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心里话,虽然学校一直都订阅了《江西教育》,我却一直没有走进这本刊物。也许是工作繁忙的缘故,也许是自己的懒惰思想在作怪。但是不得不承认,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品读后,我却发现《江西教育》严谨不失生动,丰富不乏特色,确实是一本高质量、实用性强且贴近教师的教学刊物。因此,也喜欢“涂鸦”一些教学心得的我,总在内心有份蠢蠢欲动的愿望,希望自己的文字也能在这本刊物上占有方寸之地。
可在不经意间,听到一些同行说这本刊物不光投稿质量要求高,投稿人也多,就连外省教师也非常青睐,竞争激烈。因此,那个小小的愿望也只能像一颗不曾发芽的种子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我甚至连尝试投稿的勇气都不曾有过。
终于,我有幸得到了参加《江西教育》第四届全省通讯员、作者培训班学习的机会。从报名到学习开始,我发现这里的编辑是那么的亲切和热情,将会务安排得细心周到,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一本正经和拒人千里之感。虽然只是短时间的紧张学习,我却如同一块海绵般“贪婪”地汲取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相关信息。几位专家都用他们亲身的写作经历向我们传授经验。从年富力强的站长,到年过八旬的老校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执著,也看到了他们甘为人梯、倾力付出的豁达和无私。
然而,最让我兴奋的是与《江西教育》编辑部四位编辑的“零距离”接触。四位编辑老师如家人般开诚布公地为大家揭开了《江西教育》的“神秘面纱”。经过他们细心的讲解,我明白了每个栏目的特色和投稿要求与技巧,知道了每一份投去的稿件会被慎重而公平地对待,清楚了作为本省的教师其实最有被这本刊物重视的“特权”……编辑们求贤若渴的真诚和不惜余力的讲解,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学员,也在顷刻间点燃了大家创作与投稿的欲望。这一刻,我才明白,我想象中的望尘莫及、高不可攀,其实只是道听途说和自己不敢尝试的缘故。原来,《江西教育》离我们并不遥远,她一直在那张开热情的臂膀,等候着我们这些渴望投入和参与的人,真诚与无私地帮助我们成长。(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楞上小学)
可在不经意间,听到一些同行说这本刊物不光投稿质量要求高,投稿人也多,就连外省教师也非常青睐,竞争激烈。因此,那个小小的愿望也只能像一颗不曾发芽的种子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我甚至连尝试投稿的勇气都不曾有过。
终于,我有幸得到了参加《江西教育》第四届全省通讯员、作者培训班学习的机会。从报名到学习开始,我发现这里的编辑是那么的亲切和热情,将会务安排得细心周到,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一本正经和拒人千里之感。虽然只是短时间的紧张学习,我却如同一块海绵般“贪婪”地汲取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相关信息。几位专家都用他们亲身的写作经历向我们传授经验。从年富力强的站长,到年过八旬的老校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执著,也看到了他们甘为人梯、倾力付出的豁达和无私。
然而,最让我兴奋的是与《江西教育》编辑部四位编辑的“零距离”接触。四位编辑老师如家人般开诚布公地为大家揭开了《江西教育》的“神秘面纱”。经过他们细心的讲解,我明白了每个栏目的特色和投稿要求与技巧,知道了每一份投去的稿件会被慎重而公平地对待,清楚了作为本省的教师其实最有被这本刊物重视的“特权”……编辑们求贤若渴的真诚和不惜余力的讲解,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学员,也在顷刻间点燃了大家创作与投稿的欲望。这一刻,我才明白,我想象中的望尘莫及、高不可攀,其实只是道听途说和自己不敢尝试的缘故。原来,《江西教育》离我们并不遥远,她一直在那张开热情的臂膀,等候着我们这些渴望投入和参与的人,真诚与无私地帮助我们成长。(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楞上小学)