好香、好甜!再咬上一口……再咬上一口……咦,还是原来的形状吗?像什么呢?想变成什么呢?其实,餐点可以是好吃的,更能成为好玩的!  活动目标  1.能借助方形面包、圆形米饼咬过的形状,大胆想象、拼摆组成各种造型。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积极推行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库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Web3.0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库建设方面所体现的优势,并且分析了实践环节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库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Web3.0 教师专业发展 资源
当我们畅游在教育的理想国之时,有很多教育家、哲学家描绘过教育的样子,比如,“教育即生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蒙以养正圣功也”……真的走到实践中,在二三十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面前,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完全想不到这些之乎者也、圣人之言,更多的是如何Hold住这些娃,让他们先听我的。  新手教师带“新手娃”是怎样难忘的体验,想想也知道。最初的日子里,最头疼的莫过于那几个怎么说似乎都不明白,如何要求似乎都无
游戏时间虽然是孩子们的最爱,可总是矛盾重重,总有几个孩子会为了游戏哭鼻子。鼎鼎的最爱是去建筑工地做一名建筑工人,然而今天却没有选上。“老师,鼎鼎不去玩游戏!”选到游戏的涵涵来向我告状。“鼎鼎,你去玩游戏啊,还有很多游戏可以选不是吗?”鼎鼎就如一座小鼎定在座位上纹丝不动。“是不是老师的话你也不听啦!”涵涵在一旁煽风点火,鼎鼎明显被激怒了,想要挥拳打涵涵。我马上制止他,鼎鼎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鼎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下一阶段教育目标的政策导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则提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通过评价能够提高教育质量,而研制托幼机构质量评价指标是开展质量评价的关键。本研究以CIPP为分析框架,以教育背景、
摘要:本文对比传统学习描述了P2P多元虚拟学习平台的概念、P2P技术原理、特点,论述了基于P2P技术原理学习模式的教学理念、学习流程及优势。文章认为基于P2P技术原理的学习模式采取点对点方式组织学习对象,从学生节点能力出发动态更新学习对象的组织结构,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从而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助、竞争、协作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P2P 拓扑结构 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摘 要:用XML表示的半结构化数据越来越普遍,同时,大量的结构化数据组织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如何集成这些不同结构的数据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关系型数据源包装器,它主要具有两个功能模块,一个负责将XQuery查询转换为SQL查询,称为查询转换器;另一个负责将SQL查询返回的元组转换为XML数据格式,称为结果产生器。包装器是一种软件,它相当于数据源的外衣,不影响数据源的本身,它是异构数据
编者按:激励性评价是指教师报以欣赏的角度,对幼儿的行为或作品,进行言语和非言语的积极反馈行为,旨在肯定幼儿努力的过程,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提高幼儿的自信,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具体肯定取代“真棒”、“真行”之类的泛泛表扬,可以表达教师对幼儿所做行为的尊重、倾听和认可,是对幼儿持之以恒的信任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对幼儿做出具体肯定是常见的教师激励性评价策略之一,该策略常见的使用技
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存在的,其实施必须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特点。作为最了解孩子、与孩子最亲密的家长,在幼儿园课程建构中应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家长在课程建设中“无位”,幼儿园课程内容多由老师计划安排;家长在课程建设中只是“看客”,通常由老师组织开展活动,家长只是观看、参加,听从安排;家长在课程建设中“我行我素”,对于该做什么、怎样做没有
2007年松下(电器)中国针对中国教育市场开发出香格里拉第三代液晶投影机:Panasonic-PX770NT\PX770\ PX760\PX750。此系列投影机最令人关注的是采用了“自动翻转防尘过滤器系统”(ARF),满足了教育市场对投影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对防尘方面的特殊需求。  香格里拉三系投影机的进气口采用松下电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自动翻转防尘过滤器系统(ARF),实现了高度的防尘效果。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